金融学ppt课件
三、金融监管的理论依据
目前管制理论主要有: 社会利益论 社会选择论 经济监管论
(一)社会利益论
社会利益论源于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危机。社会利 益论认为,造成市场价格扭曲的原因通常来自三个方 面:垄断、外部性和市场信息不完善。
该理论的核心思想是自由的市场机制不能带来资源的 最优配置,甚至由于垄断、(正或负)外部效应和不 对称信息的存在,将导致自由市场的破产。在这种情 况下就需要作为社会公共利益代表的政府在不同程度 上介入经济过程,通过实施管制以纠正市场缺陷,避 免市场破产。
第十七章 金融监管
17.3 金融国际化与金融监管 的国际协调
一、金融国际化及其表现
金融国际化就是放松一国金融管制的过程,即金融自由化。 金融国际化的原因:
金融自由化政策为金融国际化提供了有利的制度 基础
信息革命为金融国际化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手段 金融创新为金融国际化提供了多样化的运作载体
第十七章 金融监管
第十七章 金融监管
16.1 金融监管的界说和理论 16.2 金融监管体制 16.3 金融国际化与金融监管的国际协调
第十七章 金融监管
16.1 金融监管的界说和理论
一、金融监管及其范围
金融监管的概念
金融监管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金融监管是指金融监管当局依据国家法
而监管的供给则来自于政治家,他们需要选票和资源。由于愿 意接受监管的利益集团十分明白,通过监管能够从政治家那里 获得好处,因此,他们就愿意承担相应的成本,同时,会千方 百计地寻找能够给它们提供政策庇护的合适的庇护者。监管就 是在这种供求关系的相互作用下产生的一种产品。
四、金融监管成本
金融监管成本,大致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 本两部分。
(二)社会选择论
社会选择论也叫公共选择理论,是从公共选择的角度来解释政府 管制的。管制制度作为产品,存在着供给和需求的问题,但其作 为一种公共产品,则只能由代表社会利益的政府来供给和安排, 各种利益主体则是管制制度的需求者。
该理论认为,当市场不能够在完全竞争状态下运行,或者完全竞 争的市场机制不为社会所需要时,就会发生市场失灵、监管是政 策提供的为满足公共需要、用来纠正市场失灵的一种手段,通过 监管能够增加公共利益。
一、金融国际化及其表现
金融业国际化的表现主要:
1.金融市场国际化 金融市场国际化有两层含义: 一方面国内金融市场金融管制
的取消或放松;另一方面指离岸金融市场, 2.金融交易国际化 。金融交易国际化是指交易范围、交易对
象、交易活动、交易规范、交易技术的国际化。 3.金融机构国际化 。一是参与国际金融活动的机构日益增多,
具体表现为:执法成本(显性)、守法成本 (隐形)、道德风险三方面。
五、金融管理失灵问题
金融管理失灵问题在于:
监管者的经济人特性; 监管行为的非理想化; 监管制度的制定; 实施者没有改进监管效率的压力和动机。
第十七章 金融监管 17.2 金融监管体制
一、金融监管体制及其类型
概念
金融监管体制是指金融监管的制度安 排,主包括金融监管当局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 场施加影响的机制及监管的组织结构。
(一)分业经营、分业监管体制
分业经营体制是指银行、证券、保险和信托等金融机构只能经 营本行业的业务,不能兼营其他行业业务的一种经营制度。与 此相应,分业监管体制是指一国按照不同的监管对象,由不同 的监管当局行使监管职能的一种监管制度。以美国、英国、日 本为主要代表。
这种理论用来解释监管过程有一定道理,但是,这种监管肯定是 低效和高成本的。
(三)经济监管论
经济监管论又叫监管经济学,根据监管经济学的观点,之所以 会存在着监管的需求,是因为企业可以在国家监管的条件下实 现经济地位的改善。
企业可以从政府监管那里获得至少四个方面的利益:直接的货 币补贴、控制竞争者的进入、获得影响替代品和互补品的能力 及定价能力。
不论是政府的监管目标还是行业的监管目标,必须 通过金融业微观主体加强内部控制,主动防范和规 避风险,实现审慎管理和稳健经营,才能得以实现。
三、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
稳健的经营方针和健全的组织结构。 恰当的职责分离。 严格的授权与审批制度。 独立的会计及核算体制。 科学高效的管理信息系统。 有效的内部审计。
律法规的授权金融实施监督、约束、管制,使 之依法稳健运行的所为总称。
一、金融监管及其范围
广义的金融监管除主管当局之外,还包括金融 机构的内部控制与稽核。行业自律性组织的监 督及社会中介组织的监督办。
金融监管的范围
监管涉及金融活动的各个领域。
二、金融监管的基本原则
监管主体的独立性原则 依法监管原则 内控”与“外控”相结合的原则 稳健运行与风险预防原则 母国与东道国共同监管原则
优点主要体现在:能较好地提高金融监管的效率;防止金融权 力过分集中;有利于金融监管专业化。
缺点:管理机构交叉重叠,容易造成重复检查和监督,金融法 规不统一,加剧金融领域的矛盾和混乱;降低货币政策与金融 监管的效率。
SUCCESS
THANK YOU
2019/6/18
(二律
金融业自律的概念
指同一行业的从业者组织,基于共同利益, 制定规则,自我约束,实现本行业内部的自我监管, 以保护自身利益并促进本行业的发展。
二、金融业自律
金融业自律组织的功能:
主要为金融行业公会,其功能有四个:
协调功能; 服务功能; 沟通功能; 监督功能。
三、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
混业经营体制是指金融机构可以经营银行、证券、保险和信托 等在内的全方位金融业务的一种经营体制。与此相应,集中监 管体制是指由相对统一的监管当局行使监管职能的一种监管制 度。以德国、瑞士、法国等国家为代表。
混业经营体制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全能银行;另一种是银 行持有股份或控股。
优缺点:有利于金融体系的集中统—和监管效率的提高,但需要 各金融管理部门之间的相互协作和配合。这种体制也面临同分 业监管体制类似的问题,如机构重叠、重复监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