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足跟痛
论述
足跟痛是由于足跟的关节、滑囊、筋膜等处病变引起的疾病。多发生在久立或行走者,长期、
慢性轻伤引起。长时间站立,运动劳累过度,长时间穿不合适的鞋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也
可能因为慢性劳损得了骨关节的病。该病主要为足跟骨刺、跖筋膜炎、跟垫痛、跟骨后滑囊
炎、跟腱炎等引起的,是会出现足跟一侧或两侧疼痛。足跟痛是一种常见病,以足跟肿胀、
麻木疼痛、局部压痛、行走困难为特征。发病原因多与肾亏劳损,外伤和受到寒湿有关。中
医学认为,足跟痛多属肝肾阴虚、痰湿、血热等因所致。肝主筋、肾主骨,肝肾亏虚,筋骨
失养,复感风寒湿邪或慢性劳损会导致经络瘀滞,气血运行受阻,使筋骨肌肉失养而发病。
中医治疗足跟痛遵循其治病必求于本之理念,疏肝益肾以生髓充骨、荣养足跟,驱除风寒湿
邪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治标治本。
足跟痛的中医疗法
1、药物鞋垫法
花椒、吴茱萸、五味子各等分,研末,按鞋子大小缝制布袋,将药末装入布袋内,封口,放
入鞋内,每五天更换袋内药末一次。
2、药物外敷法
可外敷绹宝的中药贴‘足跟骨.方世.贴’。效果也不错。
3、药物足浴法
伸筋草、透骨草、艾叶、川椒、海桐皮、鸡血藤、地龙、川乌、草乌、红花、黄柏各20克,
丝瓜络10克,制乳香、制没药各15克。上方加水2500毫升左右,煮沸15分钟,加入白
酒100毫升,将药汁放在盆内,熏洗、浸浴双足,每次20分钟,然后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
交替按摩足跟10分钟,每日早晚各1次,每剂可用3日。
4、指压按摩法
取穴昆仑、太溪,昆仑在外踝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平外踝高点,太溪在内踝与跟腱之间的
凹陷处,平内踝高点。每天按摩早晚各1次,早晨用按揉法,用拇指尖端按在穴位上,向里
转三下,向外转三下,每穴5分钟。晚上用按压法,用拇指尖端按在穴位上,一按一抬,每
穴5分钟。
如何预防脚足跟痛
1、选择穿轻软合适的鞋子,减轻足跟压力,防止跟骨损伤。减少跟部负重刺激,少站立、少
走路,尤其不能刻意去走鹅卵石路,让足跟部充分休息,为以利于损伤的愈合和炎症的吸收。
2、老年人应当防止过度负重及用力,包括控制体重,避免重体力活动。
3、坚持足部锻炼,以增强肌肉韧带的力量和弹力,如赤脚在沙地上行走。
4、对使用外用药的患者,用药前最好用温水泡脚,然后再外用擦剂或膏药。
5、推动足心用拇指指腹先向足趾方向做推动运动,然后向反方向做6-8次,1正1反为一
次。
6、滚揉圆球找个健身球或高尔夫球圆形的球类,取坐位,将球踏在脚下,在脚心与足跟间
慢慢滚揉,做3-5分钟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