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发展战略

国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发展战略

国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发展战略3环境分析3(1外部环境分析3(1(1宏观环境分析1)政治法律环境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到改革开放再至今天的十二五期间,我国的政治局面稳定,社会不断向现代化发展。

在经过建国几十年来的不断发展中,我国的经济体制也已经由建国初期的市场经济成功过渡到市场经济,并将以更加开放的市场,迎接国内外的竞争。

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以及加入WTO这一世界贸易组织的大家庭中,我国参与世界经济的步伐更加迅速,关系更加密切,由此我国企业的经营环境也产生了相应的新形势。

《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中,我国承诺2005年1月1日起允许外国企业从事全方位的销售服务,包括药品的采购,仓储配送,批发零售和售后服务等。

这对国药控股本身,乃至整个中国的医药流通行业都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激烈挑战与竞争。

国药控股将不仅面临着国内诸多竞争对手的竞争,同时还要面临着国际上领先的世界级医药巨头对市场,对客户,对份额的竞争。

2009年4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新医改开始,逐步实现建立覆盖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的目标。

这表明,国家对农村及城镇居民的医疗卫生费用投入将持续增加,整个医药行业将会得到发展,国内医药市场扩容的信号更是明显。

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中国医药市场的增长将会进。

,一步提高,国药控股等医药流通企业的分销业务也将得到更大的激励。

医药药品集中采购招标政策从2000年起已经在我国逐步的开展推行,经过十多年的改革和完善,对于降低药品价格,提高药品采购招标透明度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但是,在采购招标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同一药品在各地的中标价格不同,地方保护当地药品企业中标等现象。

国药控股作为中央的一家全国性的医药企业,在各地都有分支机构,在招标过程中,当地政府为保护地方的一些企业,会对国药控股有一些影响。

另外,新实行的采购“两票制”更是对国药控股这个全国总代理总经销性质的企业造成影响,导致很多药品生产企业绕过国药控股,与地方企业直接合作投标。

2010年1月商务部在京召开药品流通会议,实行推进行业集中政策。

《2010—2015年全国医药流通行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鼓励药品流通企业兼并重组,实现药品流通企业的优胜劣汰,加速行业整合速度,不断提高行业集中度。

n妇这也为国药控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扩张机遇,借助香港上市的融资,国药控股有充足的资金去兼并良好信誉的公司,扩大自身的市场配送分销范围,提高自身影响力。

2)经济环境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的市场经济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最有活力的地区之一,与“巴西”,“俄罗斯”,“印度”,“南非”等 4个新兴经济体合称为“金砖五国”。

这也代表着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潜力。

目前,我国的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

即便是受累于国外经济危机的影响,近年来我国的GDP仍然保持着8,以上的增长率,并且这一增长将会持续而不产生激烈的波动。

借助国家整体经济环境,我国医药行业特别是医药流通行业的规模不断提高。

行业销售收入从2003年到2009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16(1,,预计未来有望保持16, 左右的增长速度。

国家仍将保持宏观调控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整个医药行业也将面临着良好的发展形势。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水平提高,势必会带来居民消费水平的水涨船高。

医疗保健作为人类,种基本需求,具有一定的刚性特征,医疗保健支出往往随着收入的增长较先得到激发。

人们也将更加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在就医的过程中同样也会选择医疗环境好,水平高的地方来保证自己的健康。

这一趋势同样会给医药行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人们更加倾向于选择治疗效果好,副作用少,专利水平高的药品来服用。

这也就会提高全国医药市场的整体消费水平和市场份额,医药流通行业则也会得益于这一趋势。

随着全球经济危机的逐渐消失,经济形势逐渐转好,尤其是我国经济更是稳步发展。

鉴于此种情况,国家的金融货币政策正在逐步收紧。

医药流通行业本身是低毛利行业,要想获得较大利润需要靠规模经济:要想进一步的扩张收购重组同样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为成本,而这两方面的压力同时对医药流通企业的资金链提出更高的要求。

然而,目前银根收紧,民问借贷市场资金链断裂危机,企业融资难等问题制约着医药流通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医药流通行业是一个技术门槛不高,单靠规模优势的行业在未来进一步并购重组,集中整合的一段时间内,毛利率下降是必然趋势。

另外,我国人口红利的优势正在逐渐丧失,劳动力成本和财务成本不断提高,对公司的运营成本造成不小的压力,费用不断上升。

“以药养医”的现状使得医院具有强势的地位,这使很多掌握医院终端资源的小公司得以生存,国药控股等大型医药企业在当地进行业务发展,开发医院资源,肯定会与这些公司进行合作或激烈的竞争,也势必需要更多的资源支持。

3)社会文化环境中国是世界上人口较多的国家之一,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人口数量已达到13亿多,人口还在进一步增长,但增长率已经放缓。

我国人口已经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比重逐步上升,由2000年的约占总人口数的10,上升到12, 以上。

老年人对医疗卫生的需求为普通人的3-5倍,那么随着老龄化的加剧,人口的结构性变化,势必会影响到医药消费的程度。

人得一生有90,的用药集中在生命的最后两年,老龄化会带来用药需求的高涨,我国医药市场的扩大,医药流通行业的发展。

经济得到发展,居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的同时人们的消费关键和健康意识也在改变。

新医改以来,中国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等计划的逐步实施,部分地解决了当前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人们也越来越关注健康问题,在某种程度上,不再吝啬在医药健康方面的投入,这也给医药流通行业带来相应发展壮大的机会。

中国社会当前也在进一步加快城市化进程,这使得城市,城镇和农村的人口数量和结构发生较大的变化,并且这一趋势还将继续。

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也会进一步的带动药品消费的提高,带动医药市场的发展。

城市化进程的过程当中,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用药方式也在发生着改变。

随着大量人口进入城市,城市的就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人们的工作节奏也越来越快,在产生各种疾病的同时,好多人没有时间去医院就诊,而是选择了自我用药。

自我用药的患者比例随着这一行为在逐年提高,已经达到40,以上。

”胡这种趋势造成非处方药的需求快速增长,这催生了零售终端药店的大量兴起与发展,同时这也是医药流通行业发展新客户新终端的方向。

另外随着国家医疗改革“医药分家”的逐步推行,打破“以药养医”,零售终端药店会更有市场与发展。

随着公费医疗制度的深入,药品分类管理制度作用的逐步显现,人们健康和医疗保健意识的加强,还有更广大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到药店去购买非处方药的数量和金额将会更多。

4)技术环境技术环境是指与企业等各种社会组织所在行业相关的技术进步与科技革新等各种社会现象的集合。

GS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是在药品流通过程中,针对计划采购,购进验收,存储,销售等环节制定的保证药品符合质量标准的一项管理制度。

主要是通过严格的管理制度来约束企业的行为,保证药品优质供应。

在中国要想经营医药流通企业就必须提高自身的相关技术能力,软硬件设施来满足GSP的要求。

中国加入WTO,逐步放开了我国医药市场的管制,外资医药巨头纷纷进入中国市场。

与国外领先的医药流通巨头相比,我国医药流通企业普遍面临着技术程度低,信息化水平不高的问题。

面临着如此巨大的压力,通过近两年的发展,我国医药流通行业的信息技术得到快速发展,这也大大推动了医药流通行业的发展。

网络通信技术不断的提升医药流通企业的信息化水平,促进国药控股等龙头医药流通企业全国网络信息平台的建设。

信息技术的进步还提高了医药流通企业的办公效率和反应速度。

同时,信息功能的收集与共享,帮助优势企业建立信息资源库,使集团内分子公司能够共享客户与产品信息,迅速有效的发现市场机会,提高企业竞争力。

另外IT技术的进步和管理职能水平的提高也大大的促进了零售药店的连锁化,规模化经营,降低了运营成本,提高了运营效率,促进行业发展。

我国医药流通企业的物流技术与供应链管理水平需要进一步的发展,并向国外先进的企业学习。

我国大部分医药流通企业的物流模式仍停留在传统的人运输,配送等模式中,这落后于先进的医药物流模式。

现代医药物流主要是对资源进行重新配置,对系统进行提升,对服务进行改善。

目前,国药控股等龙头企业已经意识到了这点的不足,开始建立大的物流集散中心,遍布中国各大枢纽,与客户进行衔接,进一步提升医药物流的服务技术水平与质量。

发展现代医药物流模式,降低医药物流费用。

虽然我国医药流通行业经过50多年的发展已经具备相当的规模,其中并不乏一些领头的大企业,但这些企业与国外巨头相比存在管理水平低,效率不高,盈利模式单一的现象。

我国企业的盈利模式还停留在简单的物流配送阶段,这势必会随着竞争的加剧,集中度的提升而导致利润率较低。

我们应该向美国的医药流通巨头McKesson学习其医药解决方案,内科外科解决方案,信息管理解决方案等新的盈利模式;同时卡迪诺健康的医药产品(医药,外科,实验室药品)身长销售,医药产品技术研发和相关服务,自动化和信息服务等业务模式也值得我国医药流通企业认真琢磨和学习。

在此基础上,投入相当的人力,物力,财力来进行管理水平与管理技术的研发也是相当有必要的,这会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回报。

3(1(2行业环境分析近年来,尤其是2012年,是中国医疗体制改革持续深入的攻坚之年,与之相关的各项政策频繁出台,如新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持续推进,县级公立医院及北京,深圳等地公立医院改革十点深入开展,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迈进12等。

这些新政或有突破,或触及体质,影响深远,但无不体现政府弓箭的信心和决心。

医疗体制改革是一项涉及面广,难度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城乡区域差距大的发展中国家,深化医改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

新医改的持续深入进一步加快了医药流通行业整合及规范的脚步。

201 2年发布的《药品批发企业物流服务能力评估指标》以及《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 等行业规范均传达出一个明确信号,国家要通过监督实施各项经营规范,进一步提高药品经营准入门槛,遏制低水平重复现象;要通过完善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提升企业整体素质,’加快行业结构调整,提升市场集中度,强化药品安全监管。

由此可见,国药控股面临着不断变化以及艰巨严格的行业环境。

与总体环境相比,行业环境对企业的战略竞争影响更为直接。

迈克尔(波特提出行业的竞争强度和利润潜力可以由五个方面的竞争力量共同决定:新进入者的威胁,供应商力量,买方力量,替代品,以及当前竞争对手之间的激烈竞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