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美术欣赏课教学实践

高中美术欣赏课教学实践

浅谈高中美术欣赏课教学实践
众所周知,审美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
分。艺术的最高目的,就是使人们更深地懂得生活,进而更加热爱
生活。
政工、思想工作、企业文化
【中图分类号】g61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005(2013)
02-0260-02
现代主义的美术,有人说是一种头脚颠倒得艺术。在现代主义和
后现代主义的艺术家那里,艺术的含义更加宽泛,既包括美的,也
包括丑的:既有善的,也有恶的;既包括物质的,也包括精神的:
既有纯实体的东西,也有纯形式的纯数学的东西。
尽管一些现代主义艺术也从不同的方面得到了人们的肯定,但某
些作品的形式和内容的确不适合一个中学生。敏感的学生面对着万
花筒般的多元观念,往往不知所措,分不清美丑。况且在过去的日
子里,我们国家的美育也曾受到极“左”思想的影响,把美和资本
主义混为一谈,在十年内乱期间,美育更受到毁灭性的催残,真假
不分,善恶颠倒,严重扭曲了青少年的心灵,带来愚昧,粗野,庸
俗等不良后果。
同时,随着我国商品经济发展迅速,社会上难免出现许多不良因
素,商潮汹涌,文化兵败,伪劣走俏,真金蒙尘。今天,似乎已经
到了这样一个扑溯迷离和令人费解的时代。
因此,做为美术教师,我们的任务不仅仅是在课堂上欣赏好一张
画,一件工艺品,而更重要的是带动学生能独立的去认识美,有选
择的接受新的观念。在我任教的高中美术欣赏课上,我做了以下尝
试:
首先,选择优秀的画家,优秀的作品。上课时要先让学生对画家
的思想和人格精神有个充分的了解,然后对其作品进行分析时,融
入画家的思想和为人,学生在欣赏美的同时也接受了思想教育。要
知道一件伟大的艺术品能屹立不倒,不仅仅只有外表的美,而更重
要是对社会产生的影响。
如十九世纪最伟大的雕塑家罗丹。艺术在他看来是所谓静观默
察,是深入自然,渗透自然。与之同化的心灵的喜悦,是智慧的喜
悦,是在良知照耀下看清这个世界而又再现这个世界的喜悦。
学生从中获得审美喜悦,正是和艺术再现世界相对应的,即熟悉,
亲切,又陌生新鲜的心灵体现。而对罗丹的大理石雕塑《沉思》,
我们会同时浮现双重的现实感:一种是通过洁白润泽的大理石,造
型语言等材料和媒介透出的再现形象;另一种是由这个再现形象激
起的对外部客观现实的联想。这两种现实都在幻觉中产生,从再现
形象到客观现实往复多次,构成心灵意象的跳跃感再现。捕捉这样
一种大幅度的扩展和变化着的意象,将激起心理,智慧,想象,情
意以至人生经验的涟漪,这一精神活动本身“力”图样,体现的恰
是梦想与现实,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的矛盾。
而在现实当中,罗丹对艺术的执著使他自己认为是“教徒”,他
在遗嘱中对青年谆谆教导:要有耐心!不要依靠灵感,灵感是不存
在的。艺术家的优良品质无非是智慧,专心,真挚,意志。象诚实
的工人一样完成你们的工作吧!
其次,在进行欣赏教育时,有必要让学生允分地了解中国的艺术,
提高民族荣誉感,长期以来,由于欧洲中心论的影响,由于把科学
的发达等同于美学的发达的错觉,中国的艺术跟在西方科学的路子
后面,疲于奔跑的追赶,在一定程度上舍近求远,忽略了中华民族
的审美优势。中国的绘画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据记载,
早在春秋后期,周代都城的政治性建筑“明堂”里,就绘有“尧舜
之容,桀纣之像,”以及周公抱着幼年的成王接受诸侯朝拜的壁画。
到了战国以后,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中国古代绘画也在不断地完
善和丰富着它的艺术形式,表现手法,艺术风格以及各种绘画体裁,
画家们将书法的结构,用笔运用到绘画中去。以加强绘画的表现力
和艺术趣味,形成了具有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和鲜明的时代特色。
西方文化是以“神”为中心的文化。他们将人的发展归之于神的
创造。在他们那里,“神”与“人”是分离的。所以他们习惯于将
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主体和客体对抗起来。探索各个领域中纵的
逻辑关系,在种与类的基础上区别其层次,力求符合这些关系的客
观秩序。
况且有专家认为,中国画是后现代主义的温床。进入90年代,
伴着消费的发展,现代主义的热潮在中国迅速降温,而一种打破传
统和新潮,艺术和非艺术,雅和俗的后现代主义以游戏的姿态悄然
兴起,他兼容性更强,在这里,被排斥的古典艺术又有了自己的位
置,并且是以一种游戏的姿态出观:维纳斯穿上了牛仔裤:蒙娜丽
莎被戴上一副眼镜,弥勒佛扛起了广告牌等等。在这里,这些艺术
既保持着自己的“风和雅”,同时更大众化。
现代主义重视看得见的形式,后现代主义重视道不清说不明的状
态,他从东方神秘主义众吸取了信息,而崇尚“天人合一”中国早
有“玄之又玄,天机不可泄露”之说。这些被某些学者视为不能用
精确数值定量定性的落后乃至迷信的中国古老文化,说不定潜藏着
科学主义未能认识的领域和未能解读的信息。
正如古希腊的奴隶制太完善了,所以他的封建社会就不发达。中
国完善的封建社会决定了他不可能出现完善的资本主义,而在后工
业社会形态中则可能获得充分的发展和繁荣。中国对现代主义艺术
有着一定的排斥性,而对后现代主义却有着先天的亲和性。
学生通过多方面的了解,必定会对美术有新的认识,在欣赏美的
同时,既自觉的接受了思想教育,也接受了新观念。
以上是我对高中美术欣赏的几点肤浅见解。应该说,这是一个长
期的过程,至于效果如何,还是未知之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