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欣赏教案
根据课堂向课外开放的想法,从课内面对面的交流、个别研究成果的交流,到课外通过上网查阅其他同学的研究成果,完成点对点的交流和评价,共享大家的研究成果,达到协作学习的目的。
▲ 在交流研讨中,学习他人的研究成果,既学习了知识,又借鉴别人的研究方法和思路。
★学生对自己所研究的成果有喜悦感,成就感,感受到与他人讨论、探究的乐趣,体会到协作学习带来的好处。
λ陶器和瓷器在造型上和用处上以及艺术价值上有哪些区别和联系总结与成果展示交流λ要了解陶器和瓷器的这些情况,除了看录像、看书以外,上网查阅资料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通过学习课文,老师已经把课文的内容做成了课件,也就是这儿的“电子课本”,跟书上的内容一模一样。
▲ 学生自渎课文
▲ 讨论问题★积极主动的参与★愿意与他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
明确任务自主探究λ整理问题,归纳概括为几个角度的内容。
(板书:一、介绍名词中国陶器、彩陶二、阅读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彩陶庙底沟类型彩陶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彩陶半山类型彩陶
并结合资料图片总结出他们在造型以及绘画方面的共同点和不同特点。
重点三、拿出瓷器和陶器,要求比较两者说出它们的不同和相同之处)四、介绍瓷器和它的代表作品λ瓷器的造型▲ 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提出想进一步了解的问题★围绕中国陶器这个大主题,提出有针对性的、自己感兴趣的一个个小的主题。
划分小组分配主题λ陶器的造型以及用处λ下面请随我们的摄像机镜头一起去走近陶器。
(录像:陶器欣赏)▲ 激起学习的欲望,进入情境,作好探究的心理准备。
★学生产生兴趣,有进一步了解陶器的愿望。
确定主题λ 同学们,陶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λ一、教学目的:了解中国原始社会陶器的产生及艺术成就;体会从造型与装饰的结合方面,欣赏工艺美术作品。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陶瓷艺术的造型与设计和制作者对泥土性能的了解与掌握及制作工艺有着直接的关系,可借参考书让学生从陶瓷原材料、工具、工艺技法等方面理解陶瓷作品设计、制作的特点,从中体会工艺美术的一般规律。
陶器的发明使人们可以远离水源、过定居生活。
而定居生活又为陶器的发展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当时人们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对陶器的造型、种类、装饰部位的选择都有直接影响。
例如:原始社会仰韶文化的先民住的是半地穴式房屋,开始过农耕生活,饲养业也有一定发展。
彩陶的纹样中有一些具有原始宗教的内容,其具体的准确含义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这类问题不宜讲的太实,以免误导。
三、教学对象分析高一学生刚从初中升学上来活泼好动,但是与初中学生不同的又是他们又多了一份成熟和稳重他们对世间万物都充满了好奇,讲课的时候适当借一些陶器和瓷器来讲解,不一定要文物,只是要让课堂上有个参照物就行,借此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率。
四、课题名称:泥土的生命——古代陶器与瓷器五、教学过程:活动内容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评价创设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