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线性光耦隔离检测电压电路

线性光耦隔离检测电压电路

线性光耦隔离检测电压电路
耦合器以光为媒介传输电信号。它对输入、输出电信号有良好的隔离作用,
所以,它在各种电路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目前它已成为种类最多、用途最广的光
电器件之一。光耦合器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光的发射、光的接收及信号放大。输
入的电信号驱动发光二极管(LED),使之发出一定波长的光,被光探测器接收
而产生光电流,再经过进一步放大后输出。这就完成了电—光—电的转换,从而
起到输入、输出、隔离的作用。由于光耦合器输入输出间互相隔离,电信号传输
具有单向性等特点,因而具有良好的电绝缘能力和抗干扰能力。又由于光耦合器
的输入端属于电流型工作的低阻元件,因而具有很强的共模抑制能力。所以,它
在长线传输信息中作为终端隔离元件可以大大提高信噪比。在计算机数字通信及
实时控制中作为信号隔离的接口器件,可以大大增加计算机工作的可靠性。
线性光耦的电流传输特性曲线接近直线,并且小信号时性能较好,能以线性
特性进行隔离控制。
线性光耦TIL300 :
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1. 带宽>200Kz;
2. 传输增益稳定度为
±0.05%/℃
3. 峰值隔离电压为
3500V
TIL300是一个由红外光LED
照射分叉配置的隔离反馈光
二极管和一个输出光二极管组成。
该器件采用特殊制造技术来补偿
LED时间和温度特性的非线性,
使输出信号与发出的伺服光通量
成线性比例。
图1.TIL300
电容C防止电路产生震荡。TIL300内部D0是发光二极管,其工作电流电
If可选为10mA。D1,D2为光敏二极管,他们受D0的激发分别产生电流Ip1和Ip2,
其大小与If有关:

其中 、 表明 , 随 的变化,可称为光耦合函数。由于D1,D2
用相同的工艺做成并与D0封装在一起,因此,它们的光耦合函数变化规律一致,
故可设:
(1)

实际上可以把K看做常数,K的值是TIL300的电器参数,典型值为1。参数
取值范围为0.75~1.25.。
U1构成一个负反馈放大器,其同相输入端和反相输入端的电压应近似相
等,满足:
(2)
U2是一个电压跟随器,输出电压V0等于输入段电压:
22ipVIR» (3)

于是电路的增益可由 (4)
由于iV
的电压是由R3、R4、R5分压后输入U1同向端,所以:

0
222111P

iP

V
IRR

KVIRR==

2p
I
1pIfI2fKI11pfIKI=1f
KI

22pf
IKI=

2211pf
pf

IKI

KIKI==

11ip
VIR»
(5)
于是: (6)
可以看出输出
0
V

与E是线性关系。

分析:
1、K的典型值为1
2、由于输入的可能是220V左右的交流电压,也可能是更低或更高的交流电
压,因此会涉及到变压和整流电路,由于公司有220V交流电输出12V的变压整
流电路模块,因此没有给出变压整流电路。
3、本电路也适合直流高压电路,当E为直流高压时,就需调整R2、R1的值,
在输出端可以得到适合单片机检测的电压。
4、输出的V0可送于单片机检测和处理,每一交流高电压对应一E值,每一
E值对应一输出电压V0。由式 整个电路输出电压与输入
电流的比例关系可通过调节电阻 R1、R2、R3、R5来实现。
由于按照线性光耦的技术说明,发射端和两个接受端都使用时能在一定范围
有良好的线性度,因此,本电路将线性光耦的D0,D1,D2端都配置了相关电路。

其他线性光耦芯片介绍:
(1) HCNR200/201

H C NR 2 0 0/201是美国A g i l e n t 公司推出的一种性价比较高的
模拟线性光耦隔离器,具有低成本、高线性度、高稳定度、频带宽、设计灵活的
优点,可以工作在单极/双极、直流/交流、同相/反相等条件下,通过外接不
同的分立器件 ,可以实现多种光电隔离转换电路。
其主要特性如下:
非线性度:0.01%
K3(Ipd2/Ipd1)传递增益
HCNR200:(100±15)%

2
0

1

535RR
VKERRR=

+

535iR
VERR=

+

2
0

1

535RR
VKERRR=

+
HCNR201:(100±5)%
耐压:交流800V;直流1O00V
增益温度系数:-65ppm/℃
带宽:>I MHz
8引脚 DIP和贴片两种封装形式
HCNR200/201适用的主要范围包括:
低成本模拟信号隔离;
通信:Modem,PBX
工业过程控制
热电耦隔离: 4-20mA电流隔离
HCNR200/201包括一只高性能的发光二极管(图中的LED),两只极其相似的
光电二极管(图中的PD1和PD2)。当LED中流过电流If时。其发出的光会在PD1
和PD2中感应出正比于LED发光强度的光电流Ipd1和Ipd2。由于PD1和PD2的
特性非常相似,再加上安装位置的精确性以及元件先进的封转设计保证了该元件
的高线性度和增益的稳定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