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家烟草专卖局烟草经济信息中心 王海清

国家烟草专卖局烟草经济信息中心 王海清

用信息化提升专卖准运证管理水平来源:中国烟草在线摘自国家烟草专卖局信息中心作者:张亚宾发表时间:2003-4-8中国烟草在线摘自国家烟草专卖局信息中心国家局自2000年7月以来,从烟叶准运证开始,逐步对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运输的所有烟草专卖品实行了计算机网络化管理,使烟草专卖品准运证的管理初步实现了自动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准运证管理手段和管理方式的改变,不仅提高了烟草专卖品准运证的管理水平,加强了行政管理部门在宏观管理上的作用,还进一步规范了烟草专卖品的经营行为和流通秩序。

一、烟草专卖品准运证计算机网络化管理系统的建立及其目的烟草专卖品准运证计算机网络化管理系统是指将法律、法规赋予烟草专卖行政机关的证件管理职能,利用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开发成的软件程序加以实现,完成准运证管理各项目的和要求的管理制度。

2000年7月,国家局首先开发实行了跨省运输烟叶准运证的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

2001年1月、9月相继开发实行了卷烟、烟机和烟用物资准运证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使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运输烟草专卖品准运证的开具全部统一在国家局准运证管理的操作平台上运作,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运输烟草专卖品的准运证初步实现了信息化管理。

国家局开发和实行的准运证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是一个具有多种用途的应用软件。

其主要功能有:准运证的开具、准运证的查询与统计、准运证的作废管理、烟草专卖品到货确认、相关法律法规、证件管理动向及通知等。

国家局开发并实行烟草专卖品准运证的计算机网络管理,不仅仅是为了便于开具准运证,更重要的目的在于规范烟草专卖品的经营流通秩序,克服管理的随意性,加强监管、堵塞漏洞。

烟草专卖品经营流通秩序混乱,准运证管理不规范是一个重要原因,实行准运证计算机网络化管理是治理整顿流通秩序的重要措施。

以前的烟草专卖品准运证管理在整个烟草专卖管理中的突出作用还远未发挥出来,已不能适应行业改革与发展的要求,准运证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的实行,是运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实现对烟草专卖品准运证自动化、科学化管理迈出的非常重要的一步。

二、实现烟草专卖品准运证信息化管理后的变化1、准运证管理手段和方式更加先进。

2000年7月以前,各地开具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运输烟草专卖品准运证的管理方式粗放,全部是手工操作或简单分散的计算机模块操作。

这种管理和操作方式,在准运证的开具环节随意性很大,而且上级机关不能随时掌握各地的开证和管理情况,上报的数据不准确,不能进行数据的系统分析。

国家局实行准运证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后,实现了跨省运输烟草专卖品准运证的计算机打印、信息存储和网络传递数据。

国家局、省级局和各开证单位根据管理权限可以随时对开具的准运证进行查询,对计算机存储数据可以准确进行数据汇总和统计分析。

2、准运证管理权限划分更加科学。

在准运证实行计算机网络管理以前,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运输烟草专卖品的准运证的管理主要依据《烟草专卖法》、《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烟草专卖品准运证管理办法》(国家局1号令,1998年发布)的规定;准运证实行计算机网络管理后,国家局相继出台了3个配合准运证计算机网络管理的重要文件(国烟专[2000]359号、国烟专[2000]803号、国烟专[2001]442号。

2002年,国家局修改了《烟草专卖品准运证管理办法》(国家局1号令,1998年发布),新的《烟草专卖品准运证管理办法》以国家经贸委第31号令的形式公开发布,使烟草专卖品准运证的计算机网络化管理制度以行政规章的形式加以明确规定。

按照以前的管理规定,烟草专卖品准运证的管理权限根据烟草专卖品的种类进行划分,分别由国家局和省级局两级行政机关行使,对特殊烟草专卖品的准运证管理,两级行政机关可以委托下一级机关办理准运证。

但在实际管理中,国家局具体操作办理的准运证种类和数量较多,比如: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运输烟机、部分烟用物资(丝束、滤嘴棒)、进口烟草专卖品等的准运证按以前的规定必须由国家局开具。

这种状况使上级机关宏观掌握各地办理准运证的具体情况的能力较差、也不可能随时对各地变化的情况进行监控和指导,而且一些生产经营企业需要的准运证必须到国家局办理,增加了管理成本,带来工作不便。

由于准运证信息化管理后的监控作用极大加强,在国家经贸委31号令中,对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运输烟草专卖品的管理权限按照办理机关的不同进行了重新界定,进一步明确了不同管理机关的权限。

根据新的管理规定,以前国家局的一些管理权限下放到了省级局,从办理烟草专卖品准运证的种类和数量上减少了上级行政机关的工作量,这种管理既方便了一些生产经营企业办理准运证,上级机关也可以把主要的时间、精力放到宏观管理上。

3、准运证管理与交易合同管理的结合更加紧密。

烟草专卖品准运证实行计算机网络管理前,烟草专卖品的交易合同(或调拨单)虽然是开具准运证的依据,但合同的管理与准运证管理是脱节的。

实行计算机网络管理后,准运证的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与烟草专卖品的交易系统互联,确保了签订的烟草专卖品交易合同(调拨单)是准运证的唯一合法依据。

三、烟草专卖品准运证信息化管理发挥的重要作用1、增加了证件管理的公开性。

实行准运证计算机网络管理后,国家局根据管理情况定期向社会公告不同权限的各开证单位,增加了管理的透明度和公开性。

2、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烟草专卖品准运证实行计算机网络管理后,交易系统中的经营合同和调拨单成为开具准运证的唯一依据,通过网络传递,合同、调拨单的信息可以直接默认为准运证信息,减轻了劳动强度;批次打印准运证功能的开发,避免了重复劳动,大幅度提高了准运证开具的效率。

3、增强了监控力度和管理的时效性。

烟草专卖品准运证实行计算机网络管理后,上级机关可以随时监控开证单位的管理情况,发现问题即可随时在网上通知进行纠正,避免出现更大的管理漏洞。

4、对规范烟草专卖品流通秩序发挥了重要作用。

实行准运证计算机网络管理后,每开具一份准运证,网络管理系统将锁定一份开证合同(调拨单)凭证,过去重复使用购销合同开具准运证的问题,彻底得以解决。

使用准运证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进行烟草专卖品的到货确认,加强了对烟草专卖品流向的监控和管理,也使国家局准确掌握了烟草专卖品购销合同的履约率。

5、为行业进行宏观管理和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能够快速查询并进行各类统计分析的准运证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不仅使准运证的整体管理水平上了一个台阶,而且准确的数据分析系统提供了重要决策依据。

目前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运输烟草专卖品准运证的数据分析已经成为烟草行业经济运行状况的重要参考数据。

当前,行政机关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行电子政务、推行网络管理已成为改进管理方式的一种趋势。

以准运证和许可证为主要内容的烟草专卖证件制度,是烟草专卖制度的核心内容。

在烟草专卖证件管理信息化方面,利用烟草专卖准运证的计算机网络管理的经验,进一步开发并实行烟草专卖许可证的计算机网络管理,已成为当务之急,充分发挥证件管理的基础作用,推动整个烟草专卖证件管理上台阶、上水平,对巩固和加强烟草专卖制度,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烟草业遇信息化困局2004-8-16 9:19:12毛江华编者按: 2004年7月13日成为中国烟草史上是不可忽略的一天,这一天,中国烟草行政主管部门国家烟草专卖局宣布,截止到此刻,已有11家烟草企业完成联合重组。

这标志着国家局在去年提出的“工商分离”进入了深入阶段。

而与当年宣布实施“工商分离”所掀起的轩然大波类似,因体制、体系和管理变革引发烟草信息化领域的震动,在一年之后的今天爆发。

分析人士认为,这基本符合信息化之于管理的滞后性规律。

在烟草内部,“工商分离”被认为是预料中的事,人们演绎国家局姜成康局长的话说:WTO逐步深入,国际竞争日益临近,改革迫在眉睫。

如果说当初宣布“工商分离”所引发的波动只是意料中的不适感,那么今天为顺应变革而不得不进行的烟草信息化领域的改变,既有不适感,也有对操作复杂性和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

显而易见,大变革意味着信息化规划思路的全面改写,以及整个行业管理和业务流程的全面重组。

既然改革势不可挡,于信息化体系而言,积极的态度必须是着眼于解决实际问题。

那么,在“工商分离”逐步推进、深入的大背景下,烟草信息化领域都存在哪些现实问题?特别有哪些问题希望引起决策人士重视,以推进“工商分离”的良性推进?对于一些具体问题有没有好的解决方案?带着这些思考,本报记者对黑龙江、山东、河南、湖南、福建等地方烟草企业信息主管,以及部分关注烟草信息化的IT业内人士进行了沟通和交流,并实地考察,获取了不少第一手素材。

在此基础上,记者以客观写实的视角撰写此文,期望为国家烟草推进“工商分离”,积极稳妥地解决好信息化难题做一些善意的工作。

2004年7月,国家烟草专卖局宣布,在推进“工商分离”后,今年上半年有11家烟草企业联合重组,目前已经完成了对10万箱以下的小烟厂的关闭。

与此同时,从烟草行业内部的一次信息化会议上传出消息,国家烟草专卖局要求在2004年年底实现卷烟生产经营决策管理系统的全线贯通,目前,36个重点城市和36个重点烟厂正在全面实施。

“从技术的角度来讲并不难,但实施的难度可能会超出想象。

”南省烟草系统的一位基层人士说,“每一盒烟每一条烟国家局都要掌控,意味着权利全部重新调整,基层人员的积极性将是个大难题。

”“卷烟生产经营决策管理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省内交易系统”被IT业内厂商并称为烟草业变革中的三号信息化工程,吸引着众多眼球。

但当记者以"变革中的信息化建设"为主题,向国家烟草专卖局提出采访要求时,遭到了委婉的拒绝。

国家烟草专卖局经济信息中心高锦主任称,此事敏感,不愿在事情没有完结之前对外界宣传。

“现在要做的是总结一些过去失败的东西。

”高说:“我们按照整个信息化建设规律办事,各部委在信息化方面遇到的普遍问题,我们同样无法回避。

信息化应用是基础,只有应用了以后,才能判断它是否成功。

”“工商分离” 意味着对烟草业现有的管理体制进行了一次,这一变革对烟草行业信息化有何影响?烟草信息化建设目前处于何种状况?烟草信息化未来走向和掘金机会究竟如何?国家烟草专卖局烟草经济信息中心王海清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国家烟草专卖局系统通信进入数字通信时代,为会议电视系统的顺利开通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利用烟草行业本身已具有的丰富的传输通道,同时,鉴于H.323系统的高灵活性、高扩展性、高性价比,在具备TCP/IP 网络资源的地区,采用H.323协议的会议电视系统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方案。

从视频会议技术发展的历史来看,目前视频会议系统的建立可以依据ITU-T的两大框架建议H.320和H.323来进行,从而形成两种不同的建设方案。

H.320是ITU-T较早期的视频会议标准,该标准完全建立在一系列视频会议专有的技术和标准之上,而H.323标准建立在通用的、开放的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基础之上,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