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植物的快繁与脱毒培养

植物的快繁与脱毒培养


衰退现象(续)
• • • • (3)继代培养次数: 影响因培养材料而异。 有些植物长期继代培养仍保持再生能力和繁殖力。 有些植物继代增加,变异频率增加,如香蕉不定芽, 继代5次为2.14%;10次为4.2%;20次为100%变异。 故香蕉继代培养不能超过一年。蝴蝶兰连续培养4年后, 植株退化不开花。 • (4)季节:有些植物材料能否继代培养与季节有关。 如水仙鳞茎,六七月份休眠,生长变慢,8月休眠后, 生长加快。 • 百合鳞片分化能力:春季>秋>季夏季>冬季
• 1952,Morel(法)和martin,首先利用茎 尖分生组织脱毒了无病毒苗,建立茎尖脱 毒组培体系
2、茎尖脱毒的原理
• 基本原理:利用病毒在植物组织中分布的不 均匀性(分生组织无病毒)
• 而茎尖培养脱毒的可能原因(1-5): • 1,旺盛分裂的分生组织中,代谢活动很高, 使病毒无法进行复制
清具有高度的专化性,因而可用于鉴定受感染而没有 症状的带毒植物。
试管沉淀反应;免 疫双扩散;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ELISA)。
• 衰退现象发生的影响因素: • (1)植物材料:不同植物,不同品种,不同器官 或不同部位的继代繁殖能力都不相同。 • 通常:草本植物>木本植物,被子植物>裸子植物, 年幼材料> 老年材料;胚> 营养组织,胚> 胚状体 > 愈伤组织 • (2)培养基和培养条件:培养基和培养条件适当 与否对继代培养影响颇大,所以常用改变培养基和 培养条件来保持继代培养。 • 石斛兰茎尖或掖芽培养,固体培养基培养形成原 球茎后,继代培养要用液体培养基进行振荡培养。
菊花 康乃馨 水仙 唐菖蒲 风信子 月季 天竺葵
19 11 4 5 3 10 5
矮牵牛 马铃薯 大蒜 豌豆 百合 柑橘 苹果
5 17 24 15 6 23 36
葡萄 樱桃 无花果 桃 梨 草莓
26 44 5 23 11 24
1.4 有关病毒病的研究历史
• 1934,white(美) 观察烟草根系, • 发现:病毒在根,茎的分布不均匀。离根 尖和茎尖越近,病毒的密度越低,反之, 越高。 • 分生组织一般无病毒,病毒在生长旺盛的 部位繁殖速度慢.
• 目前受病毒危害严重影响生产的有: – 大田作物:马铃薯、甘薯、甘蔗、烟草。 – 蔬 菜:白菜、大蒜、葱、番茄、黄瓜、 辣椒。 – 果 树:柑橘、苹果、草莓、香蕉。 – 花 卉:香石竹、各种菊花、天竹葵、 紫罗兰等
• 危害园艺植物的病毒数目
植物种类 染病毒种 类 植物种类 染病毒种 类 植物种类 染病毒种 类
1.病毒病及其危害
• 脱毒(virus elimination)培养: • 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脱除植物细胞中的 病毒,生产健康的无毒繁殖材料的过程。
1.2.植物病毒病及其危害
• 定义:由植物病毒寄生引起的病害。 • 症状:
–①变色,叶片的叶绿素形成受阻或积聚,从而产 生花叶、斑点、环斑、脉带和黄化等。花朵的花 青素也可因而改变,使花色变成绿色或杂色等,常 见的症状为深绿与浅绿相间的花叶症如烟草花叶 病。 –②坏死,在叶片上常呈现坏死斑、坏死环和脉坏 死,在茎、果实和根的表面常出现坏死条等。 –③畸形,器官变形,如茎间缩短,植株矮化,生 长点异常分化形成丛枝或丛簇,叶片的局部细胞 变形出现疱斑、卷曲、蕨叶及带化等。
常用的指示植物有:千日红(Gomphrena globosa);苋色藜(Chenopodium amaranticolor)和各种烟草.
由于病毒的寄生范围不同,所以应根据不同的病毒选 择适合的指示植物。
四、脱毒植物的鉴定方法(续)
血清鉴定(serological test)(抗原抗体反应):病毒抗血
1.病毒病的危害及症状
正常的番茄果
番茄厥叶,卷叶病毒
番茄病毒病(植株)
香蕉束顶病
俗称虾蕉、葱蕉或蕉公),病株一般 不抽花蕾,因近顶部叶片成束而得 名。是由病毒侵染植株而引起的, 是 香蕉致命病害, 蕉农称之为" 不治之症"。局部地区 蕉园发病率为2%~10%, 产量损失 30%~60%。
1.病毒病及其危害(续)
• 脱毒时,最好找出茎
原基所带叶原基的数 目与生长点(茎尖)
大小的相关性,这样剥离技术 要求越高,成功率越 低
表2 离体茎尖长度对马铃薯脱毒的影响 • 茎尖长度
/cm
叶原基数
0.12 0.27 0.60
1 2 4
发育成小植株 无病毒 数 再生植 株 50 24 42 18 64 0
表3.带病毒植株脱除病毒时宜采用的茎尖大小
植物种类
病毒种类
茎尖长度 /mm
1.0-3.0 0.2-0.5 1.0-3.0 0.2-0.3 <0.2 1.0-2.0 1.0-2.0 0.3-1.0
品种数
马铃薯
马铃薯Y病毒 马铃薯X病毒 马铃薯卷叶病毒 马铃薯G病毒 马铃薯S病毒
1 7 3 1 5 6 1 2
四、脱毒植物的鉴定方法(续)
指示植物 (test plants)鉴定——利用病毒在其他植物 上出现症状的特征,作为鉴别种类的标准。这种专用 以产生症状的(寄主)植物就是指示植物。寄主植物
能够辨别某种病毒的专化性症状。
方法:将待测植物的汁液接种到指示植物,如果待测 植株带毒,则指示植物上会出现特定症状。
酶缺乏,1969年,Stace-Smith提出,可能病毒的合成 需要的酶系统在分生组织中缺乏或还没建立,因而病毒 无法在分生组织中复制。
抑制因子,1976年,Martin-Tanguy等提出了抑制因子 假说,认为在分生组织中存在有某种抑制因子
3.茎尖培养脱毒的过程
• 一,脱毒前的准备工作: • 1.被脱毒植物携带病毒的诊断 • 根据植物病毒病的症状特征和表现程度判断病 毒类型及感染程度。 • 2.母体植株的选择和预处理 • 母体的选择:欲脱毒材料的品种典型性;外植 体健康程度选择;无损伤。
2。传导抑制: (1)病毒在植物体内的传播主要是通过维管束实现的 ,但在分生组织中,维管组织还不健全,从而抑制了病 毒向分生组织的传导。(2)通过胞间联丝(但茎尖无胞 间联丝)。
3. 激素抑制,在分生组织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水 平均很高,可以抑制病毒增殖,因而阻滞了病毒的侵入 或者抑制病毒的合成。
2.外植体(毛地黄叶片)--愈伤组织—再生植株
愈伤组织
愈伤组织再生的不定芽
5.外植体(叶片等)--原球茎---再生植株(兰科植物)
大花蕙兰原球茎增殖与植株再生
6.外植体(叶片)-(或愈伤)-体胚---再生植株
体细胞胚胎发生
8.外植体—孢子—小植株(蕨类植物)
二,培养方式
固体培养:
液体培养
温室移 栽炼苗
一,植物快速繁殖的途径和方法
类型
器官型 器官发生型 胚状体发生型
方式
直接以芽增殖 脱分化,愈伤再分化
从愈伤或外植体直接 产生
特点
繁殖系数高,遗传性 稳定 繁殖系数高低,用于 细胞分化研究 繁殖系数高,
事例
甘蔗,香蕉,香石竹等 烟草,油菜等 胡萝卜,石刁柏等
原球茎型
球茎芽型
外植体产生原球茎
叶柄-圆球形小突起球 茎芽
5. 脱毒效果检测 一般来说,再生植株后,在18个月以内进行病毒 鉴定,因为病毒在植物体内的潜伏期为6-12个月以 上。
茎尖脱毒培养注意事项(要考):
• 1,茎尖越小,带有病毒的可能性就越小,但 太小又不易成活. 2,茎尖培养的成活率与所取的茎尖大小成 正比;茎尖培养的脱毒效果与所取的茎尖 大小成反比. • 3.培养基中尽量不用2,4-D(变异) • 4.茎尖培养还可除去其它病原体,如细菌,真 菌等.
甘薯 甘蔗 大丽花
斑叶花叶病毒 缩叶花叶病毒 羽毛状花叶病毒
花叶病毒 花叶病毒
0.7-0.8 0.6-1.0
1 1
3.茎尖培养脱毒的过程(续)
• • • • 3.茎尖培养: MS 培养基; 怀特培养基等(高盐培养基), .添加5-1-%椰乳;0.1-1.0 毫克/升IAA,NAA 或 者说-BA,活性碳等. • 4.提高脱毒效果的方法:高温处理,低温处理, 化学处理(加入嘧定,或嫖呤的类似物,氨基酸, 抗生素处理,三氮唑核苷) • 5.脱毒苗的鉴定:
4.脱毒苗的鉴定和保存
• 并非所获得的无菌苗均为无毒苗,如生长点培养的 无毒苗成苗率和脱毒率都非常低,所获品种在用作 无毒苗原种之前均需进行病毒鉴定,方法如下: • (1).直接测定法 • (2)指示植物法: • 3. ELISA • 4.分子生物学方法等。
4、脱毒植物的鉴定和保存
指示植物鉴定
抗血清反应鉴定 直观鉴定 ISEM
• (1)症状:花而不实 • 花叶型马铃薯病毒:退化,叶片卷缩,产量逐年下降,
到PVS,PVA,PVM,PVX
• 卷叶型马铃薯病毒:PLRV • 香蕉束顶病:叶片越来越短小,植株矮缩,叶硬 直成束(毁灭性病害).不结果或果特心,异常 • 柑桔黄龙病:苹果花叶病毒,番茄病毒病,葱类黄 矮病,菊花斑萎病,兰花叶病,白合丛生病。
继代培养
• 蝴蝶兰,蕙兰等也如此。 • 驯化发生的原因:可能是继代培养中细胞 积累了较多的生长物质,因此逐渐减少对 外源生长物质的需要。 • 驯化的不足:长期继代,卡德利亚兰只长 芽不长根,芽多而细弱。
3 衰退现象:长期继代培养的组培材料也会逐渐衰退
(recession),丧失形态发生能力(生长不良,再生能力和增殖 力下降等)
第2节 植物快速繁殖的应用
• 1.大量繁殖珍稀或名 贵植物 • 如:佛肚兰,卡特丽亚 兰等工厂化育苗 • 2.茎尖培养脱毒及脱 毒苗的培养 • 无菌苗 • 有毒苗 • 脱毒苗
二,(茎尖培养)脱毒及其应用
• 1.病毒病及其危害 • 2.茎尖培养脱毒的原理 • 3.茎尖培养脱毒的过程 • 4.脱毒苗的鉴定和保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