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世界钢铁工业的发展及对铁矿石的需求分析

世界钢铁工业的发展及对铁矿石的需求分析

世界钢铁工业的发展及对铁矿石的需求分析一、世界钢产量情形据国际钢协(IISI)统计,2004年世界钢产量达到10.548亿吨,这是人类历史上钢产量首次突破10亿吨。

2004年世界钢产量增长了大约1.1亿吨,其中中国的钢产量增长为5234万吨,占世界钢产量增长量的47.73%。

进入新的世纪后,世界钢产量的增长要紧来自于中国产量的增长。

以2004年为例,当年世界钢产量的增长率为11.60%,但除中国产量之外的增长率为7.91%。

2005年更是如此,受世界钢铁市场价格下降的阻碍,世界要紧钢生产国和地区都采取了限产保价的措施,这就使得2005年世界钢产量的增长要紧来自于中国。

据国际钢协统计,2005年11月,世界61个国家和地区的钢产量总计增长4.1%,但除中国外的钢产量为下降1.2%。

2005年前11个月世界粗钢产量增长率为6.1%,但除中国外,世界产量为减少0.9%,除中国外的钢产量减少了大约610万吨。

尽管世界专门多国家和地区都在生产钢铁,但世界钢铁生产,并对世界海运铁矿石产生阻碍的要紧是6个国家和地区,即欧盟,美国,日本,中国,韩国和前苏联。

而其中尤以中国、欧盟、美国和日本这四大经济体的阻碍力最大。

(见表1)二、世界钢铁工业的集中度在提升尽管世界钢产量在增长,但世界钢铁工业的产业集中度仍在提升。

2000年世界钢产量为8.474亿吨,世界五大钢铁企业(新日铁、浦项、阿贝德、于齐诺尔和LNM集团)的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13.03%,其中排名世界第一的新日铁公司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3.07%,排名世界第五的LNM集团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2.20%。

到2004年世界钢产量为10.548亿吨,比200 0年增加了2.074亿吨,但世界前五大钢铁公司(阿塞洛集团、LNM控股、新日铁、JPE、浦项集团)的产量占世界总产量比例上升到了17.35%,比20 00年提升了4.32个百分点,其中排名第一的阿塞洛集团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4.44%,比2000年排名第一的新日铁所占的比例提升了1.37个百分点。

排名第五的浦项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2.94%,也比2000年排名第五的LN M集团所占比例提升了0.74个百分点。

世界钢铁工业产业集中度的提升为行业的健康进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例如,在2005年世界范畴钢铁市场下滑的情形下,世界要紧钢铁生产商采取了减产保价的措施。

由于产业集中度提升使得这一措施收到了预期的成效。

然而,与铁矿石行业相比,钢铁行业的集中度就相去甚远了。

世界海运铁矿石的出口商要紧集中在三大公司,即:CVRD公司、BHP比利顿铁矿石公司(BHPBIO)(必和必拓)和里奥廷托哈默斯利公司(RTHI)(力拓),这三家公司操纵了世界海运铁矿石贸易量的三分之二以上。

参见表2。

由于两个行业在产业集中度方面的差距较大,从而使得铁矿石行业在价格谈判中处于有利地位,从而产生了2005年度世界铁矿石基准价上涨71.5%的超乎想象的增长幅度。

三、世界要紧钢铁生产国家和地区情形世界经济在2004年曾创下了5.1%的30年来最高增长纪录,专门多分析家们专门早就估量,世界经济将进入适度增长时期。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近推测,2005和2006两年的世界经济均将增长4.3%。

按历史标准来衡量,这一增幅仍是“健康的”。

在2005年,世界经济尽管遭遇了高油价等不利因素的冲击;但依旧保持了稳步增长态势。

估量2006年世界经济将连续保持较好增长势头。

然而,高油价、利率上升、要紧国家间经济进展不平稳等,将给世界经济前景增加变数。

1.欧盟近几年来,欧盟粗钢产量在2001年降到谷底之后,已连续3年回升。

在欧盟钢产量超过1000万吨的7个国家中,2001年只有意大利和西班牙保持略微增长,其他几个国家差不多上下降。

2004年这7个国家的粗钢产量都比2001年有所增长,其中,比利时、意大利、波兰和西班牙的产量还都超过了2000年。

2004年欧盟25国的粗钢产量为1.93亿吨,其中转炉钢产量占61.4%。

然而随着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欧盟的经济增长也显现回落,对钢材的需求下降,因此,欧盟钢材市场价格自2004年后期也开始显现下跌。

为了稳固市场欧盟的要紧钢铁生产企业都采取了减产措施,同时自20 05年4月至8月连续5个月产量环比下降,其中8月份的产量为近年来最低点。

尽管后几个月产量有所回升,但仍低于上年同期,2005年11月,欧盟25国的粗钢产量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了4%,1—11月比上年同期下降了3.8%。

而欧盟15国的粗钢产量在11月份时是下降了5.4%,1-11月是下降了2.5%。

2005年由于欧盟的内需和投资水平都有所下降,因此,其经济进展缺乏动力。

尽管现在欧盟的经济不再是能源密集型的,但石油价格的高涨仍旧对欧盟的经济产生了不利阻碍,高的石油价格和商品价格将会打击企业的赢利,从而阻碍整个社会的投资水平。

然而,最近一段时期欧元的汇率有所下降,这将有利于欧盟的出口。

最近一两年欧盟经济严峻依靠于进出口贸易。

据欧洲钢铁联盟的推测,2005年欧盟GDP增长将会低于1. 5%,2006年的增长也将低于2%。

而2004年欧盟的GDP增长为2.3%。

尽管2006年欧盟的经济增长将坚持在较低的水平上,但仍比2005年有大约0. 5%的增长,这将为钢铁产品的需求提供动力。

欧盟对进口铁矿石的需求要紧集中在欧盟15国中。

2004年欧盟15国的生铁产量比上年增加了大约200万吨,铁矿石进口量增加了300万吨,达到了1.38亿吨。

2005年欧盟的钢铁产量下降,其铁矿石的进口量也相应下降。

据国际钢协推测,2006年欧盟的钢材消费量将在上年下降1%的基础上增长4%。

因此,其钢材消费量将超过高峰期的2004年,如此20 06年欧盟对进口铁矿石的需求量也将达到甚至超过2004年水平。

2.美国进入新世纪后,美国经济增长一度陷入低谷,从而使得美国钢铁工业的进展也倍受打击。

随着美国对钢铁工业采取一系列的爱护措施,以及行业的重组之后,美国钢铁工业又重新显现出活力。

2004年随着美国经济的增长,美国钢铁市场摆脱了多年来的低迷,同时引领世界钢铁市场冲高到罕见的高水平。

钢铁产量也有较大幅度的复原。

据美国钢铁协会(AISI)的数据,在2005年12月31日止的一周里,美国国内粗钢产量为202万吨,产能利用率为87.5%,而上年同期产量为2 03万吨,产能利用率为91.8%。

粗钢产量同比下降0.5%,但环比增长0.9%,在2005年12月24日止的当周,美国国内粗钢产量为198.8万吨,产能利用率为86%。

截止2005年12月31日,2005年美国累计粗钢产量为10350.6万吨,产能利用率为86.4%,而上年同期分不为10987.9万吨和94.6%,粗钢产量同比下降5.8%。

从进口情形来看,近年来美国已成为世界钢材出口的要紧目的国。

2004年美国共进口钢产品3566.2万吨,其中钢材2830.4万吨,分不比上年增长54.2%和54.6%,客观上为世界钢铁市场的冲高制造了一定的条件。

2005年11月美国进口钢材189.4万吨,比上年同月下降了29.2%。

1-11月共进口钢材2296万吨,而上年同期的进口量为2505万吨。

2005年美国钢材产量和进口量与上年相比都为下降,这表明美国的钢材市场需求与上年相比有减缓的趋势。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已成为继加拿大和欧盟之外对美出口钢材的第三大国,1-11月已向美国出口207万吨,而上年同期为155万吨,同比增长了33.55%。

尽管美国是一个钢铁生产大国,但由于美国近年来电炉钢的产量持续增长,其对铁矿石的需求整体出现下降趋势。

专门是美国本身也是一个铁矿石生产国,因此,其对进口铁矿石的需求量有限。

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统计,2004年美国共生产铁矿石5400万吨,进口铁矿石1160万吨,与此同时美国还出口了880万吨铁矿石,因此,其净进口快矿石只有260万吨。

尽管美国在铁矿石进口方面的阻碍不大,但其作为世界经济的领头羊,专门是美国吸纳了大量的世界过剩钢材,对世界钢铁市场的阻碍庞大。

例如,2004年受美国经济强劲增长的阻碍,美国国内钢材市场价格达到了历史上从来未有的高度,同时带动了欧洲和东亚市场价格的大幅上涨。

美国钢材市场的板材价格在2004年9月达到了最高点,同时比历史平均价格(20年)上涨了一倍多。

尽管美国钢材市场价格最近显现了下跌,2004年11月美国中西部热轧板平均价格比2004年9月的最高点下降了29.2%,但仍比1980年至2000年间的平均价格(339美元/吨)高出了57.8%。

美国经济2005年尽管遭到了高油价和“卡特里娜”飓风的双重打击,但连续保持较快增长速度。

2005年前3个季度,美国经济按年率运算分不增长了3.8%、3.3%和4.3%。

2006年美国经济将保持2005年的增长势头,GDP增长将在3.5%左右,其钢材表观消费将会摆脱负增长的困扰。

3.日本2004年日本制造业、汽车生产、造船业和机械业稳健增长,再加上建筑业的反弹,以及向中国和韩国等亚洲国家出口钢材的增加使得钢材需求上涨,从而使粗钢产量达到1.13亿t,比2003年增加了2%,并使日本粗钢产量连续5年超过1亿t。

2004年也是日本粗钢产量第3高的年份,排在1973年的1.19亿t和1974年的1.17亿t之后。

2005年受世界钢材市场下跌的阻碍,日本钢材市场也显现了价格下跌的情形,为了稳固市场日本钢铁企业也采取了减产措施,同时在6月至9月连续四个月里产量环比下降。

但日本经济已摆脱了困扰日本长达10年以上的低迷状态,专门是公共投资和个人消费的增长带动了经济的增长,2005年前3个季度,日本经济按年率运算分不增长了5.7%、5%和1%,因此,其国内对钢材的消费需求增加。

据国际钢协统计,2005年1—11月日本的粗钢产量增长了0.2%。

日本是世界海运铁矿石市场的要紧进口国,也是制定市场基准价的国家之一。

2004年日本共进口铁矿石1.35亿吨,比上年增长了2.1%。

其中从澳大利亚进口了8543万吨,增加了6.4%,占其全部铁矿石进口量的6 3.3%;从巴西进口了2398万吨,增加了0.3%,占其全部铁矿石进口量的1 7.8%;其次是印度,进口了1213万吨,下降了14.0%,占其总进口量的9. 0%。

2005年日本进口铁矿石数量估量与2004年持平。

2006年日本经济由于其内需增长,因此对钢铁的需求会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目前水平,对铁矿石的需求也会保持在2005年的水平上。

四、值得关注的几个咨询题1.铁矿石价格已大大高于其本身的生产成本据有关资料,2004年世界前10大铁矿石生产公司的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70%以上,其非球团矿的成本差不多降到了平均6.73美元/千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