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报纸图片专版的困境与出路

报纸图片专版的困境与出路

固说图话誊 

报纸图片专版的困境与出路 

口齐洁爽邢玉梅 

图片专版,是以图片为主、文字为辅的主体摄 

影版。就目前国内报纸出版的图片专版而言,从出 

版周期上看,有每天出的“日刊”,有每周3—5期的 “准日刊”,有每周一次的“周刊”,还有不定期出的 

“自由刊”。如果从版面的数量上看,有单一版面的 

独立图片版,如都市快报的《快拍快拍》;有跨页的 

对开版,如深圳晚报的《周末视觉》;有多个版面聚 合在一起的分叠版,如南方都市报的《视觉周刊》。 

由于机关报、都市报、摄影行业报的报纸分工和定 

位的不同,图片版风格和形式也不同。 

图片专版的称谓一直比较复杂,也没有形成确 定的专有名词。上个世纪90年代,在“读图时代”大 

概念的诱惑下,在报纸改版的推动下,图片专版应 运而生,并大有统领天下的气势。一时间,都市类报 

纸纷纷创建图片专版,机关报也不甘落伍,把原有 

的美术艺术类画刊纷纷改成摄影专版,版面名称也 五花八门:报道摄影、摄影专题、图片故事、写真、目 

击、现场等等,不一而足。 

客观地讲,图片专版的形成和发展,促进了中国 

新闻摄影的进步,使新闻摄影由呆板的宣传渐渐过 

渡到有可读性的新闻。但是,图片专版的泛滥也带来 

了一定的消极因素和负面影响,最直接的表现就是, 

不注重新闻事件的性质和大小,什么都弄成了摄影 

版,造成了粗制滥造、质量低下。伴随着图片专版应 

运而生的“图片总监”、“视觉总监”热潮也是昙花一 

现,在一浪高过一浪的炒作后,成为鸡肋,而在基层 

图片编辑的培养上却没有形成规模效应,优秀的图 

片编辑在当今的中国新闻摄影界依然是奇缺资源。 反观国内摄影记者,其摄影器材与西方发达国 

家同行已经在同一个档次,摄影理念基本与国外同 步发展,他们在“荷赛”等国际新闻摄影竞技场上已 

经不仅仅是看客,而是常规的参与者与获奖者。相 

比而言,国内的图片编辑依然是落伍的,因此编辑 

的报纸图片专版依然不很成熟。 

造成报纸图片专版萎靡不振的因素很多,粗略 地归纳分析,有以下原 : 网络冲击 在图片专版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的时候,网络 把 你 的 快 乐 说 出 来 

迅速普及,并逐渐成为与平面媒体相抗衡的对手。网 

络最大的特点就是快速的链接转换和容量的无限 性,图文联动、图文互动以及广泛的参与性,使网络图 

片的资源大大优于报纸,读者的参与性更直接、更快 

捷。与网络图片和网络专题相比,图片专版上的图片 数量少,文字不能太多,版式呆板,缺乏参与与互动。 

资源短缺 适合于图片专版的稿件越来越少,有些定期出 版图片版的报纸经常处于无米下锅的困境,只能是 

“捡到篮里都是菜”,有什么就发什么,没有多少选 

择的余地。稿件资源缺乏的原因有很多,关键是展 

示图片的途径多了,资源分流是主因。现在摄影人 

展示作品主要不靠传统的平面媒体,并不是急于向 

外投稿,而是在经营自己的博客。专业的摄影记者 更多的注意力则放在了突发新闻和重大新闻上,因 为报社期望更多地发图文联动的“昨日新闻”,因而 薅 置椅器 01 0_10

 很难独立地成为图片专版。 

人才匮乏 

国内新闻图片总监机制不完善,发挥不了应有 

的作用;图片编辑很多没有摄影实践经验,对记者 

缺乏真正的指导,沟通探讨也不顺畅;图片编辑与 版式编辑在甄别和挑选图片专版稿件时有欠缺,致 

使图片专版上的内容单一,视觉语言不丰富,有些 

甚至随心所欲,造成图片专版不伦不类。 

引导不力 罔片专版的形成和发展与新闻摄影的组照化 进程密不可分,专题摄影是在组照基础上分化和定 

型的。媒体使用图片的操作不够规范,加之对组照 

的认识出现过偏差,曾经使组照过多过滥,而新闻 

摄影高层管理机构在对待组照问题的矫枉过正,再 

次使专题摄影陷入困顿。摄影记者不知道组照到底 

应该如何拍摄才能做到更好,图片编辑不知道究竟 应该如何确定组照的数量和图片搭配方式才能符 

合“年赛评奖”所确定的要求。 

正是由于以上诸多原凶,图片专版遍地开花的 黄金时节已经过去,现在的新闻摄影图片专版能够 

定期出版的已凤毛麟角,能坚持下来的也多处于困 

境之中,在题材的选择上难有新意,在画面的应用 

上徘徊不前,在版式编排上陷于定式,图片专版八 

股化倾向严重,可读性较差。要解决图片专版所面 

临的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可以速成的,从总体上讲, 

既然是新闻图片专版,就应该从新闻性上下功夫。 

突出时效性 现在的图片专版很多是没有时效性的新闻,有 

些连主题思想都很模糊,不痛不痒的事件、不痛不 

痒的画面,今天发出来可以,3年以后再发也没多 

大关系。图片版充斥着这样的东西,既不能吸弓l广 

告,也会失去读者,存在不存在没有多大意义。重大 

性和时效性是新闻性的第一要素,如南方都市报 2010年5月22日的《“天使之城”狼烟四起》,就很 

好地利用了事件的重大,并尽可能缩短事件与发稿 的间隔时间。当然,增加图片专版的时效性是有难 

的,因为有时效性的新闻大多要发图文联动,图片 专版抢不过来。面对这样的现实,图片专版应该避 

开表面的现场图片,应该向纵深报道下功夫。 增加趣味性 

图片专版在内容的选择上应该多有变化,新奇 

特的事件,富有情趣的画面都可以构成图片专版的 

内容。都市快报的摄影版走的就是这样的路子,围 绕着城市中的小事件小人物做文章,很多画面情趣 

盎然,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亲和力。如2009年3月 9日视觉新闻中的《把你的快乐说出来》,就是从图 

片的趣味性人手策划和编排的。 

添加娱乐性 目前娱乐化倾向已经影响到大多数媒体,新闻 

摄影也可适应都市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满足读者放 

松、消遣的阅读需求。2010年3月13日深圳晚报 

周末视觉上的《动物之吻》,把娱乐版的版式风格和 

选图理念用在了新闻图片专版上,题材喜闻乐见, 

读者百看不厌。 

版式符合视觉流程 人的阅读具有一定的运动规律。因此,图片与 

文字在版面上应该符合人的阅读心理和阅读习惯, 

既要有新的创意,又不能把版面设计得很怪异很另 类,也不能把版面弄得很花哨很凌乱。版式应该做 囫 到美观大方,条理清晰,又有自己的特色和风格。如 …. 

都市快报2010年6月7日“快拍快拍”的《幕后》,三奎 

尽管图片和内容很一般,但是版式及装饰很用心, . 使图片版在形式上很新颖,在视觉上很明快,阅读 

起来省力悦目。 

图片专版的发展,不仅受刊发形式和编辑选稿 

的制约,也受各类影赛的影响。“荷赛”组照重复性 

画面堆积导向、党报类摄影专版“小事化大”的宣教 0 

模式、重大灾难性事件本土媒体的反面文章正面做 的选择新闻方式、国内某些新闻摄影比赛中不分类 

别的混杂评选要求,也令摄影记者和图片编辑无所 

适从。艺术摄影、商业摄影、人文地理摄影对新闻摄 影也有冲击和影响,容易使摄影记者的拍摄心态和 

拍摄理念产生混淆。 

究竟是注重形式感和表面,还是突出内涵和深 

度?是为发稿应付工作,还是为获奖为卖图给老外 

赚钱?是坚持自己的良知,还是从众随大流?在新闻 摄影多元化发展的时期,图片专版所面临的问题更 

为复杂。图片专版经历了时髦、泛滥、常态和挑剔等 

发展阶段,如今在报纸行业中业已是小众甚至另 类,有些艰难,不知所措,但依然坚强地生存着。在 

图片专版萧条时期探寻图片专版的出路,显然更玲 

静、更实在。 (报纸图片专版赏析见本期插页) 

(作者单位:齐洁爽,深圳特区报记者;邢玉梅, 

江城晚报编辑) 责任编辑:

胡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