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因素对二语习得的影响:临界期假说实证辛 柯,周淑莉(西北工业大学外语系陕西西安710072)摘 要:二语习得是应用语言学一个重要研究方面。
二语(含外语)学习好坏与学习起始年龄相关问题是目前二语习得研究的重要方面,语言学习年龄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利用临界期假说分析儿童二语习得年龄对研究生英语水平的重要影响,国内外有关年龄因素与二语习得状况研究,提出二语习得的研究建议。
关键词:二语习得;临界期假说;年龄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544(2006)04-0080-03Abstract:T he st udy o f Second L ang uag e A cquisition(SL A)is alw ays o ne o f the most impo rtant r esearching aspects in the field o f applied ling uistics.T he co rr elatio ns o f ho w well one can acquire Seco nd L anguag e(SL)a nd the begin-ning ag e is one of the ho t issues in the SL A,for it is theo retically and practically significant.In t his paper,w e m ainly analy ze t he impor tant influence o f SLA beg inning ag e on the po st gr aduates’Eng lish lev el o n the Critical Per iod Hy-po thesis basis and try to g iv e a br ief intr oductio n to the study o f age and SLA bot h abr oad and at ho me;meanw hile, we pr opound o ur view a nd sug g estions about the effects of ag e on the SL A.Key words:Seco nd L anguag e Acquisitio n;Critical Per io d Hypot hesis;age 二语习得研究是应用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核心问题是如何保证外语学习的成功。
Keller(1983)认为学习者的语言能力(ability)和学习动机(mo tiv ation)是影响学习成功的主要因素。
一个人的语言能力与年龄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实际生活中我们注意到儿童习得外语比成人快且容易得多。
如在美国移民中,儿童掌握英语的水平几乎达到了操本族语者的水平,而成人很难达到。
似乎年龄因素是“决定”二语习得成功与否的关键。
到底多大的年龄对儿童习得外语更为有利呢?通过对二语习得临界期(critical per io d)与儿童二语学习最佳开始年龄比较研究,在孩子适当年龄给外语学习的机会,使其二语习得年龄与其认知能力和母语基础相适应,有利于后期二语习得的更大成效。
1.临界期假说研究依据生活中我们知道年龄是母语和外语学习的重要生理因素。
二语习得年龄研究集中在探讨语言学习有无一个敏感期(sensitive period)或临界期(critical perio d,或译关键期)。
语言习得研究中称为“关键期假说”(Cr it ical Per io d Hypothesis)。
根据假说,在出生后的某段时间里,儿童可以毫不费劲地学会母语,过了这段时期,儿童很难成功地学会母语,这段时期就是母语习得的临界期。
该假说是由L enneber g (1967)提出,他把儿童习得语言的优势归因于生理因素,认为学习语言的最佳年龄在两岁至青春发育期之前这段时间,过了这个阶段,语言学习变得困难起来。
临界期假说最初是针对母语习得而提出的,但在二语习得领域却引发无数争论,支持和反对这一假设的观点同时并存。
当今语言学主流派,以Chomsky为首的生成语法学,研究目标定位于解释为什么语言那么复杂而儿童却能在短短数年内学会说话。
Cho msky认为儿童之所以有如此非凡的表现,是因为大脑中存在一个内在的语言习得机制,或称普遍语法,帮助儿童习得母语。
在语言习得生理性上,Chomsky观点与著名语言习得临界期假说是一致的。
C.Snow和M.Hoefnag el-ho hle(1978)也对临界期假说进行了较深入研究,根据临界期假说,第一语言习得必须在大脑单侧化(later alizatio n)完成之前进行,第二语言习得在青春期前会容易,且在质量上与第一语言相似。
人们认为,临界期实际上是一个有点像一个不规则的倒V 形的连续体,其起止界限并非突然及清晰的。
如下图:图1.临界期年龄阶段临界期对外语习得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从外国一些研究者所做的试验结果来看,12-15岁年龄组的学习外语的速度效果要胜过15岁以上年龄组(成人组),而成人组的学习速度和效果又胜过6-10岁年龄组的学习者。
这些试验主要限于语素和句法习得方面的调查,并不一定能真正说明问题。
另外,还有两种被经验所证明的现象未能得到很好的解释:一种是学习外语起始年龄越早,其语音的准确性和地道程度就可能越高;二是15岁以上的成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尤其是到了四五十岁以上时,其学习的速度和效率呈明显下降趋势。
学习外语起始年龄越早,其语音的精确性越高,很可能是由于人脑中司语音识别神经元较其它神经元更早“专业化”,即不同的语言技能有不同的关键期;至于年龄越大,其习得速度和程度相对呈下降趋势,则与大脑语言习得功能下降趋势及人脑一般认知功能(记忆力)的逐渐衰弱有关。
二语习得领域里,支持临界期存在最具代表性的研究是Johnson和New por t(1989)的实验。
实验受试是母语为汉语和朝鲜语的美国移民,年龄介于3至39岁,接触英语的时间为3至26年,平均为10年。
一组英语本地人做实验对照。
实验者采用276道语法判断题口头方式测试英语知识。
后来Jo hnso n (1992)又采用笔头方式实验,7岁之前移居美国的受试者,英语水平与本地人无显著差异;7岁之后移民的受试者,其英语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呈下降趋势。
实验者将7岁前后学习英・80・语的差异归因于生理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此项实验发现语言学习的衰退期始于7岁,而不是L enneberg所说的青春发育期,这说明临界期即使存在,始于何时却有争议。
临界期假设既得到支持,也遭到时间界定方面的质疑。
发生争议原因很可能是临界期假设过于简单化和概括化,把复杂的语言习得过程视为一个整体。
语言有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语音、句法、语义等。
各部分的习得难易程度不同,方式各异,加上母语背景有别,外部语言环境不一样,一个笼统和划一的二语习得临界期难以得到证实,存在的可能性不大,但这并不排除习得语言组成部分的敏感期(如语音)有存在的可能性。
有研究表明(Wer ker&T ees,1983),10至12个月的婴儿辨音能力已开始发生变化,辨别那些不属于自己所在语言环境的语音能力已经开始衰退。
这意味着,语音习得的临界期很早就出现了,习得语言各组成部分的临界期可能不遵循相同的时间表。
另外反对临界期假设的研究者们所采集的受试样本均为二语学习的佼佼者,其第二语言水平十分接近或已达到本族语说话者的语言水平,不具普遍性。
加上研究的语言现象只限于语言中的一个小样本,代表性不够。
至今所获的证据尚不足以彻底推翻临界期假说(Ha rley&Wang,1997)。
在语言习得年龄研究中,反对临界期假设的人一般不否认儿童习得语言更易取得成功。
在语言习得的长跑过程中,儿童初学时的速度可能暂不如成人,但他们却是终点的获胜者(L ar sen-Fr eeman and L ong,1991)。
结论似乎还是:学外语终究是年龄小一些好,时间界定仍难意见统一。
2.儿童二语习得年龄优势分析语言各学科主要讨论这样三个问题:语言能力、语言习得、语言使用(理解和产生)。
以Cho msky为代表的理论语言学派以研究人类的语言能力为目标,这种语言能力是所有语言知识表征的一部分;人脑除了语言知识以外,还有一个一般的解难机制(G PS:Gener al P ro blem So lv er),该系统从解难目的上看,将语言知识包括在内;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人脑当然处在一个社会环境之中。
Hatch(1983)儿童二语习得日记式研究表明,儿童是成功的语言习得者,而成人则不一定是。
Hatch解释:儿童谈话的话题范围与成人的不同,儿童二语习得非常成功也许是因为他们需要交际的类型范围小,成人不太成功是因为交际是以成人水平要求的,他们必须在很广的话题范围内去读、写、说并理解语言,需要参加要求理解人际交际规则的交际活动,因此很难充分利用语言输入学好语音和语法等。
L itt lew oo d(1984)对儿童具有语言习得的总体优势做过这样一些解释:1)儿童一般有更多的有利学习条件,常常在更长的时间里接触语言,而且得到目的语的本族语者、其他儿童及长辈的高度注意。
2)儿童接触的语言可能简单些,这类输入易于理解和处理。
3)儿童一般不会对其他语言社团持否定态度,也不会意识到其他相关因素,因此“社会—情感屏障”低。
4)承认倾向于有意识的思考和分析学习经验,这样可能阻碍把新语言内在化的自然处理机制的功能;年龄较大的学习者过于依赖“学习”,而儿童却愿意让“习得”顺其自然。
当然,儿童在习得第二语言时的优势是一定的、相对的,尚未证明有绝对优势。
成人也有他们的二语习得优势。
语言学家L arsen和L ong对外语学习的起始年龄这一引人关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不论对(语言习得)关键期或敏感期最后做出何种解释,已有文献证实二语习得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弱,这就表明:如果二语习得的最终目标是接近本族语水平,那么在所有可能的地方,外语课程应改从小学开始。
然而,将大龄儿童和幼儿作对比研究所获得的数据说明,最佳时间并非越早越好,而是九岁左右,当然说得这么具体可能有点不够成熟。
在加拿大,人们对儿童早期和晚期的侵入式教学进行了评估,评估结果显示,从九岁起学习外语效果更好,这样还使得孩子有时间把母语基础打扎实,而扎实的母语基础反过来又被认为有利于二语习得和整体学习成绩的提高”(L ar sen-Fr eeman and long,2000)。
据此,我们有理由认为,儿童习得(包括外语学习)的最佳年龄在两岁到九岁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