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及意义 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年级:2011级 专业:生物技术
组长:苏永念 201111001140
组员:苏华桃 201111001083
何冬秀 201111001138 黄 敏 201111001128 梁 沁 201111001118 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及意义 摘要: 抗日战争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中国历史上有多次大规模战争,中国近代有多次反对外国侵略的战争,像抗日战争这样的规模、性质和胜利结局的战争,确实为前所未有。中华民族的空前觉醒,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的中国人民力量的空前壮大,是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原因。抗日战争的胜利是民族的胜利,人民的胜利。 关键词 : 抗日 胜利 意义
一、抗日战争的性质 抗日战争一开始就叫抗日民族解放战争。日本对中国的民族压迫,从甲午战争、马关条约到“九一八”占领中国东北,这里不去细说。卢沟桥事变爆发不久,日本提出建立所谓“东亚新秩序”,在中国实现“王道乐土”,也就是灭亡中国,把中国变为它的附属国、殖民地。抗战八年中,大半个中国土地遭到日军占领践踏。中华民族真正到了存亡续绝的关头。抗日战争就是中国人民用民族战争来挣脱日本施加的民族压迫,收复中国领土主权,恢复自己的民族尊严。这是全中国人民的神圣事业。中国属于反抗侵略的正义的一方,日本属于施加侵略的非正义的一方。这个性质不仅仅是用种种文字、图像记录下来的,也是用中国人民流成河的血记录下来的。这个性质不仅仅记载在中日双方的文字、图像中,也记载在《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和至今为全世界所普遍承认的《联合国宪章》中,记载在遵循联合国大会批准的国际法原则的东京国际法庭材料中。“侵略”这个词人们可以改成别的什么,日本侵略中国的历史事实却永世也无法改变。
二、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一)中共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 以毛泽东同志为杰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的科学理论,对抗日战争发挥了重要的思想和战略指导作用。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战、反对妥协,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成为引导全民族抗战走向胜利的一面旗帜。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促成、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大限度地动员了全国军民共同抗战,成为凝聚全民族力量的杰出组织者和鼓舞者。中国共产党坚持全面抗战路线,制定正确的战略策略,实施动员人民、依靠人民的路线政策,提出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和一整套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开辟广大的敌后战场,成为坚持抗战的中坚力量。中国共产党人以自己最富于牺牲精神的爱国主义、不怕流血牺牲的模范行动,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成为夺取抗战胜利的民族先锋。 (二)全民族抗战 中华民族历来崇尚正义、热爱和平,也历来不畏强暴、不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伟大的抗日战争,唤起了全民族的危机意识和使命意识。在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上,从来没有像抗日战争这样,民族觉醒如此深刻,动员程度如此广泛,战斗意志如此顽强。军队与老百姓相结合,武装斗争与非武装斗争相结合,前方斗争与后方斗争相结合,公开斗争与隐蔽斗争相结合,特别是敌后军民广泛开展的伏击战、破袭战、地雷战、地道战、麻雀战等游击战的巧妙战术和作战方法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观,使猖獗一时的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战争锻炼了伟大的人民,人民赢得了伟大的胜利。 (三)正义性的反侵略战争 这是中国民族革命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两重性质的进步的和正义的战争,因此得道多助,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苏联最早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提供了宝贵援助,美国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给予了很大支持,英国及法国等国家向中国提供了经济援助或军事合作。朝鲜、越南、加拿大、印度、新西兰、波兰、丹麦以及德国、奥地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日本等国的反法西斯战士直接参加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战争后期,苏联红军开赴中国东北战场,同中国军民一道对日作战,加速了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的进程。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和作战的相互协调是二战胜利的根本原因,苏美对日作战是中国抗战决胜的有力配合。 三、抗日指战争胜利的意义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是20世纪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对于中华民族发展和世界文明进步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抗日战争最大的胜利,就是收回了东北10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捍卫了中华民族生存的根本。没有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国极有可能永远失去台湾。历史上被强大邻国割占的领土,一般都是很难收复的,如俄罗斯侵占中国的大片领土、美国侵占墨西哥的大片领土等等,这些几乎没有收复的可能。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在1942年以前,苏联宣布放弃沙俄在中国的特权;美、英两国政府也于1942年10月通知中国,表示愿意废除领事裁判权及其他特权(九龙租借权除外)。中国还收回了被日本侵占达半个世纪的台湾、澎湖列岛等中国领土,为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华民族避免了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 (二)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抗日战争的胜利,成为中华各族人民共同命运的历史转折点,成为结束中华民族屡遭外侮的惨痛历史,改变亿万人民被压迫、被剥削、被奴役的悲惨命运的契机,为中华各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注入了新鲜的内容;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是中国各族人民浴血奋战,共同奋斗的结果。在鲜艳夺目的五星红旗上,也凝结着无数少数民族英烈的鲜血。同时,千百万少数民族群众的阶级觉悟也大大提高,他们再也不愿作本民族统治阶级的奴隶、农奴和牧奴,再也不能忍受压迫、剥削和奴役。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他们开天辟地地第一次走上了翻身解放的康庄大道。少数民族人民在抗日战争中迸发出来的爱国主义热情,已经远远超越了民族主义的羁绊。他们不再为本民族、本部落的王公贵族或头人首领而战,也不再仅仅为属于自己的那块山林、草场或良田而战,而是为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而战,为整个祖国的疆域神圣不可侵犯而战。依靠着各民族人民在爱国主义精神鼓舞下迸发出来的抵御外侮的巨大力量,我们才夺取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三)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 抗日战争的胜利,极大地增强了少数民族热爱中华民族和祖国母亲的向心力、凝聚力,增强了他们作为中华民族光荣成员的认同感、自豪感,提高了他们在祖国大家庭中的地位。也使各族人民认识到:热爱本民族与热爱整个中华民族是一个整体,只有把两者紧密地结合起来,才是正确和完整的爱国主义;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只有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得到捍卫,才能使本民族的利益得到捍卫;任何分裂祖国的行径,无论冠以如何动听的名目,其实质,不仅是对整个中华民族利益的出卖,也是对本民族利益的最大出卖;各民族都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都为祖国的统一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进步作出过突出贡献,在关心、热爱和保护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应该积极了解、关心、热爱和保护中华各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华各民族之间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民族之间的矛盾与纠纷,应该在平等、团结和互谅互让的基础上加以解决;各民族的局部利益,都应该服从于整个中华民族发展与进步的整体利益等等。 (四)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中国军民在反法西斯的东方战场上,表现出来的不可征服的民族伟力以及所取得的光辉战绩,一扫以往中国积弱不振的形象,赢得了英、美等国的赞誉,令国际社会刮目相看。大战期间,罗斯福在其谈话和电文中就多次表达了他对中国的这种敬佩之情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大量的不平等条约的被废除,这使得中国获得了法理上的平等地位。1943年1月,中美新约签字。通过签订新约,废除美国在中国的特权有:治外法权、使馆界及驻兵权、租界权、特别法庭权、外籍人引水权、美舰驶入中国领水权、沿海贸易及内河航行权。同时规定,凡条约及换文未涉及的问题,如有影响中国主权时,应由两国政府会商,依照普通承认之国际公法原则及近代国际惯例解决。中美新约对废除美国在华特权是非常全面彻底的,标志中国际地位大大提高。中国人民抗战的壮举赢得了世界的尊重,使得华侨待遇也有所改善。1940年,菲律宾议会通过新移民法案,不再单独歧视华人。1942年,古巴开始平等对待华侨。1943年,尼加拉瓜修改移民法,给予华人和欧洲人同等之权利。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伟大贡献,奠定了中国在现代国际政治格局中无可争辩的大国地位,中国参与发起成立联合国并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伟大的抗日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正是因为中华民族的英勇抗战,才使中国得以雪洗百年国耻,废除近代以来的不平等条约,赢得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正是因为中华民族的英勇抗战,才使中国赢得美英苏的尊重,赢得国际大国的地位,从而使中华民族以充满自信的姿态重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为重建战后的世界和平秩序作出更大的贡献,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伟大历史上的一次雪洗百年耻辱、开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民族解放战争。在这场战争中,中华儿女团结一致,奋勇抗敌,终于彻底打败了日本法西斯,实现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今天,当我们站在21世纪的高度、在世界历史发展的视野下、以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距离审视这场发生在60年前的伟大的惊心动魄的战争时,不禁深深感到,中国抗日战争不仅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的影响全局的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不可磨灭的伟大贡献,而且它所留下的政治遗产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发展也影响深远。
参考文献 [1]血肉筑就新长城——抗日战争中的湖南共产党...《湘潮(上半月)》2011年06期 [2]中共广东省委与抗日战争 《红广角》2010年10期 [3]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历史枢纽——纪念抗日战...《高校理论战线》2010年09期 [4]回顾与沉思——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 《青海社会科学》2010年04期 [5]回顾与沉思——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 《青海社会科学》2010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