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地理世界地理复习系列课件——拉丁美洲

高中地理世界地理复习系列课件——拉丁美洲

气候:温和 植被:草类茂盛,优良的天然牧场 土地: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 交通:距海港近,交通便利
科技:培育良种牛 交通:改善交通运输条件 改造自然条件:开辟水源,种植牧草
实战演练
读甲、乙两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两图中的地峡东、西坡相比, 降水量较大的是:甲图_西____坡, 乙图_东____坡。
原始热带雨林,丰富多样的动植
玛玛瑙瑙斯斯
物种类和独特的自然景观使这
(里2成)为铁世矿界储著名量的大旅、游质胜地地;优
良。产量和出口量都居世界 前贸列易马。区瑙,斯拥还有是南巴美西最唯大一的的电自子由产
(品 和3手、)表家现的用代出电器口工加、业工摩:托区钢。车铁很、手多、著机造 船名、跨国汽公车司、在飞这机里设制厂造,产品主
缩短我国从西亚进口石油的运输距离;减少国际局势动荡引起的突发性石 油供应中断和石油价格大幅上升产生的不利影响,确保我国石油安全。
玛雅文明
月太亮阳金金字字塔塔
实战演练
A

E
西
B
C
2.写出图中代号代表的 地理事物名称。
A:_亚__马__孙___河_____
B: _巴__西__利___亚_____
C: 里___约__热___内__卢___
A.巨大的裂谷带上
B.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张裂处
C.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俯冲带上
D.深海盆中部
2.如果6月22日甲地比乙地的白昼短90分钟,则甲地比乙地日出( A )
A.早15分钟 B.早90分 C.晚45分钟 D.晚15分钟
3.甲处典型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D )
A.商品谷物农业
B.混合农业
C.传统水稻种植业
• 粮食作物:玉米为主,许多国家粮食还不 能自给。
伊瓜苏瀑布
伊瓜苏瀑布是世界上最宽的瀑布,它位于巴西和阿 根廷交界的伊瓜苏河下游。
拉美的种族构成
• 居民和经济 • (1)人种:混血种人占多数 原有居民
印第安人黄色人种。
• 语言:大多数通用西班牙语,巴西通用葡 萄牙语。
•。
拉美人口的分布
• (2)人口
六、民族经济
现代工业:墨西哥、委内瑞拉的石油工业,
巴西钢铁、汽车工业, 阿根廷牛肉加工业
• 初级产品为主的经济
• 墨西哥、委内瑞拉的石油工业、巴西的钢 铁、汽车、飞机,阿根廷的肉类加工和机 械制造工业。
• 智利的铜和硝石,委内瑞拉的石油。
• 热带经济作物:巴西的咖啡、古巴的蔗糖 和中美国家的香蕉 。
巴西
作用:地球之肺 ,有巨大的环境和生态效益 热带雨林 破坏:热雨迁移农业和外国公司的砍伐
保护:巴西制定了“我们的大自然计划”
农业:咖啡,甘蔗,大豆,香蕉等
经济
资源:铁,锰,金,煤集中在东南部
工业
煤、石油缺乏 ,水能丰富
工业分布: 圣保罗,里约热内卢(东南部,邻近铁矿,海运便利)
首都—巴西利亚 城市 最大城市—圣保罗,最大港口—里约热内卢
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的破坏
1
2
3
4
• 农业:咖啡、甘蔗、香蕉、剑麻产 量居世界首位,咖啡、蔗糖、大豆、 橘汁大量出口,小麦进口。
代表作物—咖啡(巴西)
代表作物—甘蔗、剑麻、可可
巴西的经济
工业分布在东南部的原因:(邻近铁矿,海运便利)
(1)马瑙农斯产是品亚产马量孙州居的世首界府首,
位位的于有亚:马孙咖森啡林、腹甘地蔗。茂、密剑的麻。
A、热带平原地区气候湿热(海拔低) B、高原地区气候较温和(海拔较高)
C、高山地区气候有明显的垂直变化
D、400S以南的安第斯山 西侧多雨(属西风带,西风来自海 洋,湿润) 东侧干燥少雨(背风坡)
四、河流
亚马孙河 巴拉那河 拉普拉塔河
亚马孙河流域
五、丰富的自然资源
1、矿产资源
1.石油(墨西哥、委内瑞拉); 铁(巴西);银(墨西哥); 铜(智利、秘鲁)
粮食自给程度 很多国家粮食不能自给
经济特征
以单一初级产品为主
多数国家出口商 相同或相似:热带经济作物咖啡,可可和矿
品的种类
产铜、石油
香蕉、蔗糖、硝石等 活牲畜、金刚石等
现代工业的发展 正在发展,一些国家已 正在努力发展 较发达
实战演练
读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A是阿塔卡沙玛漠,B 拉平普原拉,塔C是
(2)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植物种类、鸟类占世界的1/2
(3)河里有2000多种淡水鱼。
2、目前热带雨林遭到严重破坏,面临危机。
掠夺式的迁移农业 外国公司滥伐森林
产生
雨林破坏
生物资源减少
森林的环境效益降低
影响全球气候
措施
“我们的大自然计划”
保护热带雨林十分重要
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的作用
热带雨林充满着旺盛的生命力。林木茂盛,高低错落,分不 清层次;高大的乔木,为了“稳住”自己的身躯和保证树干的“呼 吸畅通”,常长出板状的树根;百年老藤,枝蔓繁多,或缠绕或悬 挂在丛林中……热带雨林具有强大的生态功能,在光合作用过程中, 大量吸收二氧化碳,又源源不断地提供氧气。人们形象地说,热带 雨林是“地球之肺”。
高中地理世界地理复习 系列课件——拉丁美洲
2009届高三第一轮复习系列----
拉丁美洲 高考目标要求: 拉丁美洲的位置、范围及主要区位特征 巴西的地理特征
知识结构
范围:南美洲,墨西哥高原,中美地峡,西印度群岛
国家:共33个,如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秘鲁等
概况
经纬度:40°W—80°W,75°W;0°,南北回归线
2、水力资源
2.巴西高原上的河流——伊泰普水 电站
3、植物
3.巴西热带雨林(红木、乌木) 阿根廷草原广阔
4、独有的动物
4大食蚁兽、巨嘴鸟
5、渔业资源 秘鲁渔场
拉美矿产资源的分布
1.矿产 墨西哥、委内瑞拉近海——石油 墨西哥高原 ——银 巴西——铁 智利、秘鲁——铜 2.水力资源丰富(伊泰普水电站)
一、位置与范围
位置范围 (320N-540S)
北部
北美洲
墨西哥高原
美 洲
南部 中美地峡 拉丁美洲
西印度群岛
南美洲(80ºW~40ºW)
0º 60ºW
南美洲
火地岛乌斯怀亚:南极科考的中转站
拉美的岛屿
• 北部南部多岛屿,北部西印度群岛, 古巴是其中面积最大的岛国,南端最 大火地岛和南美大陆之间隔着麦哲伦 海峡。
拉丁美洲的交通
• 巴拿马运河:中美地峡最窄处。沟 通太平洋和大西洋。
拉美地形
地形特点:
西部:山区(安第斯山) 东部:高原平原相间排列
由北向南分布: 墨西哥高原 奥里诺科平原 圭亚那高原 亚马孙平原 巴西高原 拉普拉塔平原 巴塔哥尼亚高原
气候
• 特征:湿热为主,有世界最大热带雨林区, 也有广大热带草原,干旱区面积较小,没 有寒带气候,温带气候区也较狭窄。
• 分 稀少区:热带雨林区、内陆高原和沙漠区
• 布 稠密区:西印度群岛、巴西东南部、阿根 廷沿海等地
• 人口城市多分布在气候比较温和的高原地区,自 然增长率仅次于非洲、城市人口增长快。阿根廷 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巴西的圣保罗和里约热内 卢人口多在1000万以上
拉美的居民和经济
人种:混血人种为主(50%以上,主要为印欧混血和黑白混血) 居民 人口增长:快,仅次于非洲
高原巴西
(2)C高原的西南边缘建有大型水电站 伊泰普水电。站
(3)南回归线以南B平原西部的气候类型为 温带大陆性气,候
主要原因是安第斯山阻脉挡了 风西,北使这一地区受 影响海较洋小。
实战演练
读图,分析回答: (1)A河所处地形区名称是亚马孙,平该原处气候类型是__热__带__雨_。林气候
(2)与A河纬度相近的另一个大洲的一条大河是 刚果河 。
其他:亚季,热沙,地中海,温海
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居民和经济
巴西、 阿根廷
拉丁美洲政区图
• 范围和国家:美国以南的美洲国家和 地区。以巴拿马运河为界,分成两部 分,北部有墨西哥高原,中美地峡 (中美洲)和西印度群岛,南部是南 美洲。主要国家有巴西、墨西哥、阿 根廷、秘鲁、哥伦比亚、委内瑞拉、 智利等
(2)甲图图示范围内板块界线的
类型及板块名称。 消亡边界, 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 (3)②、③海域相比,盐度较高的是_③____,原因是 ②处于赤道,受赤道低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降水丰富; ③处于副热带,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且有寒流经过, (4)在甲图中的①地开凿一条运河酝酿已久,该运河开通后对我国海上石油 运输有何积极的意义?(4分)
D.大牧场放牧业
知识结构
经纬度:0°—23°26’S;40°W—70°W
概况 面积:拉美最大的国家,854.7万平方千米 人种:白人一半以上,黑白混血40%,黑人5.2%
人口 人口分布 :90%以上在经济较发达的沿海地区
语言:葡萄牙语为主 地形:北部亚马孙平原,南部巴西高原
自然环境 河流:亚马孙河,拉普拉塔河
3.森林宝库(红木、乌木)
4.草原广阔(潘帕斯草原)
5.独特的动物(树懒、大食蚁兽、 卷尾猴、巨嘴鸟等)
伊泰普水电站
七、民族经济
热带经济作物:咖啡、甘蔗(古巴)、 香蕉(中美洲)在世界占重要地位
农 业 粮食作物:玉米为主,许多国家粮
食不能自给
热带雨林迁移农业,大牧场放牧业
• 自然资源
• 墨西哥和委内瑞拉近海地区的石油、墨西 哥的银、巴西的铁,智利、秘鲁的铜,巴 西高原河流的水力资源(巴西和巴拉圭合 建了世界最大水电站伊泰普水电站)、秘 鲁附近的渔场、亚马逊平原世界最大热带 雨林区,阿根廷的草原(牛肉出口量世界 第一)、独特的哺乳动物树懒、大食蚁兽、 卷尾猴,鸟类中的蜂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