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食用菌菌种的制作与保藏

食用菌菌种的制作与保藏


返回
第四节
食用菌菌种制作
菌种分母种、原种和栽培种。通常也称一 级种、二级种、三级种。 一、母种制作 二、原种与栽培种制作
返回本 章
一、母种制作
1、培养基制备 2、接菌 3、培养检验
返回本 节
接 种


返回
母种培养基配制方法
配方
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培养基) 马铃薯 200克 葡萄糖 20克
返回本 章
一、菌种分离概念
概念:将子实体的局部组织或孢子移接在斜面 试管培养基上,获得纯培养菌丝的操作称为菌 种分离。菌种分离主要指一级种(母种)的分离。 有些与高等植物共生的菌根菌,如红菇、 松菇以及有些要在动物(如白蚁)存在下才产 生子实体的菌类,因营养条件复杂,在目前实 验条件下,较难在简单的培养基上获得纯菌种。
卧式高压灭菌锅
卧式高压灭 菌锅容量大、盛 物多,灭菌彻底, 效果好。
返回
常压蒸汽灭菌灶
返回
无菌室(接种室)
植物细胞培养及产业化应用
接 种 室
超净工作台
双人
单 人
接种箱
接种箱是用木材与玻璃 制成密闭箱。有单人式或双 人对接式。接种箱前后斜面 为玻璃窗,便于操作时观察, 可开启,以便取放物品。玻 璃窗下的木板有一对椭圆形 开孔,操作孔装有白布袖套, 一端固定在圆孔上,另一端 套口用松紧带箍住操作者的 手腕 · ,以防杂菌进入。箱 内可安装20W日光灯和 30W 紫外线灯管。
返回
二、菌种分离的方法
整菇插种法
孢子弹射分离法
菌褶涂抹法
钩悬法 贴附法
菌 种 分 离
孢子分离法
孢子印分离法
平板稀释法
单孢子分离法
连续稀释法
空中孢子捕捉法 子实体分离法
组织分离法 菇木分离法
菌核分离法
菌索分离法
返回
(一)孢子分离法
无菌操作条件下使孢子在适宜的培养基上 萌发,长成菌丝体而获得纯菌种的方法称为孢 子分离法。
返回本 章
一、菌种的概念
菌种(广义):是指以保藏、试验、栽培和其 它用途为目的,具有繁衍能力,遗传特性相 对稳定的孢子、组织或菌丝体及其营养性或 非营养性的载体。 菌种(狭义):是指以适宜的培养基为载体进 行纯培养的菌丝体,也就是培养基质和菌丝 体的联合体。或者说是指人工培养,并供进 一步繁殖的食用菌的纯菌丝体。
菌种袋
颈圈
菌种瓶
返回
2、灭菌和消毒条件
(1)灭菌设备 高压蒸汽灭菌锅 常压蒸汽灭菌灶 (2)消毒条件
返回
手提式高压灭菌锅
手提式高压灭菌锅 的容积小,适用于试管 培养基、三角瓶或平皿、 无菌水、少量菌种瓶及 一些器皿的灭菌。
立式高压灭菌锅
立式高压灭菌锅 容量大,可用于菌 种瓶、罐头瓶及塑 料袋装培养基的灭 菌。
麦粒种
原种及栽培种培养基
原料装袋(瓶)
原料装袋(瓶)
栽培种的装袋
原种、栽培种培养基的灭菌
高压灭菌 1.5kg/cm2(152kpa、128.1℃) 灭菌1~2h
灭菌池
常压灭菌 100℃灭菌10h左右→再闷12h 要求 攻头、控中、保尾
母种
原种
接 原 种
用接种耙取蚕豆大母种 放于瓶中料面上
三、优良菌种的标准
1、无杂菌污染 2、菌种内有足够的菌丝量 3、菌种的菌丝体状态正常 4、菌龄适中
返回本 节
第二节 食用菌制种的条件
一、食用菌制种程序 二、制种的设备和条件
返回本 章
一、制种程序
返回本 节
二、制种的设备和条件
1、配料设备 2、灭菌消毒条件 3、接种条件 4、培养条件 5、菌种保藏设备 6、菌种厂的布局
返回
五、菌种保藏设备
保藏母种:冰箱(4℃)左右 保藏原种、栽培种: 远离污染源 贮 低温(4~8℃) 藏 干燥、通风、遮光 室 用前要严格消毒杀虫 地面常撒石灰粉
返回
六、菌种厂的布局
根据菌种生产流程合理设置
仓库
配料室
灭菌室
接种室
门 口
晒料场 栽培棚 办公室
培养室
返回
第三节
食用菌菌种分离
一、菌种分离概念 二、菌种分离方法 三、菌种分离提纯 四、出菇试验
(1)整菇插种法
孢子收集器 来收集孢子
(1)整菇插种法
2-3 天 后 孢 子 散 落在培养皿中,加入 无菌水,用针筒吸取 孢子液,接种在斜面 培养基中央,置于 22-26℃ 恒 温 箱 中 培 养即可。
(2)钩悬法
在生产上,采集木耳、银 耳孢子常用此法,伞菌也可采 用此法。 先将新鲜成熟的耳片用无 菌水冲洗,然后用无菌纱布将 水吸干,取一小片挂在灭菌的 钩子上(伞菌消毒后挂上), 钩子的另一端挂在三角瓶口。
紫外灯 操作孔 观察窗
返回本节
接种工具
A、接种针 B、接种钩 C、接种环 D、接种铲 F、接种耙 G、接种刀 H、接种勺 I、接种镊
E、接种锄
液体菌种接种枪
固 体 菌 种 接 种 枪
返回
培 养 室
培养架
恒温培养箱
在制作一级 种和少量二级种时, 可采用电热恒温箱 或隔水式电热恒温 箱,目的是控制温 度,适温培养。

3、菌索分离法
它是从食用菌菌索种分离培养得到纯菌丝的方法。如 蜜环菌、假蜜环菌等食用菌在人工培养条件下不易形成 子实体,也不产生菌核,它们是以特殊结构的菌索来进 行繁殖的,因此这类菌可用菌索分离菌种。 将风干的菌索放入灭菌消毒过的接种箱中或超净工 作台上,挑取生命力旺盛的菌索尖端部分,用75%酒精 棉球擦洗表面,以无菌的解剖刀除去菌索的黑色的外皮 层(即菌鞘),抽出其白色菌髓部分,将其剪成小段, 移接到培养基中央。在25℃左右的条件下培养,菌丝生 长出来后,经几次提纯转管后即可制成母种。菌索是生 长在枯木或埋在土中的,为了预防杂菌污染,在配制培 养基时,常加入青霉素或链霉素,浓度为40mg/kg左 右,以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从而提高分离的成功率。
琼脂
pH5.5-6
20克

1000毫升
配制方法
1、称量
2、土豆加热煮沸
3、添加其它营养物质,调节pH值 4、分装试管
5、塞棉塞
6、灭菌
7、摆斜面
返回
土豆
削 皮
切 块
切 块
称量土豆
返回
添加土豆煮沸




返回
称量葡萄糖称量琼脂添加琼脂返回加 热
分装试管
分装好的试管
返回
返回
4、单孢子分离法
进行单孢子分离后,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使两个优良品 系的单孢子进行杂交,从而培育出新品种。
(1)平 板 稀 释 法 挑取少许孢子在无菌水中形成孢子悬浮液,取几 滴涂于培养基上,用无菌玻璃三角架推平。经 48-72h 后,镜检孢子萌发情况。在单个孢子旁做好标记,然 后将其转接到斜面培养基上,待菌落长到lcm左右时进 行镜检,观察有无锁状联合;初步确定是否是单核菌 丝。
菌种按生产程序 一级种(母种)
二级种(原种)
三级种(栽培种)
返回本 节
固体 菌种
概念 用固体基质培养的菌种 设备、工艺简单 特点 菌龄长而不一 发酵率较低
概念 用液体基质培养的菌种 液体 设备、工艺较复杂 菌种 菌龄短而一致 特点 发酵率高 易老化和自溶
生 长 势 的 区 别
液体菌种
固体菌种
返回本节
第五章 食用菌菌种生产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食用菌菌种概述 食用菌制种的条件 食用菌菌种分离 食用菌菌种制作 菌种质量的鉴定 菌种保藏与复壮
食用菌栽培一般包含几个步骤:
孢子
萌发
培养基质
菌丝体
分离 菇体组织
菌 种
子实体
第一节 食用菌菌种概述
一、菌种概念 二、菌种类型 三、优良菌种的标准
返回本 节
切片机
切片机是将本 材切成规格木片 的专用机械,是 食用菌培养基质 粉碎处理的预前 工序设备。
粉碎机
粉碎机是将木 片、秸秆等原料粉 碎成一定粗细度碎 屑的专用机械。
切片粉碎两用机
自动上料加水原料搅拌机
搅拌机
搅拌机 是将培养料 通过搅拌使 其分布充分 均匀的专业 机械。
装袋机
装瓶机
木霉
链孢霉
曲霉
根霉
继续培养……
返回本 节
第五节 菌种质量的鉴定
鉴定 项目 形态特征、生理特性、 栽培性状、经济效益等
返回
2、菌褶涂抹法
将伞菌子实体用75%酒精表面消毒,按无菌操作 用接种环直接插入两片菌褶之间,轻轻地抹过褶片表 面,然后用划线法涂抹于试管培养基上。
3、孢子印分离法
取成熟子实体经表面消毒后,切去菌柄,将菌 褶向下放置于灭过菌的有色纸上,在20-24℃静置一 天,大量孢子落下形成孢子印,然后移少量孢子在 试管培养基上培养。
返回
1、子实体分离法
分离的方法和步骤: 种菇的选择—→种 菇的消毒—→切块 接种—→培养纯 化—→出菇试验— →母种
1、子实体分离法
返回
2、菌核分离法
它是从食用菌菌核分离培养获得纯菌丝的一种方法。 如猪苓、茯苓、雷丸等食用兼药用菌的子实体不易采集到, 而其营养贮藏器官——菌核则较易获得。 菌核分离与子实体组织分离的方法很相似。即把菌核 表面洗净,放入经灭菌消毒的接种箱中或超净工作台上, 用 0.1% 升汞溶液或 75% 酒精浸泡 0.5~1min ,用无 菌水冲洗数次,再用无菌解剖刀把菌核从中切成两半,在 中心位置挑取黄豆大一小块组织,接在斜面培养基中央, 在 25℃下培养。当接种块萌发出菌丝后,挑取无杂菌、 长势旺的菌丝体转管培养后即作母种。由于菌核是食用菌 的营养贮藏器官,其中大部分是多糖物质,有少部分的菌 丝,因此接种块应挑取得大些,否则有时就长不出菌丝体 返回 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