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组胚课件软骨和骨

组胚课件软骨和骨


2、细胞
(1)骨原细胞(osteoprogenitor cell) 又称骨祖细胞 位于骨组织的表面 为干细胞,可分化为成骨细胞
(2)成骨细胞(osteoblast)
形态:LM:位于骨组织表面 胞体较大,立方形或矮柱状 核大而圆,核仁明显 胞质嗜碱性
EM:大量粗面内质网、丰富的游离核糖体和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 功能:分泌纤维和基质,形成类骨质,释放基质小泡
以中央管为中心,由10-20层呈同心圆的骨板层层环绕形成 的长筒状结构。
(3)间骨板(interstitial lamella): 为充填于骨单位之间和环骨板之间的不规则骨板
2、松质骨(spongy bone):
位于长骨末端、骨干内 侧面、扁骨及不规则骨 内部。 骨小梁:由平行排列的骨板
和骨细胞组成。
2、纤维软骨(fibrocartilage)
分布于椎间盘、关节盘、耻 骨联合等处。
含大量平行或交织排列的胶 原纤维束。
3、弹性软骨(elastic cartilage)
分布于耳廓、外 耳道等处
含大量交织成网 的弹性纤维
软骨膜
外层:致密的胶原纤维,细胞少,富含血管神经, 能保护营养软骨
内层:紧贴软骨处,纤维少,细胞多,可见骨原细胞, 可增殖分化为软骨细胞
软骨和骨
CARTILAGE/BONE
一、软骨(cartilage)
基本结构: 软骨组织 软骨膜
软骨细胞 细胞间质
纤维 基质
(2)基质(ground substance) 组成:软骨蛋白多糖(粘蛋白) + 水 软骨粘蛋白:透明质酸 + 蛋白质 + 硫酸软骨素
(3)纤维(fiber):胶原原纤维
(3)骨细胞(osteocyte)
形态:LM:位于骨陷窝内,多突起, 突起位于骨小管内
EM:相邻细胞间的突起形成缝 隙连接
功能:维持骨基质的更新 维持血钙浓度
(4)破骨细胞(osteoclast)
部位:骨组织吸收处 形态:LM:由多个单核细胞融合而成
多核 胞质嗜酸性,骨组织面有皱褶缘(ruffled border) EM:胞质内含大量的溶酶体及吞饮泡 功能:破骨作用——溶解和吸收骨质
(二)长骨
骨松质 骨密质 骨膜 关节软骨 血管 神经
1、 骨密质(compact bone):主要位于长骨骨干。 结构:环骨板 + 骨单位 + 间骨板
(1)环骨板(ciecumferential lamella): 位于骨干的内、外表面,与骨干表面平行,层层环列 分为外环骨板及内环骨板
(2)骨单位(osteon),又称哈弗氏系统(Haversian system):
软骨生长
外加生长 内积生长
骨原细胞分裂分化成软骨细胞,使软 骨从表面不断向外扩展增大
软骨内部的软骨细胞分裂增生,使软 骨从内部生长增大
二、骨(bone)
由骨组织、骨膜、骨髓构成
(一)骨组织
细胞
骨原细胞、成骨细胞、骨细胞、破骨细胞
细胞间质 (骨基质)
无机成分 有机成分
羟磷灰石
纤维
胶原纤维
基质
粘蛋白
1、骨基质(bone matrix)
骨胶纤维:占有机质90%,由Ⅰ型胶原蛋白组成
有机质 (类骨质)
骨钙蛋白—参与骨的钙化并调节骨的吸收
基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粘连蛋白 骨桥蛋白
与细胞和骨基质的粘合 有关,也调节骨的钙化
无机质(骨盐):主要为羟基磷灰石结晶,细针状
骨板(bone lamella): 胶原纤维借骨粘连蛋白的粘合平行排列成层,并有骨盐沉积,形 成薄板样结构
小结
• 掌握
– 软骨组织的分类; – 透明软骨的分布、结构和功能; – 软骨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 骨组织的组成; – 骨质的组成; – 骨中三种细胞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 名词
– 同源细胞群、骨板、骨单位
• 思考
– 试述血钙调节机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