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论文
浅谈小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学海无涯苦作舟”。在茫茫的知识海洋里,孩子们何时才能苦
到头?这里的“苦”也许在过去的学习中曾流行过,一度被老师、家
长大力提倡,成为教师鼓励和表扬学生的 口头语。但在自然科学知
识不断发展和大量大中专生待业的今天,要让学生苦出头和学生愿意
苦学谈何容易,何况年龄尚幼的小学生。正因为如此,国家为了全面
推进素质教育和提高全民族素质,结合当今世界及教育发展趋势,在
刚开的十一届人代会第三次会议上适时地提出了巩固“普九和两基成
果”、实施新课程的战略。
在我们乡村小学,实践证明“苦学”让学生厌学而留不住学生,
不利于巩固“普九”成果。而《走进新课程》的先进教育理念,又提
倡“乐学”,让学生在快乐中学到科学文化知识,新指导思想不提倡
“苦学”,《走进新课程》又要求以直观教学为主。让孩子们在获取知
识的同时,经历获得“结论”的过程,也就是更要注重如何学习,从
而使学生能终身遨游于知识的海洋。如何响应国家教育教学改革,有
效解决以上这些问题?顺应世界教育发展的总趋势,符合新教育理论
的要求,这就要求普及实验教学,教育部继“普九”之后提出了“普
实”,这是由实验教学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决定的。
一、 实验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在观察与实验中,可以充分发挥视觉、触觉、听觉、嗅觉、
味觉等感觉器官的作用,亲眼看见物体的形状、颜色、大小、远近,
亲耳听到物体发出声音的高低、强弱、音色等等。使学生动手、动口、
动脑有机结合。孩子们本来就好奇、好动,这些实验对他们很有吸引
力和凝聚力,所以实验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积极
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重要方法和有效途径。是让学生“乐学”的教
学活动。
二、 实验教学能教会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
用实验的手段去验证物体的属性,发现事物的变化、联系和规律,
同时也为发展学生思维提供了具体的材料。使儿童学到逻辑、概念、
原因、结果、目的、意义、结论、推理等知识,并获得间接经验,从
而教会学生走科学家探索真理、发现真理的道路,从小就把获得知识
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知道实践出真知的道理,学会正确探索知识和
学习知识的方法,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 实验教学能使学生有效地掌握知识。
通过游戏、观察、操作等亲身实践,主
动去探索新知识,是学生牢固掌握知识的
有效途径。又是教师用直观的手段突破难
点、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
保证。
四、 实验教学能培养学生的诸多能力。
通过思考、分析、比较、判断、推理能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归纳能力、分析能力,通过想象、假设能锻炼和发展想象能力、创造
能力,在实际操纵中,还能培养学生组织能力、实际操作能力、解决
问题的能力。因此,只有通过实验,充分利用和自制实验资源,才能
更好地培养儿童科学情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坚定科学
信念,养成良好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五、 实验教学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素质的培养离不开实践,凭空说是培养不出良好素质的,所以实
验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乃至全民族的素质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金融危机后,科技的普及,民族的进步,
经济的振兴,国力的强盛,都须从根本上提高亿万儿童的科学素质。
小学科学教学是科学基础教育,担负着儿童科学启蒙的重任。小学科
学实验既是科学教学的重要基础,又是科学教学的重要内容、重要方
法和重要手段。实验不仅能使儿童有效地获得知识、掌握知识,还能
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爱好和求知欲,教会儿童正确的学习方法,正
确的树立科学态度、科学发展观和严正的科学作风,发展儿童的思维
和动手能力,培养儿童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