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如何教育转化问题学生

浅谈如何教育转化问题学生

1
浅谈问题学生的教育转化
一、什么是问题学生
什么是“问题学生”?问题学生也就是人们习惯上所谓的后进生,
他们的学习成绩和品德行为上暂时存在一些问题,跟不上班级的整体
要求,完不成课程标准规定的起码目标,在思想品德和心理品质上存
在问题和障碍,反复出现违反与其年龄相应的首先准则和纪律,侵犯
他人或公共利益的行为。问题学生多数成绩不好,但成绩不好一般不
是他们问题的起始原因。
二、问题学生的常见类型
1、厌学型:这类问题学生比较常见,比如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

不听讲,不爱写作业,对考试成绩无所谓,这一类学生的品德方面没
有什么大问题,但是就是讨厌学习,甚至害怕学习。
2、品德型:此类孩子的主要问题在于品德方面。比如打架骂人,
破坏公物,欺负同学,撒谎,小偷小摸等。他们多数学习成绩不好,
不守纪律。
3、心理障碍型:此类孩子的主要问题在心理方面。如自闭、忧
郁、退缩、躁动,有攻击行为,无法集中注意力,多疑,无法与他人
沟通等。外向的学生有纪律问题,内向的学生一般不会违犯纪律。
4、纪律型:此类孩子的主要问题是不守纪律,逃课,打架,喜
欢去网吧,易和老师、同学发生冲突,对集体影响较大。
5、“好学生”型:在学校一般是公认的好学生,各方面都不错,
问题处于隐蔽状态,常见问题有:双重人格,自我“消失”,自我中
心,虚荣心,抗挫能力极差等,一旦违纪就是比较严重的事件。

三、如何对待问题学生
相信每个班级都会有以上类型的问题学生,让各位班主任头疼不已。那么我
们该如何正确对待这些问题学生呢?以下,我谈一下自己的几点感想。
(一)对待问题学生,首先要了解、研究他们
作为班主任遇到问题学生,都会非常生气,头痛。和他们谈话就会用命令的
口气告诉学生不准这样不准那样,用自己熟悉的一套方法,软硬兼施,使学生就
范,用“管理代替教育”。这样做的效果一般会很不理想,有时还适得其反。因
2

为每个问题学生的情况是不一样的。当我遇问题学生时,首先会了解他的家庭状
况,成长背景。08年的学生李某某动辄打架骂人、周末喜欢去网吧或和同学酗
酒,抽烟,上课捣乱。经了解他的父辈兄弟姊妹四个,他是子女中唯一的男孩,
几代人的娇惯、溺爱,要钱要多少家里就的给多少,不然就哭闹,使他养成了自
私和放纵,无所畏惧。09年的学生王某某,因父母离异,父母两人对他是不闻
不问,也不给钱,由爷爷和奶奶抚养。他在学校打架,敲诈,做事不计后果,破
坏欲望极强。针对李某某先和家长沟通配合,让家长充分认识这样发展下去的严
重后果,然后家长先从经济上限值,周末限值其自由外出。在学校和他多次谈话,
从思想上纠正他的错误认识,让他明白在学校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让班
干部加强对他的监督,帮助。针对王某某的情况首先从生活上关心,帮助,嘘寒
问暖,在班上让他担任小组长,压上担子,有一点进步就表扬,让他感受到爱和
温暖。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两个人的变化都很明显。
(二)了解情况,制定方案,工作讲究实效
面对问题学生,我们首先应该想到的就是 “学生为什么会这样”,不要急
于去考虑“怎么收拾他”。大多数老师往往喜欢用同一种方法对待不同类型的问
题学生,这样做并不利于问题学生的纠正。09年我班里有个女生何某,不但在
学校喜欢和异性来往打闹,还和社会上的小混混来往不断。我先采取强制性的手
法管理她,限值她,让家长周末也限值其自由外出。然后和她交流了解情况,由
于她以前的不良表现,经常受到的是批评,班里的很多学生不和她来往,同学的
家长也不让同学和她来往,家长对她不是打就是骂,说她活着害人不如死了。使
其在学校被孤立,在家庭得不到爱和温暖。逆反心理越来越严重,形成我行我素,
谁的话也听不进去,喜欢和社会上的闲散人来往。她认为那些人不嫌弃她,能得
到温暖。为此我让团干部首先主动和她来往,帮助她学习。我和她谈话,关心她
的学习生活,告诉她的行为的危害和不良后果,有进步就表扬她。她心里的冰慢
慢被溶解了。
(三)让学生明白该怎么做,为什么要那样做
问题学生问题的形成一般和其的家庭教育不当有密切关系。由于很多学生家
长外出打工,有的母亲在家,因或溺爱或经常唠叨,使孩子根本不听家长的话。
有的留守学生,因是“隔代教育”,或亲戚帮忙监管。大部分是溺爱远大于严教,
放纵远大于约束。慢慢形成对孩子是素手无策,只剩下唉声叹气。有的学生为了
讨得家长的喜欢,在家里很乖,在学校问题不断。在学校和家里形成了双重人格。
3

常常给问题学生的家长打电话,发现家长最爱说的话,就是我们也没办法了,请
老师帮我多教育一下。由此可见,这些家长的教育方式都不正确,但我们的家长
要么是文化素质不高,要么是忙于生计,无暇顾忌孩子的教育问题。很多老师的
做法就是请家长,家长来了后,就和孩子一起被批评,长此以往,不仅没有取得
好的效果,时间久了,反而召致家长和学生的反感。古人说:“授人以鱼,不如
授人以渔。”也就是说不如教给我们的家长一些教育孩子的方法,或者教给学生
一些正确的学习方法,告诉他们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并说明为什么。因为有
的家长和学生其实是不知道该怎么做,有的家长就是方法欠缺。这样不仅能和家
长建立良好、和谐的关系,还能影响这个孩子一生的发展。我校地处城乡结合部,
大多数孩子都是民工子女,他们的家长他们的家长大多在外地忙于生计,有的一
年才回来一次,和孩子的沟通很少,更别说感情的交流,加之他们的文化素质也
不高,更加不懂得怎么去关爱孩子,怎样去教育孩子,有的气极了就是一顿棍棒,
完了就了事。我常常和问题学生家长联系,告诉他们不能以暴力来征服孩子,尽
可能的感情交流。有一次,我班一个学生,他多次迟到,我请他家长来聊聊,问
问怎么回事,谁知他爸爸一进办公室一边骂,一边耳光就上去了,这一举动不仅
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还未起到任何效果。通过和一些后进生的家长的交谈,我
发现很多家长遇到孩子犯了错误,不问任何原因,气急败坏地对孩子一顿打骂,
以为这样,就是严格管教孩子。事实上,这样的教育方式往往事与愿违。所以,
这时还不如教予家长一些正确、合理、科学的教育方法。而对我们的问题学生,
尤其是学习上的后进生,他们为什么学习跟不上,就是因为他们并不懂得怎样去
学习,没有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老师应该教授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并让他坚
持这些学习方法,并告诉家长怎么配合学校教育。
(四)用真诚的爱心对待问题学生,教育工作做到他们的心坎上
问题学生由于常常被老师批评,被家长打骂,心里或多或少地产生了一些心
理问题或抵触情绪。如自卑、自闭、抑郁、退缩、焦虑、偏执或上课故意捣乱,
接二话。作为班主任,更应该从爱心出发去关心问题学生的心理发展,给他们关
怀,让他们感到老师的关心,感觉到老师也是在乎他们的。并且真心真诚的对待
他们,不用另类的眼光去看他们,也不要随意评价他们,让他们感受到平等。他
们有进步就及时变样,给他们以自信。我的班上有这样一位男生,由于他的基础
差,所以学习很吃力,并且有点厌学。小问题不断。但是我发现他劳动的时候特
别积极,也特别卖力气。于是,我经常抓住他的这一闪光点大肆表扬,给他鼓励
4

他,并且让同学们要学习他爱劳动的优良品质。从此,他变了,很少违纪,他告
诉我他会爱惜他的那份荣誉的。
(五)坚持不懈,总有收获
问题学生的问题不是一天两天养成的,因此教育他们也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
事情。他们有反复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作为班主任对这一点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
当他们身上出现反复的时候要及时的提醒,告诫他们该怎么改正身上的问题。比
如我告诉自习爱说话的学生,每当他们想说闲话的时候,就在心里默默的提醒自
己:说闲话不好,会影响同学的学习,我要克制自己。慢慢的他们就会养成好的
习惯。09年的时候有个学生因家庭的原因,家长对他谈不上一点关心,一直是
亲戚代管。他慢慢的变得特别的顽劣,结伙打架、上网、敲诈,课堂捣乱。老师
家长都对他彻底的失去了信心。到我班后我就从小事情上关心他,比如吃饭的时
候问他吃饱没有,有病带他去看医生,给他倒开水喝药,有了进步及时表扬,感
到了他,他给我说:老师你放心,我一定会给你争气的,不会再给你惹麻烦。他
说道也做到了 。并且他的变化还影响了好几个问题学生的转变。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真理;有了爱,也不等于有了教育,这也是真理。
前者告诉我们,教育的前提条件之一是对孩子的爱;后者提醒我们,教育仅仅靠
爱是远远不够的,教育需要智慧,教育需要灵活的方法。让我们在问题学生面前,
都做一名智慧型老师,让我们的学生健康成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