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视频会议产生的意义会议电视技术的出现和发展,逐渐改变了人类的社会活动方式。
视频通信是人类社会经济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有关的研究表明,有效的信息55% 60%依赖于面对面(Face to Face)的视觉效果,33% 38%依赖于说话者的语音,而只有7%依赖于内容。
传统的通信工具,如电话、传真机等都无法达到面对面或一群人聚集在一起的沟通效果。
对企事业单位来说,常年超负荷运转,出差开会,已成为令人苦恼,望而却步的事情。
采用会议电视的方式既达到了召开会议的目的,又避免了出差到外地。
从效果上来看,可以缓解交通紧张状况,节省时间和经费。
对于一些紧急性会议,会议电视在争取时间、及时商讨决策、及时贯彻上级重要指示、及时取得重要信息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它不仅让参加电视会议的每一个人都仿佛坐在同一个会议室内、同一个会议桌前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还可以让与会者在开会的同时方便地处理其他日常工作,而不会为出差开会而苦恼.2.2视频通讯技术的发展及趋势视频会议系统的历史可追溯到本世纪60年代初,当时美国电报电话公司[AT&T]公司曾推出过模拟会议电视系统[Picturephone]。
但由于当时的电话网带宽无法满足要求,其视频信号只能通过极其昂贵的卫星信号传输,这使得成本无法降低。
再加上市场需求不强,技术发展不够成熟,这不但限制了该产品的推广(终于受挫而停止发展),也使视频会议市场就此沉寂下来。
进入70年代以来,由于相关技术领域的长足进步,最主要是数字式传输的出现,传统视频会议系统所用模拟信号的采样或传输方法也得到极大的改善,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开始走向成熟。
但是数字信号的存储与传输仍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尤其是采集的模拟信号如果用数字形式表示,其存储量和要求的传输能力更甚于模拟系统。
对数据压缩问题的研究,成为突破障碍,是最终把视频会议技术推向市场的关键。
从总体看,70年代视频会议系统的发展处于相对平静的时期,但研究工作并未中断。
进入80年代中期,通信科技发展迅猛,编码和信息压缩技术的发展,使得视频会议设备的实用性大为提高。
这时的CODEC由于制造技术的提高,体积在急剧减小,与此同时,数字式网络发展也非常迅速,T1的租用费用迅速下降,并开始出现更低速率的网络服务。
另外,技术的进步也带来CODEC价格的下降。
因此,视频会议系统正逐步进入市场。
但此时的视频会议系统由于价格和技术的因素,仍只限于高档的会议室视频会议系统的应用,从而限制了它的进一步普及。
90年代初期,第一套国际标准H.320获得通过,不同品牌产品之间的兼容性问题得到解决。
配合H.261视频压缩集成电路技术的开发,视频会议系统也有朝小型化发展的趋势。
在1992-1995年期间,中小型视频会议系统成为视频会议应用中的主要产品。
视频会议系统在90年代中期的另一个发展趋势为桌上型产品开始成熟。
国内目前最为常见的视讯会议系统多为符合H.320和H.323标准的系统,相对而言,H.320标准的视讯系统多于H.323标准的系统。
这除了H.320标准颁布早与H.323标准、技术更为成熟之外,另一个主要原因是H.320标准是一个有服务质量保证(QoS)的视讯标准,而H.323标准目前还无法提供 QoS的保证。
但随着IP 技术的不断进步,将会有更好的技术来保障H.323标准的服务质量,如利用资源预留协议(RSVP)来保证更多的带宽传送多媒体数据流技术。
2.3 H.320技术知识介绍 ITU-T H.320标准是关于在速率从56Kbps到2Mbps的ISDN和交换的56Kbps电路上进行电视会议的标准。
自从1990年最早通过以后,H.320成为广泛接受的关于ISDN会议电视的标准。
H.320是一个"系统"标准,它包含了许多关于系统各部分的其它ITU-T标准,下列标准是H.320的主要组成部分:H.320是一套标准,他包括视频、音频的压缩与解压缩、静止图象、多点会议、加密及一些更新的特性,主要用于系统的终端和MCU的设计。
H.320标准包括H.200系列标准和T.120系列标准;H.200系列指的是视听业务,具体来说是以传送活动图象为主的通信业务.T.120系列主要针对声像业务,即传送静止图象的通信业务。
2.4 H.323技术知识介绍2.4.1 H.323基本知识 H.323标准涵盖了音频、视频及数据在以IP包为基础的网络-----LAN、INTRANET、EXTRANET和INTERNET上的通讯,建立H.323标准是为了允许不同厂商的多媒体产品和应用能够互操作。
国际电信联盟(ITU)为局域网(LAN)及其它形式的通信设施上的多面体通信建立标准。
今天,包括ETHERNET、FASTETHERNET、TOKENRING及ATM在内的企业网都能够通过各种私有的和公共的广域网(WAN)----ISDN、V35、E1/T1、FRAMERELAY、ATM等连接起来,对于范围广泛的基于IP网络的多媒体通信应用来说,H.323标准是非常重要的构件。
另外,该标准也允许通过ISDN和POTS与基于PPP的网络直接相连。
1996年,ITU批准了H.323规范。
该标准范围广泛,涵盖了各种独立设备。
个人计算机技术以及点对点和多点视频会议。
标准解决了点对点及多点视频会议中诸如呼叫与会话控制,多媒体与带宽管理等许多问题。
H.323只是ITU制定的使视频会议能够在各种网络上进行的一系列通信标准的一部分,这一标准系列称之为H.32X,包括H.320和H.324,分别解决在ISDN和POTS(普通电话网)上的通信问题。
IP LAN正变得更加强大,以太网的带宽正从10MBPS扩展至100MBPS,甚至1000MBPS。
H.323为现有的企业基础设施(如IP网)建立了多媒体标准,设计时考虑了弥补质量保证(QOS)机制的不足,H.323使用户能使用多媒体应用而无需改变他们网络的基础结构。
许多机构已转向了低价的交换网络技术,使得实际上数量不受限制的视频会议会话可以在网上同时进行,同时不降低其它网络应用的性能.2.4.2 H.323的应用 IP电话和可视电话,CTI(电脑话务集成)异地协同工作INTRANET和INTERNET商务会议远程教学,远程医疗,支持和服务应用网上交互式购物,网上银行视频会议服务和计费应用保安系统音频/视频电子邮件,音频/视频广播,视频点播2.4.3 H.323的主要技术优点 " 网络独立性H.323被设计成运行在通用的网络体系结构之上。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带宽管理技术的进步,基于H.323的解决方案将能获得这些进步所带来的好处。
H.323不依赖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操作系统,H.323兼容的平台可以有多种规格和类型,包括支持视频的个人计算机,专用平台以及功能齐全的产品包。
" 带宽管理视频和音频传输对带宽要求很高,若不加以监控,会阻塞企业的网络。
H.323通过提供带宽管理来解决这一问题,能够对网络中并发的H.323连接数以及H.323应用可获得的带宽总量进行限制。
一方面,这些限制保证了网络上的关键应用不会被中断,另一方面,又为网络上的其它应用保留了足够的资源。
" 网间会议在H.323环境中,通过直接的PPP连接或企业Intranet、Extranet甚至Internet,这种希望成为可能。
H.323也提供一种连接基于包交换的视频会议系统与基于电路交换(H.320、H.324)或基于ISDN的视频会议系统的手段。
H.323使用不同视频会议标准中共同的编解码技术来减少或消除协议转换,从而提供优化的性能。
"互操作性用户希望在通信时无需担心接收端的兼容性。
除了保证接收端能解压信息,H.323还提供了在客户端之间调整性能,为会议设置共同的性能的方法。
标准也建立了公共的呼叫设置和控制协议。
"编解码标准H.323为音频、视频数据流的压缩和解压建立了标准,保证来自于不同厂家的产品有共同支持的领域。
它也为基于厂商特殊硬件和软件的附加特性与增强性能提供了极大的灵活性。
"灵活性一个H.323会议能够包括具有不同功能的终端。
"终端终端是提供单向或双向实时通信的客户端。
所有终端必须支持声音通信,视频和数据是可选的。
H.323规定了不同的音频、视频和/或数据终端共同工作所需的操作模式。
它将成为下一代INTERNET电话、电话会议和电视会议技术领域占统治地位的标准.2. 5 H.320与H.323技术比较2.5.1国际电联(ITU-T)标准名称 H323:基于包的多媒体通信系统H320:窄带可视电话终端及系统2.5.2简单描述 TCP/IP:随着Internet/Intranet技术的发展,TCP/IP协议已经成为深入每一种网上应用的基础协议和行业默认的普遍标准,TCP/IP也成?quot;三网合一"的共存点并即将成为下一代通信网的基础协议,它使应用和业务与底层基础网络架构分离,无论你使用或升级成任何的基础网络结构,你的应用和业务都可以平滑无缝地移植到新的传输平台。
H323:H323标准也就是凭借TCP/IP这一协议,致使网上的多媒体应用和业务与基础传输网络无关,电视会议也只是这一标准的应用之一。
另外,象许多呼叫补充业务(如呼叫转移、呼叫传送、呼叫等待等等),IP电话业务,IP传真业务等都以H323标准为基础,致使它已经逐渐演变成下一代通讯网的基石,也是未来视讯会议的必然方向,你可以在同一网络传输平台上迭加多种多媒体应用。
H320:H320系统还仅仅是窄带可视电话终端的定义,多年来已无多大修正和改进,主要应用于电路交换的网络上,和传输网络本身有着密切的关系,传输网不同,每一台H320终端(包括MCU)需要更换网络接口卡,而且有时需要在第二层协议上作出相应的修改,造成无论在软件和硬件的更换、升级和成本增加。
2.5.3终端图像与声音的编解码技术H323:H323系统的图像编解码技术采用的是H261或H263,语音编解码技术采用的是G711或G722,G728,G723.1,G729a。
H320:H323系统的图像编解码技术采用的是H261或H263,语音编解码技术采用的是G711或G722,G728。
从以上H320和H323系统图像和声音的编解码技术上可以看出它们采用的是同一种图像和语音的编解码技术,因此,在图像和声音的表现质量和还原上是本质上相同的。
2.5.4组网结构 H323:H323电视会议网络在结构上属于总线型结构,每个H323的终端(包括H323MCU)都通过本身主机上的普通LAN网卡挂接在网络上。
H323MCU 这时实际上是一台多媒体会议服务器单元(类似于Web服务器,E-mail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等),它为网上的多媒体会议提供多点会议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