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视频监控基础知识篇ppt课件

视频监控基础知识篇ppt课件

• 放置的报警设备的方向应与探测范围要求一致;
• 应根据相应工程制图标准,标注标题、图例、指北针图标等
• 六、绘制管线路由示意图
• 选择管线路由及标注传输线缆,要求注明管、线的型号、规格,布 线的具体位置、高度,线的种类及数量,对于必须分开布放的线类, 应加以标明。
• 七、编制工程概算书
• 根据《安全防范工程费用预算编制办法》GA/T 70 等国 • 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编制工程概算书。
机房布局
• 控制台的装机容量应根据工程需 要留有扩展余地。控制台的操作 部分应方便、灵活、可靠。
• 控制台正面与墙的净距离不应小 于1.2 m,侧面与墙或其他设备 的净距离,在主要走道不应小于 1.5m,在次要走道不应小于0.8m。
• 机架背面和侧面与墙的净距离不 应小于0.8m。
• 监控中心(控制室)的面积、温度、 湿度、采光及环保要求、自身防护 能力、设备配置、安装、控制操作 设计、人机界面设计等均应符合人 机工程学原理。
的要求。
10、工程概算是否合理。 11、对于设计施工一体化企业,其售后服务承诺和培训内容
是否可行。
形成结论(通过、基本通过、不通过),提出整改意见,并 由建设单位确认。
监控中心机房
• 监控中心应设置为禁区,应 有保证自身安全的防护措施 和进行内外联络的通讯手段, 并应设置紧急报警装置和留 有向上一级接处警中心报警 的通信接口。
• 监控中心的面积应与安防系 统的规模相适应,不宜小于 20㎡,应有保证值班人员正 常工作的相应辅助设施。
监控中心环境要求
• 监控中心室内地面应防静电、 光滑、平整、不起尘。门的宽 度不应小于0.9m,高度不应小 于2.1m。
• 监控中心内的温度宜为16~ 30°C,相对湿度宜为30%~ 75%。
现场勘察3
• (3)对监控现场进行测量。包括测量周界的形状、高度 和长度、起伏及曲折情况及两旁的绿化等;
• (4)草拟监控中心平面图 • (5)填报监控点设置表 • 表格可分为5列,分别为:监控点序号、监控点位置 、
采用的摄像机类型、监控点设备的性能要求、监控范围。 • 3.撰写现场勘察报告 • 将现场勘察结果转换成可度量的文档 ,该报告应该得到
数字和模拟的对比
四、平台及组网介绍
五、视频系统工程设计、施工
任务书编制
• 在工程设计招标过程中必须提供给设计方的文档。设计任 务书主要介绍工程项目建设的概况、表达甲方对工程项目 设计各方面的需求和要求等。
• 内容大致可安排如下:
• 1.项目概况 • 介绍项目的来源、项目工期、预投资额、预期效果等。 • 2. 建设单位的安全管理现状与要求。 • 3.应遵循的规定和管理要求 • 包括工程设计应遵循的设计标准、行业规定、单位的管理
有线模拟视频信号的传输对距离十分敏感; 有线模拟视频监控无法联网,只能以点对点的方式监视现场,并且使
得布线工程量极大; 有线模拟视频信号数据的存储会耗费大量的存储介质(如录像带),
查询取证时十分烦琐。
模拟视频监控示意图
视频采集
信号传输
视频显示
二、视频监控基础知识
三、前端设备
常规设备
• 监控中心内应有良好的照明。 • 室内的电缆、控制线的敷设宜
设置地槽;当不设置地槽时, 也可敷设在电缆架槽、电缆走 廊、墙上槽板内,或采用活动 地板。
• 根据机架、机柜、控制台等设备的相应位 置,监控中心应设置电缆槽和进线孔,槽 的高度和宽度应满足敷设电缆的容量和电 缆弯曲半径的要求。
• 监控中心室内设备的排列,应便于维护与 操作,并应满足消防安全的规定。
二、设备选型
• 1.前端设备选型 • 摄像机类型及其性能参数特点 、镜头类型及其性能参数
特点、防护罩类型及其性能参数特点 、云台类型及其性能 参数特点。 • 编制前端设备选型清单: • 清单中应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监控区序号、性能要 求、选用的设备类型、 型号、数量、品牌、主要性能参数。 • 2.传输设备选择 • 信号线、电源线、控制线、电缆传输部件选型
建设方的确认,并由建设方技术负责人与设计方技术负责 人在报告上签字存档,作为下一阶段系统工程设计的重要 基础数据。
初步设计
• 初步设计的依据应包括以下内容: • 1、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现行标准。 • 2、工程建设单位或其主管部门的有关管理
规定。 • 3、设计任务书。 • 4、现场勘察报告、相关建筑图纸及资料。
• 3.控制中心设备选型 • 控制设备、监控设备、记录设备、辅助设备等
• 三、监控中心设置
• 监控中心的选址、面积、温湿度、照明等要求和设备布局。
• 四、绘制系统框图 • 按系统选型结果和设备(前端设备、传输设备、控制中心核心设备)
选型结果及其连接方式绘制系统原理框图,系统原理图应包括以下内 容:主要设备类型及配置数量、信号传输方式、系统主干的管槽线缆 走向和设备连接关系
计时的参考; • ⑥树木情况:记录现场是否有栽种树木,现在或将来是否会影响监控
的效果; •
⑦光照情况:记录一天的光照度变化和夜间能提供的光照度情况,这 将作为摄像机选型的依据; • ⑧气候情况:记录现场一年中室外最高温度、湿度,风、雨、雪、雾、 雷电和最低温度变化情况及持续时间(以当地气象资料为准)。
视频监控系统基础知识篇
中盾保全内部培训资料
模拟视频监控系统拓扑图
提纲
视频监控系统的发展 视频基础知识 前端设备简介 平台及组网简介 视频监控系统工程设计
视频监控系统的发展
视频监控系统发展了短短二十几年时间,从最早的模 拟监控到这些年火热的数字监控再到方兴未艾的网络 视频监控,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在IP技术逐步统一 全球今天,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视频监控系统发展历 史。
现场勘察2
• ①防护要求:针对楼宇的用途确定其安全防范要求,可咨询建设方的 技术人员;
• ②物防设施情况:记录楼宇现有的物防,比如门禁情况、防盗网安装 情况等;
• ③人防情况:记录是否有楼管员和保安亭,位置在哪里; • ④供电情况:记录现场监控点安装位置是否方面提供电源,这将做为
系统选择集中供电还是本地供电的依据; • ⑤电磁情况:记录电磁波干扰强度高的区域,这将作为系统抗干扰设
方案论证
由建设单位组织相关人员对包括视频安防 监控系统在内的安防工程初步设计进行方 案论证。 • 方案论证应提交以下资料:
1、设计任务书。 2、现场勘察报告。 3、初步设计文件。 4、主要设备材料的型号、生产厂家、检验报告或认证证书。
方案论证应包括以下内容
1、系统设计内容是否符合设计任务书的要求。 2、系统设计的总体构思是否合理。 3、设备选型是否满足现场适应性、可靠性的要求。 4、系统设备配置和监控中心的设置是否符合防护级别的要
• 监控中心内应设置接地汇集环或汇 集排,汇集环或汇集排宜采用裸铜 线,其截面积应不小于35mm²。
• 系统监控中心和系统重要设备应配 备相应的备用电源装置。
• 安全防范系统的监控中心应设置专Hale Waihona Puke 用配电箱,配电箱的配出回路应留 有裕量
• 1.标出控制中心核心设备图标,并进行连接; • 2.从控制中心画出数目与该汇聚点数量相对应该的主干传输线,并与
汇聚点设备连接;
• 3.画出汇聚点设备与前端探测设备的连接线,并画出前端探测设备的 标准图标;
• 五、 绘制设备分布图
• 用《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GA T 74—2000)》所规定的标准 符号在防护区中标注报警设备,报警设备的位置应该符合现场勘察报 告的要求;
求。 5、信号传输方式、路由和管线敷设方案是否合理。 6、系统安全性、可靠性、电磁兼容性、环境适应性、供电、
防雷与接地是否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
7、系统的可扩展性、接口方式是否满足使用要求。 8、初步设计文件是否符合A.4.3和A.4.4的规定。 9、建设工期是否符合工程现场的实际情况和满足建设单位
要求等。
现场勘察1
设计单位与建设单位应进行现场勘察,并编制现场勘察报告。
• 1.识读建筑平面图 • 在现场勘察前要识读建筑平面图,了解设计对象周边环
境情况(如树木情况、地形情况、楼间矩离等),确定勘 察路线。 • (1)了解图名、比例,图例及有关的文字说明; • (2)了解工程性质,地形地貌和周围环境等情况; • (3)了解地势高低情况。 • 2.现场勘察 • (1)确定勘察路线 • (2)现场勘察记录
从技术角度出发,视频监控系统发展划分为第一代模 拟视频监控系统(CCTV),到第二代基于“PC+多媒体 卡”数字视频监控系统(DVR),到第三代完全基于IP网 络视频监控系统(IPVS),以及介于第二代和第三代之间 的DVS。
发展趋势
第一代视频监控(cctv)
在20世纪90年代初以前,主要是以模拟设备为主的闭路电视监控系统, 称为第一代模拟监控系统。图像信息采用视频电缆,以模拟方式传输, 一般传输距离不能太远,主要应用于小范围内的监控,监控图像一般 只能在控制中心查看。主要由摄像机、视频矩阵、监视器、录像机等 组成,利用视频传输线将来自摄像机的视频连接到监视器上,利用视 频矩阵主机,采用键盘进行切换和控制,录像采用使用磁带的长时间 录像机;远距离图像传输采用模拟光纤,利用光端机进行视频的传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