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视网膜脱离的护理查房

视网膜脱离的护理查房

飞蚊症是玻璃体内的不透明物体投影在视网膜上产生 的,敏感的人甚至可以描绘出它们的各种不同形状。
视野缺损与中心视力下降:在最先脱离区域所对应的 方位发生视野缺损,随视网膜脱离范围增加视野缺损 增大。
视野缺损:中心周围或中心旁盲点、中心盲点伴视敏 度下降、罕见视野狭窄。视野的缺损则表示视物时视 野不完整,好像有阴影挡住视线,有时也会某角落完 全黑影。
视网膜脱离护理查房
五病区张晓美
视网膜组织结构图
视网膜脱离(RD):
❖ 是指视网膜神经上皮层与色素上皮层之间的脱离,是一种 较严重的、较常见的致盲性眼病。
视网膜组织的构造复杂,细致和脆弱,有其旺盛的新陈代谢。如果我们 把眼球比作一个照相机的话,那视网膜就相当于照相机里的感光胶片。 视网膜脱离就是指胶片的基片和感光材料之间发生了分离,使眼球感 光系统发生了障碍,因而产生了一系列的临床症状。
11.饮食清淡,术前饮食不宜过饱,以防止加重术后呕吐不适,术前排空大 小便。
12.遵医嘱术前用药,充分散瞳,教会正确滴眼药水方法。
治疗过程
1、Ⅲ级护理; 2、普通饮食; 3、完善血尿化验、心电图、DR、OCT、人工晶体测量、角膜内皮
镜检查、视网膜视力检查等检查。 4、0.5%左氧氟沙星眼水、普拉洛芬眼水点眼,清洁结膜囊。 5.于11.21下午在局麻下行右眼白内障超声乳化+玻璃体切割+重水+
液气交换+眼底激光+c3f8注入术。
术后护理诊断
自理缺陷—与视力下降、卧床有关。 疼痛—与炎性介质,手术切口有关。 有复位网膜再脱离的危险—与缺乏视网膜再脱离的预防知识、便
秘有关。 感染—与手术切口及生活习惯有关。 知识缺乏—知识来源受限
术后护理
1. 将床旁桌及常用物品按方便病人使用的原则固定摆放,活动空间不留 障碍物,避免下床时发生危险或跌倒。
6.按时复诊,如出现视力下降你、恶心呕吐、眼前黑影、闪光感、 视物变性等不适,随时来院就诊。
7.糖尿病患者定期内科检查,控制血糖,遵医师指导按时用药, 定期查尿糖、血糖,保持情绪稳定和乐观心态,以利于血糖控制。
8.玻切术后注入硅油或气体者,出院后要继续保持俯卧位和头低 位,以免并发症发生。复诊时根据医嘱适当变换体位。眼内注入 硅油者,复查时医师将根据眼底情况及硅油的反应决定硅油的取 出时间。眼内注气者请勿乘坐飞机。
5.辅助检查:B超示右眼玻璃体内少量点状回声,后运动(+),后节余 未探及明显异常;左眼玻璃体内少量点状回声,上方球壁前隆起一强回 声光带(本院 2017-11-18)。
初步诊断:1.孔源性视网膜脱离/OS
2.年龄相关性白内障/OU
3.屈光不正/OD
术前护理诊断
有网脱范围扩大的危险—与网脱范围扩大的预防知识缺乏、便秘有 关。
11.再次向病人讲解保持大便通畅的重要性,按医嘱给予缓泻剂。
12.出院后半年内避免剧烈运动及重体力劳动,防止头部受碰撞。
13.遵医嘱使用抗感染药物。
14.注意眼部卫生,勿揉眼、碰眼,勿用不结物品擦眼,保持眼周清洁, 洗头洗澡时脏水勿进入眼内,避免感染。
15.严密监测病情,如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出院宣教
焦虑—与住院环境陌生、担心疾病预后有关 感知紊乱—视力下降及视野缺损与视网膜脱离有关 知识缺乏--缺乏此病的防治知识和围手术期的护理知识
术前护理
1.向病人讲解本病与休息、活动的相互关系,嘱病人卧床休息,减少眼球 转动,必要时包扎双眼,防止网膜脱离范围扩大。
2.根据裂孔的位置选择适当体位以防止脱离范围扩大。原则是使视网膜裂 孔处于最低位。如裂孔位于上方者,取头低仰卧位;位于颞侧者取患侧 卧位;位于下方者取头高半卧位;鼻侧者取健侧卧位。
用。
9.向患者讲解术后饮食、睡眠、活动、卧位等各方面的注意事项,积极 配合治疗。
10.向病人讲解术后卧位的重要性,嘱取俯卧位或头低坐位,减少眼球转 动。玻璃体腔注入气体或硅油的病人,术后体位应保持裂孔处于最高 位,即向下俯卧位或面向下坐位,严禁仰卧位,以免出现晶状体混浊、 角膜混浊、继发性青光眼等并发症。
4.眼科检查:视力 右眼 0.25 左眼 HM/BE,矫正视力 右眼 -1.25DC*85-0.8,左眼 HM/BE,眼压 OD 13.3mmHg OS 10.7mmHg,右眼结膜无 充血,角膜透明,前房中轴深度可,PAC<1/4CT,房水闪辉(-),虹 膜纹理清,瞳孔圆,位置居中,直径约3mm,对光反应灵敏,晶状体皮 质轻度混浊,玻璃体轻度混浊,眼底视盘色可,C/D约0.3,中心凹反光 不清楚,视网膜在位,视网膜血管未见明显异常;左眼结膜无充血,角 膜透明,前房中轴深度可,PAC<1/4CT,房水闪辉(-),虹膜纹理清, 瞳孔圆,位置居中,直径约3mm,对光反应灵敏,晶状体皮质轻度混浊, 玻璃体轻度混浊,眼底视乳头边界清晰,C/D约0.3,颞上及颞侧视网膜 灰白色隆起,累及黄斑区,颞侧周边处见格子样变性区,其内多处细小 裂孔。
过,实际上并没有。这一般都出现在玻璃体后脱离或 是增殖膜产生的,患者身上是一种内视现象是视网膜 被牵拉所致。
飞蚊症:常是视网膜脱离的前驱症状。
飞蚊症是指眼前有飘动的小黑影,尤其看白色明亮的 背景时症状更明显,还可能伴有闪光感,一般是由玻 璃体变性引起的,是一种自然老化现象,也随着年纪 老化。玻璃体会“液化”,产生一些混浊物。
(4)眼内手术伴玻璃体并发症:白内障手术伴有玻 璃体并发症的人容易产生视网膜脱离,或是眼内出血 者,玻璃体收缩就会较平常人提早增快破口,形成脱 落。
(5)全身疾病:一些全身疾病,比如说高血压,糖尿 病引起的眼底出血、还有一些眼底的血管病在眼底产 生病变,都会引起视网膜脱落。
临床表现
闪光感:最早期症状,患者常能指出明确的闪光方位。 闪光感不是持续的,是一瞬间突然觉得眼前有亮光闪
3. 向病人讲解保持大便通畅的重要 性,勿用力排便,并指导其保持大便通 畅的方法,如多饮水,多食粗纤维食物,多食水果蔬菜等。必要时给予 缓泻剂。
4. 指导病人避免头部碰撞及震动,勿大声谈笑,勿食需费力咀嚼的食物 。 5.加强巡视,随时了解病人的需要,帮助其解决问题让其得到充分的休息。
6.向病人做好入院宣教,介绍病室环境及其主治医师与责任护士,使其消 除陌生感。
谢谢!
❖ 发生视网膜脱离后如能够及时手术,黄斑脱离在5日以内复位,视功 能尚能恢复至发病前的水平。视网膜脱离日久,即使手术成功,也将 发生视功能的永久损伤。
眼底图片
病因
(1)近视眼,特别是高度近视:近视眼容易 产生玻璃体变性及后脱离,近视眼周边视网膜 的脆弱性又有玻璃体视网膜牵引,很容易造成 周边视网膜变性。
1.出院后避免和传染患者接触,尽量少去公共场所,防止感冒。 2.注意眼部卫生,不要过度用眼,揉眼,避免眼睛过度疲劳,保证充足
睡眠。 3.出院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月多卧床休息,避免头部震动,避免激烈活动,6个月内避免
做重体力劳动,防止视网膜再次脱落。 4.疾病恢复期间选择含丰富维生素、蛋白质的饮食以增强体质,促进疾
病的恢复,注意粗细粮食搭配,保持大便通畅,防止排便时用力过猛, 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无抽烟、饮酒。 5.遵医嘱按时用药,学会点药水的方法,两种以上的眼药水要交替使用, 眼药放在阴凉避光处保存,不与其他药物混放,以免发生误点。
7.经常与病人进行交流,了解病人恐惧的原因,鼓励其表达心中感受,并 有针对性的采取疏导措施,给予安慰与支持
8.进行各项操作前,向病人解释清楚,做特殊检查时,由护士或亲属陪同。
9.向病人讲解有关疾病的治疗方法及预后,以消除病人的疑虑
10.术前准备清洁术眼、冲泪道、冲洗结膜囊,做好个人卫生,理发、洗头、 洗澡、剪指甲。
2.鼓励病人寻求帮助,教会其使用传呼系统,以便能及时得到护士的帮 助。
3.加强巡视,及时了解病人的需要,帮助其解决问题。 4.帮助病人加深与同室病人的感情,以便相互关照 5.鼓励病人诉说对疼痛的感受,及时给予心理安慰与精神支持。 6.做各种操作应准确、轻柔,以免给病人增加痛苦,合理安排治疗的时
间。 7.教会病人放松的技巧,学会转移注意力,如听音乐,聊天等。 8.密切观察疼痛的程度,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止痛剂,并观察疗效与副作
中心视力简称视力,即视敏度,是指黄斑部中心凹的 视力功能,也就是眼分辨得出小目标的能力。
发病机制
由于视网膜萎缩变性和玻璃体牵引形成的视网膜神经 上皮全层裂孔,加之玻璃体对视网膜的牵引,液化的 玻璃体经裂孔进入视网膜形成网脱。图
治疗
原则:封闭裂孔,使脱离的视网膜复位。 ❖ 方法: ① 外垫压术:可采用冷凝固合并放出视网膜下液法,光凝或电凝疗
(2)视网膜变性:有些视网膜变性,如格子样变性、霜样变性、 铺路石样变性,特别容易形成视网膜裂孔,从而引起视网膜脱离。
(3)眼外伤:在挫伤中,撞击运动的瞬间可使眼球 暂时变形,此时玻璃体基底部与眼球壁分开,容易产 生视网膜锯齿缘离断。穿孔性外伤可直接造成视网膜 脱离,后期玻璃体增殖可导致牵引性网脱。
法,巩膜外加压术及环扎术等方法。 ② 玻璃体切割+眼内填充术.
临床资料
1.患者杨世兰,女,66岁,因“左眼突然视物不清5天”入院。
2.患者5天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左眼视物不清,无头痛、恶心、 呕吐,未予诊疗,现为进一步治疗来我院就诊,门诊检查后以 “视网膜脱离/os”收入院。 3.入院查体:T36.8℃ P 114次/分 R 24次/分钟 BP 110/80 mmHg, 既往体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