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大纲适用的专业:工商企业管理适用的人才培养形式:网络教育适用的人才培养层次:高起专西南科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西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05年6月目录引言 (1)一、本专业毕业论文的目的与意义 (1)1、毕业论文的基本目标 (1)2、毕业论文的重要意义 (2)二、本专业毕业论文的准备工作 (2)1、毕业论文课题准备的主要目的 (2)2、毕业论文前期调研要求及范围 (3)三、本专业毕业论文的选题要求和任务下达 (3)1、题目类型 (3)2、题目来源 (4)3、题目选择与变更规则 (4)4任务要求和任务书的内容规范 (4)5、题目符合度和难度及工作量合适程度分析标准 (5)四、本专业毕业论文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 (7)1、毕业论文的主要内容和撰写要求 (7)2、毕业论文的质量要求 (9)五、本专业毕业论文的格式要求 (9)1、内容完整性要求 (9)2、格式要求(详见附件一) (9)3、字数 (10)4、文体风格 (10)5、参考文献 (10)六、本专业毕业论文的成绩考核 (11)1、毕业论文的评阅工作和评语要求 (11)2、毕业论文的答辩工作和评语基本内容 (12)3、毕业论文成绩的评定 (12)七、毕业论文的过程指导方法和要求 (14)1、各学院(学习中心) (14)2、指导教师 (14)3、学生 (14)附件一:西南科技大学网络学院经济管理专业论文格式范例 (16)引言毕业设计(论文)是人才培养方案的一个必要教学环节,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西南科技大学网络教育毕业设计管理办法》,以及经济管理培养定位和特色,制订本大纲。
本大纲适用的人才培养形式:网络教育。
本大纲适用的人才培养层次:专科。
一、本专业毕业论文的目的与意义1、毕业论文的基本目标毕业论文是对学生进行一次专业能力的综合训练,按照这一定位,毕业论文的基本目标是:(1)巩固和扩展学生所学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初步形成融经济管理理论、人文环境、科学技术应用、社会现状与可持续发展于一体的管理的科学意识和艺术意识。
(2)对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基本功的训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
(3)进一步训练和提高学生理论探索、分析问题、调查研究、综合应用经济管理工具、统计分析与数据处理、文字表达等方面的能力和技巧。
必须注意,对于具体的论文题目,上述3条基本目标是一个整体,不能割裂,要避免只重视其中一些要求而忽略另一些要求。
2、毕业论文的重要意义(1)专业理论掌握状况的考察。
具体考察:一是考察现代宏观与微观经济理论的掌握程度(包括经济学基础理论、马克思列宁及邓小平经济理论、工商企业管理理论等);二是考察对经济管理原理的认识与掌握状况(包括管理学原理、会计学原理、统计学原理等)。
(2)基本技能综合训练作用。
通过毕业论文,重点训练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以下技能:一是调查方式与方法应用技能;二是专业工具的使用(包括统计工具、技术经济分析工具);三是专业问题的分析与处理能力。
(3)培养学生严谨推理、实事求是、用实践来检验理论的科学素质。
(4)培养学生从文献、科学实验、生产实践和调查研究中获取知识的能力。
(5)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课题的工作能力。
(6)培养学生根据条件变化而调整工作重点的应变能力和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
(7)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协作精神、书面及口头表达能力。
二、本专业毕业论文的准备工作1、毕业论文课题准备的主要目的(1)了解国内外经济管理理论发展现状和对我国经济管理活动的适用性(2)了解社会经济发展、运作、管理的实际状况,建立管理的系统工程概念。
(3)收集必要的参考资料。
2、毕业论文前期调研要求及范围(1)调研方式可采用集中安排和指导教师根据题目安排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具体形式可以是现场调研、企事业单位介绍、指导教师讲解典型案例和技术、文献调研等。
(2)调研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论题所涉及的国民经济管理的部门、企事业单位的基本情况和经济活动的历史资料;二是论题所涉及范围的社会认识与及主流思想、观点及国家政策、法律、法规;三是课题的主要参考文献。
调查应具有典型代表意义并符合统计样本科学的抽样方法。
三、本专业毕业论文的选题要求和任务下达1、题目类型题目的类型可分为研究型、应用型。
主要利用(已有的)经济管理知识和技术,针对国民经济协调发展、企业经济活动、经济部门的管理、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中的科学问题,研究新的原理、方法、实现途径、措施,或改进完善已有原理、方法、政策,措施,途径的研究型题目或应用题目。
学生在选择原理、政策、方法的题目进行研究,确定为“研究型”题目;选择途径、措施、企业策划为主要论点的题目为“应用型”题目。
在工商管理(专科)专业中,强调选择对我国工商管理活动具有较强指导、应用意义的题目为主,一般应以有较为客观的事实论据和数据的微观经济单位或部门、局部区域为主要研究范畴。
2、题目来源毕业论文题目一般由教师根据生产、管理和科研、教学的需要拟定。
学生也可与经济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联系,紧密结合经济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的生产、管理和科研实际,拟定毕业论文题目,到经济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现场完成毕业论文。
鼓励学生自拟毕业题目。
毕业论文题目可以是真实性题目和虚拟题目。
真实性题目指学生以客观调查的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并针对其研究对象形成自己的研究成果。
虚拟题目是根据学生对社会宏观经济的观察分析而提出的一种假设推断、或模拟的设想,其研究成果结论尚不可能被实践活动直接应用证明,但它的题目选择应具有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客观基础,对于学生综合能力训练具有典型作用。
3、题目选择与变更规则教师拟定的论文题目,原则上实行双向选择。
学生自拟的题目,必须有一名指导老师负责。
可以由学生自行联系相关方向的教师,或由网络教育学习中心安排指导教师。
到具体经济活动单位(国民经济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完成毕业论文的学生,必须在具体经济活动部门确定一名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的技术人员作为指导老师,同时网络教育学习中心安排一位指导教师。
毕业设计题目一经选定,开始两周内允许更改,超过两周即不允许发生变动。
4任务要求和任务书的内容规范毕业设计(研究)任务应符合以下要求:(1)结合实际;(2)全面反映工商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3)符合综合能力训练要求;(4)题目难度适合网络教育专科要求;(5)题目需要的工作量合适;(6)研究任务应尽量做到一人一题,方向相同的题目应保证方向相同、路径或研究侧重点不同。
毕业论文任务书规定学生的研究任务,指导教师应给每一个学生单独下达一份任务书。
毕业设计任务书包含以下几个内容:(1)论文题目(2)研究设置论文题目的依据该论题在国内外的客观现实状况及其存在需要研究的问题,以及学生对该论题写作的基本条件与准备工作基本情况等。
(3)论文要完成的任务应完成的工作,达到的研究结论及用途。
(4)指导教师对学生实现研究任务的主要要求(5)成果形式(论文)(6)预期的时间进程安排(4)资料及主要参考文献给出题目的主要技术资料和文献,对学生应该收集的资料提出要求。
5、题目符合度和难度及工作量合适程度分析标准(1)题目的专业目标符合度标准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选题范围,可以包含涉及经济与管理各个领域的基本理论与它们在各类行业(专业)中的应用。
例如:国民经济管理理论与应用、部门经济管理管理理论与应用、工商企业管理理论与应用、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与规范、企业策划、企业技术经济分析、经济管理决策与预测技术、经济管理战略与策略、管理活动的实证分析、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与完善等等方面。
离开经济管理理论与应用研究的题目,视为不符合本专业培养目标。
例如,在关于金融市场经济秩序建设与完善相关的题目中,选题为“中国证券市场的民事责任制度研究”则显然研究的主题方向是法律的相关问题而并非工商管理专业问题,这样的选题论文,视为不符合本专业培养目标。
在企业经济活动的电子商务、企业信息管理等类别的题目中,只有相关的技术程序设计或网页设计,没有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可行性分析,视为不符合本专业培养目标。
管理理论在各经济部门、行业、专业中的应用,必然要求了解该行业的基本情况特征、特点与主要运行模式与方式。
工商管理类学生在完成这类题目时,应该在掌握上述要素的历史、现状的基础上,使用经济管理的理论、方法、模型去解决实际问题。
(2)题目的综合训练标准同时满足以下要求的题目,综合训练程度较好。
根据题目情况,缺失某些方面的要求,则综合训练程度将受影响。
a)多门课程知识的综合应用,特别是理论与客观实际的结合;b)经济与管理原理、技术经济分析、模型与实现、预测与决策综合论证;c)需求分析、比较论证、归纳与演绎分析、对策与策略选择的全过程综合训练。
d)资料、文献利用。
(3)题目的难度标准过难或过易的题目,均达不到毕业论文的要求。
题目的难度应适合网络教育专科要求,即综合利用已学习的经济学原理、管理学原理、会计学原理、统计学原理、市场营销(预测与决策)等,或略加补充(不超过3星期学习时间),大部分同学经过正常努力能够完成。
(4)题目的工作量合适程度标准题目的预期工作量在毕业论文安排时间的80%~110%,则该题目的工作量是合适的。
四、本专业毕业论文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1、毕业论文的主要内容和撰写要求(1)实际调研与文献阅读。
通过实际调研与文献阅读(参见“二、本专业毕业论文的准备工作”),获得设计题目的需求。
(2)论题的选择。
论题选择的基本要求是:(a)论题必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现实意义,没有现实意义的“论题”毫无意义。
(b)要通过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比较,选题及主要论述方向与已有研究成果有显著区别。
(c)选题的重点应是与党和国家或与国计民生有关的重点、热点问题,或是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或是虽属具体又未引起社会重视,却代表一定倾向的问题。
(3)论文的成果。
论文的最终成果要反映所论述论题有区别于已有成果的新见解、或解决问题新的方案、新的方法。
(4)论文的结构。
毕业论文的结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但是,它也有其基本型,即序论、本论、结论的三段式:①序论毕业论文的序论,在写作上应包括下列内容:(a)说明研究这一课题的理由、意义。
(b)提出问题。
这是序论的核心部分。
(c)说明作者论证这一问题将要使用的方法。
②本论它是毕业论文的主体部分,这是展开论题,表达作者个人研究成果的部分。
毕业论文论述的是比较复杂的理论问题,一般篇幅又较长,所以常常使用直线推论与并列分论两者相结合的方法。
而且往往是直线推论中包含有并列分论,而并列分论下又有直线推论,有时下面还有更下位的并列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