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政务微信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对策

我国政务微信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对策

我国政务微信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对策
【摘要】近几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不断推
进,政府信息公开所依托的载体也相应丰富了起来。2014年,
微信公众平台上“政务微信”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公众的视
野,政务微信的出现极大程度上促进了政务信息公开,加强
了政府和公众之间的互动,但其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系列问
题。本文从政务微信的发展现状出发,探讨政务微信对我国
政府管理的作用和运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
出对政务微信未来的展望。

【关键词】政务微信;政务服务;政府管理
一、政务微信的涵义及其发展现状
(一)政务微信的涵义。顾名思义,政务微信是指党政
及其有关部门推出的官方微信账户。简单地讲,政务微信主
要指代表党政机构部门或官员等因公共事务而开设的交流
平台[1]。
(二)政务微信的发展现状。蓝皮书[1]指出,截至2014
年,政务微信总量已达5043个,除台湾地区外。政务微信
全面覆盖中国大陆31个省级(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
区以及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同时,随着微信国际化的普
及发展,其中还包括中国政府驻外机构政务微信7个,以及
外国驻华机构所开设的涉外类政治账号47个。此外,政务
微信发展程度较高的省份主要集中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如长
三角、珠三角。这显示出我国政务微信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
水平息息相关。总体来看,我国政务微信总量排名靠前的省
份有:浙江省,以政务微信总量621个,占比12.31%,居第
一位;江苏省,总量为475个,占比3.42%,居第二位;广
东省,总量为432个,占比8.57%,居第三位;山东、福建、
新疆、陕西、河南、北京等紧随其后。
二、政务微信对我国政府管理的作用
政务微信自产生以来,就发挥出积极的价值,对我国政
府信息公开化、职能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等都具有重要的
意义。
(一)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中共十八
届五中全会对政府转变职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让创新贯穿
党和国家一切工作;实施网络强国战略;持续推进简政放权、
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推动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当前,
我国正在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其重点在于为公众服务。政
务微信不仅是使得公众能够及时了解政府出台的政策,更是
政府部门以主动的态度自觉公开政务,主动了解公众需求,
更好地为公众提供保质保量的服务的切实体现。除此以外,
不同地区的各级政府部门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富有创造
性的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政务微信,这种现象的背后体现着
政府部门贯彻落实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对政府转变职能提
出的具体要求,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积极探索。
(二)改变政府形象,增强政府公信力。政务微信的使
用者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政府的形象。政府形象的好坏取决
于以下两点:一是政府自身的素质、能力和业绩,二是与公
众的有效沟通和互动。政务微信提高了政府社会服务的效率,
增强了政府公信力,提升了政府网络形象。
(三)政务微信是政府信息公开和市民参政问政的新途
径。政务微信联通了手机通讯录、QQ好友等人际关系圈,
形成无数个密集分布的网络圈子,使得政务信息的传播更加
广泛。同时,微信互动是基层社会管理的一大创新,成为居
民反馈问题,表达诉求的新通道。
三、当前“微政务”运行存在的问题
作为新兴媒体政务微信有着很大的发展前景,但它也存
在一些不可避免的缺陷。
(一)缺乏制度保障,影响政务微信的发展。据调查了
解,目前国内还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来规范政务其发展,更
多的是针对政务微博的管理办法,如《南昌市政务微博发布
运营管理办法(试行)》、《无锡市政务微博管理办法》,还有
是直接针对本职能部门出台的,如《乌鲁木齐市城管委(行
政执法局)政务微博管理办法》、《天津市公安局官方微博管
理办法(试行)》等。这些都没办法从法律角度保障“微政
务”的发展。
(二)定位不清,政务微信平台发展参差不齐。政务微
信的数量庞大,但有相当数量的政务微信平台没有起到应有
作用,对自身定位的不清晰反而使其流于形式。政务微信的
迅速流行必然会导致其发展的不平衡,如“平安北京”在各
方面都发展较为成熟,而一些地(市)级、县级的政务微信
平台的发展则相对缓慢。很多政务微信平台所发内容与形式
较为单一,或者与政务无关,而且在语言、措辞方面存在问
题,以致出现“山寨微信”。
(三)缺乏行之有效的内部运行机制。目前,各级政府
对政务微信的运行维护主要是本部门工作人员兼职进行的,
没有专门人员进行管理,这种兼职状况一方面影响政务微信
的质量,另一方面影响职员本职工作。
四、政务微信的未来发展
(一)制度保障日益完善。政务微信是刚发展起来的新
型电子政务手段,制度方面存在一些缺陷,在今后发展中,
针对虚假消息的传播要进行整改,加大打击的力度,为政务
信息的真实性提供制度保障。
(二)加强政务微信互动。微信互动具有的双向性、私
密性的特点,是天然拉近政府与民众距离的利器,更易激发
民众的咨询的欲望,“政民互动”也更具实际意义。
(三)专人管理,专业性加强。随着政务微信的日益完
善,政府部门应安排专业门人进行管理,在消息推送、互动
答疑方面更及时准确。
五、结语
新媒体蓬勃发展的同时政务微信也在悄然发展,政府应
顺应历史潮流,积极引入政务微信为自身服务,同时,还要
加强自身理论修养,对自身职能与其的适应度做出详尽的评
估,这样才能更好地借助政务微信这一平台把政务服务水平
带到一个新高度。
参考文献
[1]陈超贤.政务微信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中共青岛
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13(4):37-39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邵祯,中国矿业大学2013级文学与法政学
院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生。
第二作者:王甜,中国矿业大学2013级文学与法政学
院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生。
第三作者:王欣莹,中国矿业大学2013级文学与法政
学院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