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立案登记制的意义

立案登记制的意义

立案登记制”为群众诉求敞开大门
改革法院案件受理制度,变立案审查制为立案登记制,
对人民法院依法应该受理的案件,做到有案必立、有诉必理,
才能保障当事人诉权。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
定》提出的司法改革方案,其中一个突出亮点是:“改革法院
案件受理制度,变立案审查制为立案登记制;对人民法院依
法应该受理的案件,做到有案必立、有诉必理,保障当事人
诉权。”
在当前的立案审查制度条件下,一部分案件会以不符合
立案要求而被法院拒之门外,使当事人对于法院的司法救济
丧失信心,转而去寻求别的救济途径,于是上访、信访事件
频发。
改革法院案件受理制度,变立案审查制为立案登记制,
对人民法院依法应该受理的案件,做到有案必立、有诉必理,
才能保障当事人诉权。鉴于现行民事诉讼法规定的立案审查
程序规定,只有经审查符合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原告是与本
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
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
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等四个硬性条件,法院才会立
案,但凡有一项不符,法院就可能拒收诉状。由于普通公民
在很多情况下并不能同时满足上述四个条件,法院从办案压
力、纠纷解决、机制运转等方面综合考量后,以不符合条件
拒绝一部分诉状也是现下常用的做法,这就致使法院有案不
立、有诉不理的流言不胫而走,司法公信力和法院、法官的
形象难以树立。
立案登记制是对现行民事诉讼法的一次重大突破,从长
远看,也为扩大司法权、提升司法公信奠定坚实的基础。立
案登记制的建立,意味着不管诉讼标的多小,不管当事人的
纠纷复杂还是简单,只要愿意通过诉讼的方式加以解决,到
了法院就能依法立案,而且法院就能及时受理,并且加以审
理裁判。从微观上讲,对于维护当事人的诉权,保证当事人
的诉讼及时、合理有效的行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从宏观
的角度讲,它对于解决各类纠纷和矛盾,特别是经济纠纷矛
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用立案登记制度代替现行的立案审
查制度,说白了就是法院对老百姓诉求应依法受理。实行立
案登记制度,扩大了法院的受案范围,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减
少上访、信访事件的发生,缓解相关部门的压力。它既是一
种化解社会矛盾的很好的改革举措,也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保障当事人财产权利、人身权利
的一个重要举措。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