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鱼腥草(论文)

鱼腥草(论文)

超声提取鱼腥草总黄酮的检测研究07412 毕萌20072702摘要:目的:为充分利用鱼腥草植物资源,探讨鱼腥草总黄酮的提取及鉴别方法。

方法:采用超声波乙醇浸提法从鱼腥草中提取黄酮类物质,对所提取的黄酮类物质进行验证,并用紫外分光度法测定含量。

结果:测样品中总黄酮的含量。

结论: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50%,超声时间35min,料液比1:20。

关键词:超声波提取;鱼腥草;总黄酮;检测The research of Total Flavanone from Houttuynia CordataThunb.by Ultrasonic WaveAbstract: 0bjective In order to make use of the resources of Houttuynia cordata Thunb.,theextraction identification of total flavanone of Houttuynia cordata Thunb.was pproached.Methods 11he flavonoids were extracted by ethanol as the solvent from Houttuyaia cordata Thunb.with ultrasonic wave and ethanol extraction .Using speetrophotometry to extract and check the flava- none of Houttuynia corclata Thunb..Results:we can get the content of the total flavanone of bhouttuynia cordata Thunb..Conclusion: The best condition is extracted is alcohol thickness 50%, surpass sound time 35 mins , feed liquid to 1:20.Key words: Ultrasonic wave Extraction; ttouttuynia cordata Thunb.;Detection鱼腥草为三白草科蕺菜(Houttuynia Cordata Thunb)之全草。

因其茎叶搓碎后有鱼腥味,故名鱼腥草,别名丑菜侧耳根,猪鼻孔,臭根草。

列于《名医别录》下品,是味较常见的中草药,广泛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是一种很好的天然保健食品原料[1]。

其味辛,性微寒,归肺经,其功能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用于肺痈吐脓,痰热喘咳[1]。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2-3]:鱼腥草有抗病毒、抗菌、解热、抗炎镇痛、升白细胞等作用。

近年来鱼腥草有了新的用途,如:用来治疗喘息型肺炎、病毒性心肌炎、呼吸感染等[4、5]。

鱼腥草的主要化学成分有癸酰乙醛(也叫鱼腥草素)、月桂醛、2-十-烷酮、甲基正壬基酮、癸醛、亚油酸及大量的黄酮类化合物[1-5]。

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中,是植物在长期自然选择过程中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在植物体内大部分与糖结合成苷,少部分一游离形式存在。

近年来,超声技术应用于提取植物中的生物碱、苷类、生物活性物质、动物组织浆的毒质等研究都已有报道[6、7],表明其具有耗能低、效率高、不破坏有效成分的特点。

很多研究表明,利用超声波产生的强烈振动、高的加速度、强烈的空化效应、搅拌作用等,可加速植物材料中的有效成分进入溶剂,从而增加有效成分的提取率,缩短提取时间,并且还可避免高温对提取成分的影响[7]。

本文用超声波提取鱼腥草总黄酮的检测研究。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仪器及试剂1.1.1 材料鱼腥草,生产企业:安徽新兴中药材饮产地:浙江1.1.2 主要仪器721分光光度计,上海光谱仪器有限公司制造;KQ-100E型超声波清洗器,电源220V/50HZ,工作频率40KHZ,超声电功率100W,清洗容量4L,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电子天平,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高速冷冻离心机GL-21M,山东鲁南瑞红化工仪器公司1.1.3主要试剂95%乙醇,分析纯(AR),天津市凯通化学试剂有限公司;亚硝酸钠,分析纯,天津市凯通化学试剂技有限公司;氢氧化钠,分析纯,天津市凯通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硝酸铝,分析纯,天津市凯通化学试剂有限公司1.2 实验方法1.2.1 制作标准曲线精密称取芦丁标准品0.005g,甲醇溶解,转移至25ml容量瓶中,定容,制成浓度0.2mg/ml 的芦丁标准溶。

分别精密吸取0、1.0、2.0、3.0、4.0、5.0、6.0ml于7只25ml的容量瓶中,各用纯水补至6ml,加入l5%NaNO21.0m摇匀,静置6分钟后加入5%的Al(NO3)31.0ml摇匀,静置6分钟后再加入1mol/LNaOH10mL混匀,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混匀,静置15分钟后于λ=510nm波长下测吸光度,以浓度(ug/ml)为横坐标,吸光度(A)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得出回归方程和R2值。

1.2.2单因素实验1.2.2.1乙醇浓度单因素准确称取2.00g鱼腥草粉末6份于6个100ml的烧杯中,按料液比1:20,超声时间30min,乙醇提取液浓度分别为40%,50%,60%,70%,80%,90%进行提取,纱布过滤,离5000r/min,5min,在510nm 下测定吸光度A值,测定方法如下。

测量方法:分别精密吸取0、1.0、2.0、3.0、4.0、5.0、6.0ml于7只25ml的容量瓶中,各用纯水补至6ml,加入l5%NaNO21.0m摇匀,静置6分钟后加入5%的Al(NO3)31.0ml摇匀,静置6分钟后再加入1mol/LNaOH10mL混匀,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混匀,静置15分钟后于λ=510nm波长下测吸光度,通过标准曲线计算出总黄酮含量。

1.2.2.2超声波时间单因素实验准确称取2.00g鱼腥草粉末6份于6个100ml的烧杯中,按料液比1:20,乙醇提取浓度60%,超声时间15,20,25,30,35,40min进行提取,纱布过滤,离心5000r/min,5min,在510nm 下测定吸光度A值,测定方法同乙醇浓度单因素样品测定,通过标准曲线计算出总黄酮含量。

1.2.2.3料液比单因素实验准确称取2。

00g鱼腥草粉末6份于6个100ml的烧杯中,按超声时间30min,乙醇提取浓度60%,料液比1:10,1:15,1:20,1:25,1:30,1:35进行提取,纱布过滤,离心6000r/min,15min,在510nm 下测定吸光度A值,测定方法同乙醇浓度单因素样品测定,通过标准曲线计算出总黄酮含量。

1.2.3正交试验为了确定适宜的提取条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选择乙醇浓度、微波时间、料液比三个因素,进行L9(34)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以确定在其它条件下个含量的区别。

各个因素分别选择得率较高的3个水平进行正交试验。

因素安排和结果分析表如表2-62 结果与分析2.1 标准曲线表2-1 芦丁标准曲线图2-1 芦丁标准曲线由标准曲线y=0.0133x+0.0014 可得k=0.01332.2 单因素实验2.2.1 乙醇浓度单因素实验表2-2 乙醇浓度乙醇浓度40% 50% 60% 70% 80% 90%A 0.294 0.306 0.349 0.185 0.188 0.268 总黄酮含量(mg/g)11.00 11.45 13.07 6.90 7.01 10.02图2-2 乙醇浓度单因素随着乙醇浓度的增加,总黄酮的提取率也逐渐增加,但是当乙醇浓度超过60% 的时候,黄酮的提取率反而降低,是因为随着乙醇浓度的增大,会使提取粗品中杂质含量增加,有效成分含量反而降低,影响提取物有效含量。

所以乙醇浓度60%为最佳。

并选取乙醇浓度为40%、50%、60%做正交试验。

2.2.2 料液比单因素实验表2-3 料液比单因素料液比1:10 1:15 1:20 1:25 1:30 1:35A 0.467 0.330 0.205 0.173 0.130 0.133图2-3 料液比单因素浸提固液比在l:10 至1:35 的范围内,浸提固液比在l:15 时提取率最高,但随后增加溶剂的量对提取率的变化不大,因此选择浸提固液比在1:15也较为合适。

并选取浸提固液比为l:10、l:15、l:20三种做正交试验。

2.2.3 超声时间单因素实验表2-4 超声时间超声时间(min)15 20 25 30 35 40A 0.497 0.525 0.478 0.439 0.528 0.540 总黄酮含量(mg/g)18.63 19.68 17.92 16.45 19.80 20.25图2-4 超声时间单因素随超声波提取时间从15-30min过程中,总黄酮提取得率逐渐降低,过了30min黄酮含量增高且逐渐平缓,提取时间为40min时总黄酮含量最高,选取超声时间30min、35min、40min三种做正交试验。

2.3正交试验设计因素与水平表2-5 正交试验设计因素与水平水平因素A乙醇浓度(%)B超声时间(min) C料液比1 40% 30 1:102 50% 35 1:153 60% 40 1:20A B C1 40% 30 1:10 0.597 11.202 40% 35 1:15 0.598 16.823 40% 40 1:20 0.386 14.464 50% 30 1:10 0.664 18.685 50% 35 1:15 0.625 23.446 50% 40 1:20 0.952 17.877 60% 30 1:10 0.492 18.448 60% 35 1:15 0.874 16.409 60% 40 1:20 0.513 14.42K1 14.16 16.11 15.16K2 19.98 18.89 16.64K3 16.41 15.58 18.78R 5.82 3.31 3.62综上所述:通过正交试验和数据处理考虑A、B、C三因素在三个水平上的变化,得出最佳提取条件,影响鱼腥草叶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率的因数主次顺序为A>C>B,从平均提取得率看,提取条件A2B2C3最好,所以选择A2B2C3,此条件即乙醇浓度为50%,超声时间为35min,料液比为1:20。

按实验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提取三批鱼腥草叶中黄酮类化合物进行验证实验。

3讨论近年来,世界上掀起了植物药开发的热潮,植物药以其天然低毒的特点倍受青睐,而黄酮类化合物以其广谱的药理作用引人瞩目。

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中,是植物在长期自然选择过程中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在植物体内大部分与糖结合成苷,少部分一游离形式存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