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也谈提高课堂效率

也谈提高课堂效率

也谈提高课堂效率
新课改实施以后课时将减少到每周四节,面对庞大的教学任务,师生必须共同努力,提高课
堂效率。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每一个授课老师可
能都有自己的见解。

以下是我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通过不断摸索,总结出来的几点心得,
仅供大家参考。

一、老师功夫下在备课上。

备课的要求是多方面的,但至少要做到以下几点:
1.了解学生的知识底细。

只有知道学生该学什么,才能弄清自己该教什么,否则,闭着眼睛捉麻雀,大抵是无效劳动而已。

2.要明确目标。

教师要明确每堂课的教学目标,而且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学生需要学什么,这堂课能教给学生什么。

我觉得我们在教学中更注重的是自己教什么,往往忽视了学生
需要学什么。

我想,我们在教学中确实需要转变观念。

3.精选教学内容。

精选教学内容就是要精选上课内容,精选作业,精选问题,精选每一句课
堂语言。

教学内容精选能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而且精选的内容,
更有利于学生迁移能力的发展。

为此,教师必须在教材的取舍组合上下功夫,对所讲内容的
详略、先后顺序、讲练的结合等必须作出精当的安排。

4.优化教学方法。

掌握最优学习方法的教学方法,最基本的原则就是"教法要为学法服务"。

为此教师在选择教法时要考虑学生特点、教材特点、自己的特点。

二、要调动学生的情感。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
激励,唤醒和鼓舞.”要提高课堂效率,必须依靠情感教育的力量。

我们在课堂上要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感情,把教学内容变得有趣,让教师自己变得可亲,使学生对上课感兴趣,真正
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乐。

三、学生功夫下在预习上。

预习是课堂的“前奏曲”,它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质量,影响着学
生的发展。

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是非常必要的。

预习不是简单的读通课文,解决
字词,还应该给学生提供一些思考的空间。

培养学生在预习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初步解
决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运用划划、点点、记记等标记,把课文中不理解的字词、语句以及
课后问题作标记,并提出质疑。

这样,使学生做到在课堂上的听课有目的性,带着问题来听课,提高听讲效果。

四、提高40分钟的利用率。

一节课只有40分钟,眨眼即逝,所以,课堂上的每一分每一
秒都不能浪费,应尽可能把它都用在语文教学内容上,且必须要把这40分钟用在刀刃上。

至于课堂上的一些突发事件,可尽量把它放到课后再处理,以利于师生双方都能始终保持一
种和谐的关系和专注的心态去上好这节语文课,并且获得更多的时间去完成教学目标,提高
教学效果,即最大限度地使学生学到知识、习得技能、形成能力和提高认识。

那么,怎样才能提高40分钟的利用率呢?
1.坚持课前5分钟小测
坚持课前5分钟小测,对提高语文课堂效率具有促进作用,其具体做法是每节语文课预备铃
一响,就由语文课代表带领全班同学读书,到上课铃响就停止读书,并马上进行小测。

小测
的内容一般是上节课的重点,或者是古诗词的默写。

这个环节不但可以复习旧知识,而且可
以促进学生认真听课。

因为我们可以利用这5分钟来让学生从课间休息时的兴奋中冷静下来,调整状态,为接受新课作好精神准备。

另外,学生为了做好小测题,就必须要认真听课,认
真做好笔记。

2.内容要讲到点子上
语文教学要主详次略,不可平均用力,如“作者介绍、时代背景、字词理解这些内容一般由
学生在课前查找资料自己解决,课堂上互相交流,必要时教师加以补充,学生达到了解程度
就行。

这样,就有更多的课堂时间让学生去讨论、研究课文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如主旨的把握,形象的理解,语言的品味,思路的探究和作者情感态度的领会等),这样处理,不仅使
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而且更重要的是节省了教学时间,让学生有自己独立思考、讨论
交流的空间,使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3.着力点要放在能力训练上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具备听说读写的能力,因此,课堂教学必须把着力点放在能
力训练上。

课堂上,无论是教学课内文章还是课外文段,都坚持以训练为主线,使教和学都
成为训练的手段。

我提问学生,通常都不是要他们说出具体的答案,而是要他们说出找答案
的思路和方法。

评讲习题时,也不是直接对答案,而是先让一些成绩较好的同学说出答题的
思路,然后再一起说出具体答案。

在训练过程中,为了使训练更有成效,教师必须善于设计,精讲巧问,即使是一般的课堂提问和练习也要着眼于能力训练。

4.做好课堂总结
一节课下来,可能有些学生不知道到底学了些什么,这时就需要做好课堂总结,再次强调重
点内容,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做好知识梳理,让他们更好地掌握知识规律,提高语文能力。

不过,课堂总结最好是通过提问学生来完成,如设计“这堂课你学到了什么”这样的问题来引
起学生对该堂内容进行归纳总结,这样印象会更深刻。

总之,课堂效率的提高,需要师生共同努力,缺一不可。

分清轻重缓急,“道而弗牵,强而
弗抑,开而弗达”。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全方位、多渠道为学生创造条件,营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发展学生的
发散思维,开设赏识教育和创新教育,努力使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进入乐学境界,切实提
高教学效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