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美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及其影响力
在当代,美国文化已占据了全球文化输出的高地,文化产业发展欣欣向荣,并已经取得
了全世界的霸权地位。那么这种霸主地位是通过何种方式取得的呢?这不仅仅是由于全球政
治格局的深刻变革,也不仅是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充分扩张,更是由于美国文化自身的独特意
义。由于注重自我审视并且文化发展更新的理念,美国不断汲取他国文化的精髓,丰富并发
展着自身文化的多元性。从另一方面来看,美国文化不仅仅对国内民众的传统价值观及生活
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又影响到了全世界的文化发展。
一、美国文化的精神起源及其主要特征
美国是一个开放型的移民社会。人口从建国初期的350万增加到今天的包含100多个
种族的2.5亿只用了200多年。这就是美国文化开放性和多元性的特殊环境。美国文化是西
方文化中的一支,其渊源可以追溯到希腊、罗马和巴勒斯坦。北美殖民地时期的知识型领袖
们,就曾攻读过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维吉尔、西塞罗、加图、普罗塔克、西德尼、普芬多
夫以及柏林罗克等的著作。美国早期文化是新移民在继承欧洲传统(主要是盎格鲁——撒克
逊传统)的基础上在新大陆不断创新的结果。美国文化源自盎格鲁撒克逊传统,但又不同于
盎格鲁撒克逊文化。穷苦的移民远涉重洋,带着缥缈不定的期盼来到北美这片得天独厚的土
地进行创业,他们的艰苦奋斗、开拓变革精神和自我意识成为美国文化的特殊传统。由此看
来,美国文化发展的历史是移民不断涌入、各种移民文化不断撞击、相互融合的历史。
美国文化是一种移民文化。这种特性就赋予了美国文化与众不同的特点。文化开放、
文化包容、文化进取是美国文化的三大特征,也是美国文化的优势。而由此引申出来的特征
也值得注意。美国文化强调独立、个性而又不排斥他人,富有冒险、探索与创新的精神,最
重要的是其强调自由与平等的精神。
二、美国文化的发展历程及其发展趋势
美国是一个年轻的国家,而在文化上也表现得比较明显。由于内外部环境的重重阻碍,
“美国在两百多年间经历了其他民族很少经历过的艰难险阻,形成了自己的性格和自己的哲
学”。美国的发展经历了从认同自我的殖民化、塑造自我的民族化到表现自我的国际化三个
历程。这点同样也反映在文化上。
1620年冬,102名清教徒为了逃脱本国的宗教迫害,向往建立一个以“清教”基督教思
想为标准的单一化社会,即建立一块理想中的清教徒的净土,乘坐“五月花号”抵达北美英属
新英格兰殖民地,成为这片处女地上的“移民始祖”。他们在船上拟定了“五月花号公约”,并
由41个成年男子在上岸前共同签署,成为美国文化精神的雏形。美国曾成为过英国的殖民
地,受到过英国政治经济的统治。在乔治·华盛顿的领带下,美国获得了独立战争的胜利,
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建立起美利坚合众国。从此便开始了美国文化的本土化过程。
独立后的美国,开始了塑造自我的美国化时期。此时对于美国而言,它的发展是伴随
文化产业的早期觉醒走向成功的。20世纪40年代的经济危机加上接踵而至的二战,沉重打
击了欧洲经济。美国却在灾难中进行了深刻反思,从战后开始着手文化产业的框架性布局,
用了30年到40年的时间,以雄厚的经济实力作后盾,巧妙利用世界总体尚未觉醒的时间
差,谨慎地进行了三次较大的产业结构调整,使其文化产业的发展突飞猛进。
上世纪80年代后期,美国开始全力向外倾销文化产品。仅十余年时间,美国文化产业
异军突起,稳居全球霸主地位。电影、图书、音乐、动画、游戏、体育、主题公园及其衍生
产品的开发与销售,成为美国力量的象征,不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更展示了渗透力极
强的软实力。
300多年前,以“五月花”号船到达北美为标志,从英伦漂流到美洲大陆的“盎格鲁-萨克
逊”文明,终于在美洲大陆发展到最高峰。身居全球文化中心的美国文化,自然要向外扩张,
而那些居于边缘的文化,则受制于美国文化的霸权,无法将自身的文化能量释放出来。而与
各国的文化交流则是美国发展自身文化的一种手段。以中美文化交流为例,1971年的乒乓
外交打开了隔绝了22年之久的中美交往的大门,随后,中美两国间文化交流日益扩大,民
间交往方兴未艾,两国人民的了解和友谊与日俱增。前不久奥巴马在上海的访问,再一次表
明了美国的立场,即落实美国最大的航空母舰“迪斯尼乐园”在上海的建造和进驻。现金驰名
世界的迪士尼如同好莱坞电影、麦当劳、肯德基一样,作为美国文化的代表横扫欧亚,其在
世界各地进行商业运作的同时,总是悄无声息地进行着强势的文化渗透。
美国联邦政府没有主管文化的部门,也没有全国性文化产业政策,于是美国的文化企
业遵循着市场规律寻求自身发展。为了保护本国的文化产业不被侵犯,美国政府通过法律与
道德等准绳来保证文化发展的环境的安全性。美国文化产业就是在这种环境下成长并不断发
展起来的。但是,当金融危机来袭时,美国的文化产业的发展也受到了不小的波动,其中以
代表的传统平面媒体成为文化产业中受创最重的部分。为了减少这种危机所带来的冲击,美
国文化企业采取了压缩开支和裁员对策。而一些地方政府着眼于本地经济,出台了减少税收、
提供经营活动便利等措施支持文化产业。
今后美国文化产业的发展面临着一个难题,那就是如何平衡传统文化与创新文化之间
的关系。随着新的文化思潮的不断涌现,适应现代化发展的文化正在扩张着自身在文化熔炉
中的比重,同时也对美国传统的价值观构成了严重的挑战。那么它的发展出路又在何处呢?
美国应该致力于传统文化的深入挖掘,更应该致力于文化的不断吸收与创新,在发展中不断
提升。
三、美国文化的影响力
在当今世界上,强大的经济总是意味着强势文化。美国凭借着自己的经济大国地位,
在世界范围内扩张着本土文化,并最终确立了其文化霸权的地位。对于美国本土而言,其文
化的不断更新与发展对于美国人民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美国素有"民族
熔炉"之美称,不同民族、不同信仰的居民各自保留自己的传统,又完全按照典型的美国方
式生活着,使美国的人文景观呈现丰富多彩的特征。另一方面,美国传统的价值观也受到多
元文化的影响,受到一定的冲击。美国传统的价值观主要是民主政体、自由原则与个人主义。
举美国的福利政策为例,联邦政府采取的广泛的福利措施的初衷在于帮助那么生活困难的公
民,但由于超出了应该的度,引起了价值观的变化,从“工作获取报酬”到“无需额外的工作
便可获得额外的报酬”,这恰好是与美国的传统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相悖的。
对于世界而言,美国文化的对外扩张是一种挑战,更是一种机遇。一方面,美国的文
化输出战略为美国实现全球政治、经济与军事霸权创造了有力的国际环境。例如,美国的强
权行为总是披着“合理、合法”的外衣,“人道主义”、“维护人权”等是美国对外干涉中常用的字
眼。在一定程度上,美国的文化输出危害了某些国家的民族文化和优秀传统。好莱坞影视片
的市场占挤,使得一些国家本土影视片的发展举步维艰。部门国家的官方出面呼吁人们多看
自己的影视片,多方限制美国影视片的进口,采取了文化贸易保护主义。欧洲还发出了“发
展欧洲文化抵制美国文化”的声音。但是也应该看到美国文化输出的好的一面。美国通过大
规模的文化产品输出,宣扬美国的娱乐文化、消费文化和生活方式,实现了世界范围内的文
化资源共享,促进了世界文化的共生与互利。
文化本身就不应该是封闭的,而该走出国界,相互分享,相互共进。美国文化中的那
些价值理论、意识形态总有值得我们学习并借鉴的。美国人懂得用宽容的心态吸取他国好的
文化因素,懂得用自己所创造出来的文化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并能活的快乐,这是他
们的成功之处。而我们对于美国文化,不该一味地抵制,吸纳、更新、丰富自身的文化才是
使自己国家文化经久不衰的根本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