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井录井技术中文
资料特征
资料特征
B
A
D
C
F E
录井的岩性、荧光、钻时、气测与MWD自然伽玛曲线有较好的 对应关系,因此通过综合录井资料特征可以为水平井在油层中钻进 进行导向。
三、技术难点及解决方法
1、岩屑录井
难点
水平井钻井普遍采用“PDC钻头和螺杆
钻具结构”的钻井工艺来提高钻井速度,从
而造成岩屑细碎,加上为了防漏填加堵漏剂,
水
平
5150
段
5200
油
5250
气 5300
显
5350
示
5400
5450
5500
5550
录井可利用色谱气体比值法准确地判断储集层流体变化和油气 水界面,从而起到地质导向作用。
四、保证导向成功的措施
1、钻前掌握区域地质情况
掌握区域地质情况,在对邻井资料分析的基础上,根据 井斜对标志层视厚度及深度逐个进行校正,确保水平井地层 对比的正确性。
◆钻时持续相对低值;◆岩性为单一砂岩,含油岩屑含量高且较稳定; ◆气测总烃曲线升为高值平台曲线,组分明显增为最大(尤其是C1、C2);
◆如油层存在物性差异,气测全烃曲线表现为锯齿形,组分时资高料时特低征。
资料特征
泥岩中钻进(B-C、D-E点)
◆钻时持续相对高值,◆岩性为单一泥岩,含油岩屑含量少,
◆气测总烃曲线逐渐降低,组分明显下降(尤其是C1、C2)
2、卡好着陆点(A点)
▲ 从开造斜起,绘制1:200“深度校正录井图”与邻井进行对比; ▲ 在对地层及砂层组进行大段对比的基础上,做好小层对比; ▲ 及时绘制“地质轨迹跟踪图” ; ▲ 在岩屑选样上做到去伪存真,描述上做到真实准确; ▲ 结合邻井目的层的分析化验资料判断着陆点(A点)位置; ▲ 综合气测、定量荧光等资料解决油气层归位,准确进行地层对比.
特别对PDC钻头细碎岩屑污染严重,严重影响了
解决方法:定量荧光检测
常规荧光仪对油气显示的识别。
1、适用于各种类型岩样及混合样的分析。
2、可以消除钻井液添加剂对荧光录井的影响。
OFA-Ⅱ定量荧光录井仪
分析
标样含油浓度 30mg/l
酚醛树脂荧光谱图
红台 203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J2X
26
65
磺化沥青定量荧光谱图
2550
深度 (m)
2600
岩性
2650
2700
2750
2850
3、气测录井
难点
水平井钻井中加入大量原油使得气测全烃曲 线基线升高,掩盖了地层中的真实显示。全烃曲 线不能体现连续测量地层显示的优势。同时重组 分呈现高值掩盖油层真实显示重组分。
解决方法
在泥浆混油的背景条件下,通过观察全烃及轻组分 甲烷、乙烷的含量变化进行油气层识别,确保井眼在油 层中钻进。
目录
一、水平井录井的关键环节 二、综合录井导向原理及资料特征 三、技术难点及解决方法 四、保证导向成功的措施
一、水平井录井的关键环节:
A E
D B
C F
1.水平井技术难点:
1.1 钻井工艺及技术手段的局限,水平井井眼轨迹不可能呈直线延伸; 1.2 井下油气层的产状和走向的不确定性,有时井眼轨迹会偏离油层进入上 下围岩层。
不开振动筛等情况,能否采集到足够的真实 岩屑是关键。
解决方法
1、采用19mm大复合片PDC钻头;
2、使用80目以上震动筛; 3、定时加密采样, 小水流漂洗岩样; 4、用放大镜和显微镜进行岩样精细描述。
2、荧光录井
难点
水平井中由于工程原因,钻井液中加入原油、
润滑剂、磺化沥青等有机物,这些有机物对岩屑,
二、综合录井导向原理及资料特征
1 导向原理
测量项目
综合 录井
钻时 岩屑
气测值
工程参数
井斜、方位 MWD 自然伽玛
电阻率
反映速度
备注
0.2-1.0m
可利用气测、定量
一个迟到时间(可停钻循环) 荧光、电导率等录
一个迟到时间+管路延时 井方法进行油水层
(可停钻循环)
识别。
实时反映
指导钻井施工、及 时进行异常预报
2.水平井录井的两个关键环节
2.1 卡准A点(准入点) 确保井眼轨迹按照地质设计要求进入A点
2.2 确保井眼轨迹在油层中最大穿越 通过地质导向,确保井眼轨迹在油气层内穿越
3.解决方案
MWD随钻测井+综合录井
1、MWD可以保证井眼轨迹按照设计钻进; 2、综合录井可以通过实时检测井底岩性及油气显示变化情 况,为井眼轨迹的校正和调整提供依据。以确保井眼轨迹在 油层中最大穿越。
5030 5040
Ⅱ号油层
5060 5070
2.资料特征
A E
D
B
C F
①、从上泥岩进入油层(A点) ②、从油气层进入下泥岩(B点) ③、从下泥岩进入油气层(C点)
④、从油气层进入上泥岩(D点) ⑤、在泥岩中钻进(B-C、D-E段) ⑥、在油层中钻进(A-B、C-D、E-F段)
资料特征
资料特征
由泥岩进入油层(A、C点)
导向原理
1.3 岩屑及荧光录井
在水平井录井过程中可通过连续观察、描述岩 屑及其百分含量的变化来确定井下正钻的层位及 岩性,判断井眼轨迹是否在油层中钻进,帮助井 队及时调整井眼轨迹。
哈得1井石炭系油层段岩性剖面
深度 4(9m5)0
岩性
4960
4970
4980 4990
Ⅰ号油层
5000
5010
5020
◆钻时下降;◆泥岩岩屑减少,砂岩岩屑增加,含油岩屑比例增加; ◆气测值表现为总烃、组分由低值快速上升(尤其是C1、C2);
资料特征
由油层进入泥岩(B、D点)
◆钻时上升;◆泥岩岩屑增加,砂岩岩屑减少,含油岩屑比例减少; ◆气测值表现为总烃、组分由高值缓慢下降(尤其是C1、C2)
资料特征
油层中钻进(A-B、C-D、E-F)
距井底10-20m 距井底8-12m 距井底10-15m
井眼轨迹的控制; 不能准确识别油气 水层。
导向原理
1.1 钻时录井
钻时曲线
具有较好的实时性,能及时反应地下岩石的可钻性,进而推测其岩性。
导向原理
1.2 气测录井
图2
油气层最直接、最有效的信息之一为气体组分,在油气层中水平钻进时, 气测录井曲线和数据值基本保持不变,一旦井眼轨迹离开油气层或进入水层 段,气测曲线及数值特征将发生变化,因此我们可利用气测这一优势有效地 进行导向。
油层段C1呈高值,泥岩段或混油段C1呈低值。
原
深度 (m)
4800
4850
油
4900
HD1-16井录井综合图
岩性
C1 0.001
C2 0.001
全烃
C3
0
20 0.001
iC4
0.001
10
nC4
10 0.001
10
ic5
10 0.001
10
nC5
10 0.001
10
污
4950
5000
染
5050
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