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找水打井大井法

找水打井大井法

大井法在矿坑涌水量预测中的应用(2007-5)

作者:辽宁省有色地质局101队 周凤魁 范晓东 车睿 编辑:苑西军 [ 2007-11-30 ]

在矿区水文地质勘查阶段,未来矿坑涌水量预测是矿区水文地质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也是开采设计部门制订疏干措施、确定排水设备及生产能力的主要依据。大井法是常用方法之一,本文结合具体工程实例阐述大井法在实际中的应用,得到了较为理想的结果,对矿坑涌水量计算及实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模型的建立

在矿坑疏干过程中,当矿坑的涌水量,包括其周围的水位降低呈现相对稳定的状态时,即可认为以矿坑为中心形成的地下水辐射流场,基本满足稳定井流的条件。矿坑的形状极不规则,尤其是坑道系统,分布范围大,构成复杂的边界,要求将它理想化,在理论上可将形状复杂的坑道系统看成是一个大井在工作,而把不规则的坑道系统圈定的面积,相当于大井的面积,整个坑道系统的涌水量,就相当于大井的涌水量,从而可以近似应用裘布依的稳定流基本方程。这种方法,在矿坑涌水量预测中称为“大井法”。

工程实例 王家大沟金矿位于辽宁省东部,行政区划隶属于辽宁省抚顺市清原满族自治县苍石乡王家大沟村。矿区位于浑河南岸的低山丘陵地带,矿体赋存于与浑河近平行的破碎带中,围岩为黑云花岗混合岩及片麻岩类等。

矿区水文地质条件

含水层(带)

第四系砂砾石孔隙潜水含水层。分布于区内的王家大沟河及陆家沟河两岸一带,宽50~200米,为第四系冲洪积、坡积砂砾石层,厚2~5米,水位埋深0.45~2.74米,涌水量为0.279升/秒,单位涌水量0.289升/秒·米,渗透系数13.843米/日,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以渗流形式排泄于王家大沟及陆家沟河,水位变幅1~1.5米,水质类型HCO3—SO42-—K+—Na+—Ca2+型水,矿化度230毫克/升,PH值6.4。

风化裂隙含水带。分布于基岩上部,受地形条件控制,厚度不均,分布不连续,由大气降水补给,以泉及地下迳流形式排泄,含水带主要分布于沟溪处,据泉和其它出水点的揭露,涌水量为0.071~0.102升/秒,水质类型为HCO3-—SO42-—K+—Na+型水,PH值6.4。

含矿破碎带含水带。分布在含矿破碎带中,由近似平行的39号脉和39-1号脉两个含矿破碎带组成,为矿区内主要含水体,也是矿床开采主要充水来源。破碎带间距4.54~21.43米,平均总厚度2.705米,走向290°~310°,倾向南西,倾角65°~75°,在钻孔水文地质观测中,遇此层时有少量钻孔发生轻微漏水,坑道揭露此层时大部分为滴水、潮湿,局部见有小水流,经ZK40-6号钻孔抽水试验,得出涌水量为0.018升/秒,单位涌水量0.00045升/秒·米,渗透系数0.01147米/日,属弱含水带,水位变幅1.1~3.3米,水质类型SO42-—HCO3—K+—Na+型水。该层接受大气降水和上覆风化裂隙水补给。

隔水层

矿围岩为混合岩及片麻岩类等,钻孔及坑道所见岩石完整,裂隙不发育,未见漏水涌水现象,为较好的隔水岩体。

矿坑涌水量预测

根据矿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含矿破碎带含水带分布在含矿破碎带中,由近似平行的39号脉和39-1号脉两个含矿破碎带组成,由于这两条矿脉是未来开采的主要矿体,因此是矿坑充水的主要因素,预测涌水量的计算也应根据这两条破碎带的相关数据进行。勘查过程中在矿体的中部进行了单孔抽水试验,大井法使用的基本参数来自于这两个方面。

计算公式的确定

本区为地下开采,根据地质勘查资料矿体分布,向下预算三个中段的涌水量,预算标高分别为40米、0米和-100米,计算公式采用承压转无压完整井裘布依公式: 式中 Q-矿坑涌水量(米3/日);K-渗透系数(米/日);M-含水层厚度(米);H-水头高度(米);R0-引用影响半径(米);ro-引用半径(米)。

计算参数的确定

渗透系数(K)。根据ZK40-6号钻孔的抽水试验数据进行计算,采用承压水完整井裘布依公式:

式中 K-渗透系数(米/日);Q-钻孔涌水量(米3/日),Q=1.5552; M-含水层厚度(米),M=3.788;S-水位降深(米),S=39.66;r-钻孔半径(米),r=0.04;R-影响半径(米)。

将各参数代入公式中,得出

K=0.01147(米/日)

R=42.467(米)

含水层厚度(M)。各钻孔、探矿坑道、地表探槽揭露的含矿破碎带含水带厚度进行平均,得出含水层厚度为2.705米。

水头高度(H)。静止水位的确定是根据部分勘查钻孔的水位标高进行平均,平均值为165.569米,水头高度(H)为静止水位标高与各预算中段的差。各预算中段的水头高度(H)为: 40米中段:125.569米;0米中段:165.569米;-100米中段:265.569米。

引用半径(ro)。因开采矿体在地面的垂直投影为矩形,a/b>10(a、b分别为矩形的长、短边的边长),采用公式ro=0.2a,各中段引用半径如下: 40米中段:87.588米;0米中段:83.563米;-100米中段:44.325米。 引用影响半径(RO)。根据预算各中段的水位降低分别计算影响半径,与相应的矿坑引用半径相加即为各中段的引用影响半径,分别为: 40米中段:222.070米;0米中段:260.884米;-100米中段:328.744米。

矿坑涌水量计算

将各相应参数代入承压转无压完整井裘布依公式中,得出各预算中段的涌水量见表1:

以上是大井法计算的结果,下面是用水文地质比拟法得出的涌水量数据(即利用现有80米和120米两个中段探矿坑道的单位长度富水系数kL计算得出,详细计算方法略): 40米中段:38.460(米3/日);0米中段: 30.324(米3/日);-100米中段: 20.314(米3/日)。

通过数字对比可以看出,各预算中段的涌水量用两种方法得出的值相差不大。

对于水文地质条件简单或中等的矿区,勘查阶段用大井法预测矿坑涌水量是比较适宜的。大井法作为地下水动力学方法,为理想化的模型,计算公式适于均质、各向同性的含水层,而本区裂隙含水带不可能完全非均质、各向同性,计算时只能视为均质层求得渗透系数等,计算结果与实际会有少量偏差。

含矿破碎带含水带属弱含水带,在勘探坑道揭露时涌水量较大,而后逐渐减小,对矿床充水初期可能以静储量为主,矿坑越向深处采掘,水量不会增大,反面会减少,因此可能会出现预算结果与实际的偏差。

浅谈大井法预测采区涌水量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卢志愿(郑煤集团公司振兴二矿地质测量部 河南郑州 45000)

摘 要:该文通过对滑动构造下理论采区涌水量的计算过程; 预测结果;及验证结果,说明大井法涌水量的预测在三李井田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具有在该地区推广的价值

主题词:滑动构造 三李井田 预测 验证结果 推广价值

1 矿井简介

1.1 矿井地质及水文地质

郑煤集团振兴二矿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资源整合矿井,年设计年产45万吨的矿井,主采煤层为二叠系山西组二1煤层,二1煤层顶板为砂质泥岩和砂岩,顶板受滑动构造的影响,极为松软破碎,个别区域滑动构造铲蚀煤层,煤层厚度变化大,煤厚为0—8.98m,平均2.94m,倾角为8°-26°,平均12°。

1.2 11采区是概况

11采区走向长1680米,倾向宽613米,整体呈一不规则长方形,开采标高+34~-160m,面积约842016m2,工业储量319万吨.

1.3主要含水层

⑴ 新近系泥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

主要指新近系泥灰岩及砂砾层,厚度为87.55~135.75m,平均110.62m,由西南向东北逐渐变厚。

⑵ 二1煤层顶板砂岩裂隙含水层

根据区域矿井实测资料,当二1煤层厚度大于8.00m时,煤层采动后形成的导水裂隙带高度约100m,因此本采区将二1煤层顶板以上100m范围内的砂岩含水层做为煤层顶板直接充水含水层。

(3) L7-8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

为二1煤层底板直接充水含水层,主要由太原组上段灰岩组成,L7-8灰岩厚度5.11~16.12m,平均11.13m,隐晶质结构,含燧石结核,发育方解石脉。

(4) L1-3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

L1-3灰岩为一1煤层顶板直接充水含水层,二1煤底板间接充水含水层,一般厚度13.48~18.73m,平均16.66m。

(5) 奥陶系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

为一1煤层底板直接充水含水层,最大揭露厚度为39.22m.

3 涌水量计算 (1)大井法预计二1煤层顶板砂岩矿井涌水量

煤层开采时,二1煤层顶板砂岩含水层水位将降至含水层底板以下,因此应采用承压转无压公式进行预计,公式如下:

1.366K(2HM-M2-h2)

b式中:

Q„„„„„„预计矿井涌水量(m3/h)

ro„„„„„„大井引畔径(m),可将本次预计范围视为一不规则的圆形,采用公式ro= (F为预计范围的面积842016㎡)。

Ro„„„„„„大井引用影响半径(m)

Ro=10×H×√K +ro;

r„„„„„„„„渗透 数,采用7-2孔渗透系数0.1119m/l

M„„„„„„含水层平均厚度,10.6m

H„„„„„„含水层底板以上水头值,H=289.0m

H„„„„„„顶板砂岩含水层底板以至水位Om,将以上参数分别代入相应公式进行计算。

r o = = 517.84

R o =10×289×0.3345+517.84=1484.54

Q =

= 83.0 m3/h

(2)大井法预计L7-8灰岩矿井涌水量

根据我矿实际情况2个下山在二1煤层底板砂岩中开拓不揭露L7-8灰岩含水层,所示应采用水压完整井公式进行预计,公式如下:

Q=

Q„„„„„„预计矿井涌水量(m3/h)

ro„„„„„„大井引用半径(m),可将本次预计范围视为03一不规则的圆形,采用公式ro= (F为预计范围的面积842016㎡)。

Ro„„„„„„大井引用影响半径(m),Ro=10×S× 。

K„„„„„„渗透系数,采用13-1、16-5二孔渗透系数的算术平均值,二孔分别代表较小值和较大值。

KaP=0.0027+9.4=4.701/4m/d=1.084 m/d 。

M„„„„„„L7-8含水层平均厚度,M=6.29+3.55=9.84m,

S„„„„„„疏排降深,245.0 m,将以上参数分别代入相应公式进行计算:

ro=517.84

Ro=10×245.×1.04+517.84=3065.84m

Q =

= 384.0 m3/h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