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研究 2011年l0月第18卷第29期
我院2010年抗高血压药用药分析
范高路 ,刘玲 1.河南省洛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河南洛阳471002;2.河南科技大学医学院药理教研室,河南洛阳471003
【摘要】目的:分析本院2010年抗高血压药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金额排序法和频度分 析法,利用Excel软件对应用品种、销售金额、用药频度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院患者使用抗高血压药金额
居前3位品种依次是钙拮抗药(CC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用药频
度居前3位的药物是依那普利片、氨氯地平片、缬沙坦片。结论:本院抗高血压药应用基本合理。 f关键词】抗高血压药物;用药频度;日均费用;限定日剂量;合理用药 ・
【中图分类号】R969.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11)10(b)一166—02
Utilization of antihypertensive drugs in our hospital in 2010
FAN Gaolul,LIULin 1.The Third Hospital of People in Luoyang City,Henan Province,Luoyang 471002,China;2.Department of Pharmacology,
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Henan Province,Luoyang 471003,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utilization of antihypertensive drugs in our hospital in 2010 and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clinical rational use of antihypertensive drugs.Methods:The varieties,consumption sum and DDDs
etc of antihype ̄ensive drugs used in our hospital were analyzed statistically with the use of Excel software by consumption
sum ranking method and DDDs analytic method.Results:Calcium channel blockers(CCB),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s(ACEI)and angiotensinⅡreceptor antagonist dominated the first 3 places on the consumption list while Enalapfil
tablets,Amlodipine tablets and Valsartan tablets leading the first 3 places on the DDDs list of all the antihypertensive
drugs used in our hospita1.Conclusion:The utilization of antihypertensive drugs in our hospital is basically rationa1.
【Key words】Antihypertensive drugs;DDDs;Average daily cost(DDC);Defined daily doses(DDD);Rational drug use
原发性高血压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随着人们生活
节奏加快和营养过剩,以及生活、工作压力过大和劳累造成
精神紧张,高血压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合理治疗不仅
使血压得到控制,还可减少及延缓冠心病脑卒中,终末期肾 病和外周血管疾病等并发症的发生。本文通过分析本院口服
抗高血压药的应用情况,希望能为该类药物的临床合理使
用、药品采购及科学管理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本院计算机药品管理网络系统中2010年
1 ̄12月出库的抗高血压药,包括药品数量、名称、规格、剂
型、数量和销售金额等。
1.2方法 采用金额排序法和频度分析法,利用Excel软件,对2010年 各类抗高血压药物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与日均费用
(DDC)等指标进行分析,评价药物在临床中的地位『ll。DDD
值是指达到主要治疗目的用于成人的平均日剂量,其值主要
参照《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0o5年版)闭、《新编药物学》
(第16版)翻,文献未收载的参考药品说明书。DDDs=药品的
年用量/该药的DDD值,DDDs越大,说明该药的使用频率越
大。日均费用(DDC)=销售总金额/DDDs,该值代表药物的总体
价格水平,表示患者使用一种药物的平均日费用。计算药品
[作者简介】范高路(1978一),男,河南省洛阳市人,河南洛阳市第三人民 医院主管药师.研究方向:医院药学。
166中国当代医药CHINA M0DERN MEDlClNE 销售金额排序和DDDs排序比值,反映销售金额与应用频率 是否同步,比值接近1.0,则同步性良好。其比值<1,表明药品
价位较高,比值>1,则价位较低。
2结果 2.1常用抗高血压药用药金额及其排序 位居DDDs前3位的抗高血压药依次为:钙拮抗药(CCB),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
药(ARB)。见表1。
2.2常用抗高血压药的评价数据 DDDs和销售金额均位居前3位的抗高血压药物是依那
普利片、氨氯地平片、缬沙坦片。见表2。
3讨论 利尿剂、钙拮抗药、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B
受体阻滞剂是目前常用的5类抗高血压药[41。由表1可知,本
院应用抗高血压药共6类26种,不论是用药频度还是金额 排序第1位均是钙拮抗药类,在常用抗高血压药物DDDs排
序前10位中CCB类有4种药。该类药物在本院作为治疗高
血压的一线药。硝苯地平缓释片使用频率较高,为第二代钙
离子拮抗剂,它到达体内可定时定量释药,血药浓度在12- 14 h内保持药效,具有降压平稳,服用方便,价格适中,不良
反应小等优点。效果优于短效硝苯地平。
ACEI类在销售金额和用药频度均排序第2位,该类药物
抑制了血管紧张紊I转化为血管紧张紊Ⅱ的转化,减少了血
管紧张素Ⅱ的生成。从而切断了血压升高的作用链,减弱了 2ol1年10月第18卷第29期 调查研究
血管收缩作用.使血压下降。同时ACEI类药物减少肾上腺皮
质分泌醛固酮和髓质释放肾上臁素,从而使血管舒张。血压
下降。该类药物对多种类型的高血压均有明显降压作用,降
压作用强且迅速,口服短期或长期应用均有较强的降压作用。 除降低肾素型高血压及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外,对其他类型
的高血压都有效,能逆转心室的肥厚。副作用小,不增快心 率,不引起直立性低血压。能改善心功能及肾血流量.不导致
水钠潴留阎,既是II缶床的一线抗高血压药,也是糖尿病合并高
血压的首选药。依那普利因其价格低廉、疗效可靠,仍在抗高
血压药应用中占主导地位。但几乎此类药都有干咳不良反
应,影响了其应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缬沙坦不作用
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肾素和其他受体,不抑制与血
压和钠平衡有关的离子通道;本品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没有
抑制作用,不影响体内缓激片肽水平,因而导致咳嗽的副作
用少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可替代ACEI类药。降压平
稳的长效制药如硝苯地平缓释片、氨氯地平、非洛地平,因作
用缓和而持久,对血脂、血糖代谢及心功能均无不良影响,对
肾脏有保护作用而受到患者的欢迎。 美托洛尔是B受体阻断药,是一种具有多种治疗作用的 药物,近年的研究资料表明,B一受体阻断药可降低充血性心
力衰竭(CHF)患者的猝死率和总死亡率,在临床是治疗高血
压合并心脏病的首选药物之一嘲。
利尿剂临床上普遍与其他降压药合用提高效果而不增
加费用。其中应用最多是引达帕胺,该药具有钙通道阻滞剂 和利尿剂双重功效,降压作用温和、副作用小,对脂肪代谢无
干扰,适用于高脂血症,为中老年患者首选降压药之一。可致
血糖和尿酸轻度升高,痛风患者禁用。
依那普利、氨氯地平、缬沙坦、美托洛尔缓释片、硝苯地 平缓释片的销金额排序/DDDs排序比值为1,说明其销售金
额与用药量同步性较好。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社会效益。日用 药金额合理,所以深受患者欢迎。
上述分析表明,本院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总体上是比较
合理的,基本符合现代用药方式,能根据实际症状,选择安
全、有效及价格合理的降压药,无滥用倾向。随着市场经济的
发展和医疗经费控制的加强.临床医生使用抗高血压药物应
坚持以治疗为目的、提高疗效、防止滥用,不断提高用药质
量。为患者更好地服务。
【参考文献】 [1】潘晓琼.抗高血压药在我院应用的合理性分析fJ1.中国医药导报,2011, 8(101:143-145. 【2】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l临床用药须知[M].2005年版.北京:人民卫 生出版社.2005:457—569. 【3】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M1.1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44—236. [4】周炜,郭小梅.高血压药物治疗进展 .医药导报,2010,29(1):36—39. 【5】李瑞林,孙会仙,赵尚清.抗高血压药的临床合理应用fJ].中国药房, 2010,21(6):545-548. [6】江启蓉,王述蓉.2007~2009年抗高血压药应用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 评价与分析,2011,11 ̄):421-423. (收稿13期:2011-07—08)
CHlNA M0DERN MEDlCINE中国当代医药
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