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态路由:占用CPU 处理时间少;2、便于管理员了解路由;3、易于配置。
缺点:1、配置和维护耗费时间;2、配置容易出错,尤其是对大型网络。
3、需要管理员维护变化的路由信息;4、不能随着网络的增长而扩展;维护会越来越麻烦;5、需要完全了解整个网络的运行情况才能进行操作。
动态路由:优点:1、增加或删除网络时,管理员维护路由配置的工作量较少;2、网络拓扑结构发生变化时,协议可以自动做出调整;3、配置不容易出错;4、扩展性好,网络增长时不会出现问题。
缺点:1、需要占用路由资源(CPU周期、内存和链路带宽)2、管理员需要掌握更多的网络知识才能距离矢量协议适用:1、网络结构简单、扁平,不需要特殊的分层设计;2、管理员没有足够的知识来配置链路状态协议和排查故障;3、特定类型的网络拓扑结构,如集中星型(Hub-and-Hub);4、无需关注网络最差情况下的收敛时间。
协议类型有类的距离矢量路由协议无类的距离矢量路由协议有类的距离矢量路由协议收敛速度慢慢慢可扩展性-网络规模小小小使用VLSM不要不资源使用率低低低实施和维护简单简单简单连续网络不支持支持支持使用路由器任何大众路由任何大众路由思科路由器专用验证不支持支持支持路由表中代表R R I算法(每台路由器的算法独立进行计算并使用新信息更新贝尔曼-福特(Bellman-ford)适用网络小小小路由协议对比表RIP(路由信息协议)RIPV2IGPR(内部网关路由协议)默认管理距离(管理距离值越低优先级越高,255表示不信任该路由来120120100更新方式定期更新30秒,路由条目会过期,当路由不可用时,要等待新的路由更新,广播更新发送到255.255.255.255,发送整个路由表,并且每个邻居路由处理该路由表到第三层才能判断是否丢弃。
路由器只了解自身接口的网络地址以及能够通过其邻居到达的远程网络地址,使用距离矢量路由协议的路由器不了解网络的拓扑结构(EIGRP例外)使用随机抖动(Random jitter)防止同步更新每90秒发送一次定期更新。
广播更新发送到255.255.255.255,发送整个路由表,并且每个邻居路由处理该路由表到第三层才能判断是否丢弃。
传输协议UDP端口号为520,RIPV1消息中含IP地址和度量UDP端口号为520,RIPV2消息中含IP地址和度量以及子网掩码和下一跳地址RIPV1只发V1能收V1、V2的消息,RIPV2只发V2也只能收V2传输方式在消息从所有配置了RIP的接口发送出去之前,ip报头和数据链路报头会加入广播地址255.255.255.255作为目的地址。
MAC地址为:FF-FF-FF-FF-FF其中IP协议段=17(即UDP)使用组播地址发送更新,路由更新包含下一跳地址。
16跳意味着网络不可达。
数据包类型一个RIP更新最多可包含25个路由条目,数据报最大可以是512个字节,不包括IP和UDP报头。
请求消息(1),响应消息(2)默认HELLO间隔默认保持时间进程IDR1(config)#router rip;若使用no router rip会清除所有现有的RIP 配置。
R1(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1.0(只能输入有类网络地址)R1(config)#router rip;R1(config-router)#Version 2;将其修改为V2版本,使用version 1或no version 可恢复RIPV1 ;passive-interfac命令可以配置被动接口,不让该接口发送更新。
R1(config-router)#passive-interface自动汇总RIPV1不允许禁止自动汇总。
处理更新规则:1、如某条路由更新及其接口属于相同的主网,则在路由更新中对该网络应用该接口的子网掩码;2、若路由更新及其接口属于不同的主网,则在路由更新中对该网络应用网络的自动汇总默认开启,禁用方法:R1(config-router)#no auto-summary禁用后每个子网和掩码都有自己单个的条目,以及到达该子网的送出接口和下一跳地址。
要在更新中包含超网,无需在RIPV2或任何其他无度量(不同路由协议使用不同的度量,一个协议适用的度量和另一个协议使用的度量没有可不性)跳数跳数度量计算公式延迟show show ip ripdatabase可显示路由器了解到的所有RIP路由,包含添加在路由表中的RIP路由和没有添加的RIP路由show ip route查看路由表和与特定路由关联的度量值。
Showip route 172.16.30查看直接的网络的AD值。
输出RIP计时器show ip protocols 查看AD值,也可显示路由当前运行的各种路由协议的全部信息。
列出下一轮更新时间,无效(Invlid180s还没收到可刷新的路由更新,标记为无效路由)、抑制(Hold-down 180s)和清除(Flush 240后将从路由表中删是否配置RIP路由;发送和接受RIP更新的接口是否正确;路由器通告的网络是否正确;RIP邻居是否发送了更新。
show interface show ip eigrp neigborsshow ip egigrp topologybandwidth汇总RIPV1更新发往一个不同主网接口,会自动汇总这些子网到有类地址(172.30.0.0)如果静态路由192.168.0.0的掩码为/24或更大,则此路由会包含在RIP更新中,接收路由器会对该更新应用有类掩码/24。
由于掩码与类或类的子网不匹CIDR同样允许聚合的包括所有子网的路由携带的子网掩码的还要短。
重分布默认路由R1(config-router)default-informationoriginate指定该路由器为默认信息的来源,有该路由在RIP更新中传播静态默认路由。
R2(config-router)default-informationoriginate指定该路由器为默认信息的来源,有该路由在RIP更新中传播静态默认路由。
R1(config-router)#redistributestatic路由重分布,指获取来自某个路由源的路由,然后将这些路由发送到另一个路由源。
R3(config-router)default-informationoriginate指定该路由器为默认信息的来源,有该路由在RIP更新中传播静态默认路由。
微调邻接关系不成立DR/BDR的选择环路(静态路由配置错误;2、路由重分布配置错误;3、发生改变的网络收敛速度慢,不一致的路由未能得到更新)存在,解决办法:1、使用抑制计时器(hold-down time);2、水平分割(split horizon);3、TTL (生存时间)4、定义最大度量防止计数至无穷大(count to infinity RIP最大为16跳,大于此值的路由即为不“不可达”);5、路由毒化(route poisoning,链路不可用时,直接将度量设置为16发送触发更新);6、触发更新链路状态协议适用:1、网络进行了分层设计,如大型网络;2、管理员对网络中采用的链路状态协议非常熟悉;3、网络对收敛(convergence)速度要求极高。
无类的距离矢量路由协议无类的链路矢量路由协议快快大大要要中高复杂复杂支持支持思科路由器专用任何大众路由IETF (Internet工程任务组)可配置加密并验证其路由信息,但不会加密路由表,对来源进行验证。
可配置加密并验证其路由信息,但不会加密路由表,对来源进行验证。
D(DUAL)O C:直连路由,S:静态路由,*:候选默认路由,EX:外部EIGRP路由(AD=170),扩散更新算法(DUAL)最短路径优先算法(Dijkstra)不使用时间抑制器及并列路由计算系统使得收敛速度更快。
迅捷的收敛速度和适用大型网络实施的可扩展性建立邻接关系,维护邻居表和拓扑表。
备注表EIGRP(增强的内部网关路由协议)OPSF(开放最短路径优先)汇总路由:5,内部:90,外部:170110直连:0,静态:1,IS-IS:115,外部BGP:20,内部BGP:200限定更新,路由条目不过期,仅在路由度量发生变化时才发送且更新数据包仅含需要的(发生变化的)路由信息,且仅发送给需要该信息的路由器,使用可靠传输,当多台需要更时使用组播,只有一台需要更新数据包时使用单限定更新,不适用传输层协议,直接通过IP数据包发送RTP(可靠传输协议)用以可靠或不可靠,数据包报头呗封装在EIGRP TLV中OSPF的数据包包头和数据包特定类型的数据被封装到IP数据包中单播或组播MAC目的地址:01-00-5E-00-00-0A;IP目的地址:224.0.0.10;IP 协议字段88组播MAC目的地址:01-00-5E-00-00-05或01-00-5E-00-00-06;IP目的地址:224.0.0.5(网络中的其他路由器泛洪给DR和BDR)或224.0.0.6(DR将泛洪转发给其他路由);IP协议字段1、HELLO数据包以组播方式发送,且是不可靠传输,每5秒发送一次,在多点非广播多路访问(NMBA)如X.25、帧中继、和带有T1(1.544Mbit/s)或更慢的ATM,每60秒发送一次。
2、更新、查询、应答(单播)数据包可靠传输。
3、确认(Ack)数据包单播不可靠传输。
1、Hello数据包发现OSPF邻居并建立邻接关系;2、DBD(数据库描述)数据包包含发送方路由的链路状态数据库的简略表,接收方使用本数据包与本地链路状态数据库对比;3、链路状态数据包(LSP)接收方发通过发送LSP 请求DBD中任何条目的详细信息;4、LSU (链路状态更新)回复LSR和通告信息;5、LSAck:确认LSU。
小于1.544Mbit/s或更慢非广播多路访问60秒,大于1.544Mbit/s的以太网5秒(默认)。
R1(config-if)ip hello-interval eigrp 1 60,其中hello间隔时间取值范围为1-65535,与其他路由建立邻接关建立邻接邻居之前要求:Hello间隔、无效时间和网络类型必须统一。
默认情况,在多路访问网段和点对点网段中每10秒发送一次,在非多路访问(NBMA)网段(帧中继、X.25或ATM)每30秒发送一次Hello数据包hello间隔的3倍。
小于1.544Mbit/s或更慢非广播多路访问180秒,大于1.544Mbit/s的以太网15秒。
R1(config-if)ip hold-time eigrp 1 180,若更改了hello 时间间隔,请确保更改保持时间,使其大于或等与hello间DEAD间隔为Hello间隔的4倍,对于多路访问网段和点对点网段为40秒,在NBMA中为12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