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好农村路”建设工作总结及下步思路(最新)

“四好农村路”建设工作总结及下步思路(最新)

“四好农村路”建设工作总结及下步思路为认真贯彻x提出的建设“四好农村路”重要指示精神,我市坚持规划引领、高标准建设、快速度推进、新机制管养、一体化运营,全市农村公路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快速推进了“四好农村路”建设任务。

现将x市“四好农村路”建设工作报告如下:一、“四好农村路”建设基本情况近年来,在x市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自治区交通运输厅的大力支持下,我市以建设“四型交通”为目标,以打通“五个通道”为重点,凝心聚力,大干快上,在交通设施总量、农村公路建设、运输能力供给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截至x年底,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为8896公里,其中:高速342公里,国道610公里,省道818公里,县道242公里,乡道2302公里,村道4367公里,专用公路215公里,等级公路密度为43.6公里/百平方公里,全市乡村道路硬化路率达到98%。

二、主要做法和成效(一)贯彻落实“四好农村路”建设政策,推动示范县创建。

局党委提请x市出台了《x市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实施方案》,指导各县(市、区)积极开展创建“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工作,截至目前,x市、x区、x县已被交通运输厅命名为自治区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

(二)高标准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夯实农村公路建设,以科学规划为引领,高标准建设农村公路主干道;实施通自然村、窄路面拓宽、危桥改造等项目,不断完善乡村农村公路,形成横通东西、纵贯南北、对接城区和对外通道的农村公路交通网络,形成了内通外联交通格局。

特别是在农村公路建设方面形成一套严格农村公路建设程序,确保农村公路工程质量。

具体为:一是严格组织项目招投标,科学规范招投标程序。

严格操作程序,通过中国采购与招标网、x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及x日报发布招投标公告,公开向社会进行招投标。

同时,按照《公路建设市场信用信息管理办法》要求,以信用等级评价结果信息作为重要参考严格公路建设市场准入审查,对资格预审、评标定标等关键环节加强制度监控,使真正实力强、技术高、信誉好的专业队伍进入公路建设市场,择优选取项目参建单位。

二是严格执行公路建设基本程序,全面加强项目管理工作。

认真贯彻落实项目法人制、工程招投标制、项目合同制、工程监理制四项制度,严格履行项目基本建设程序各环节的报批手续,突出抓好建设管理关键节点,切实从严从实抓牢项目管理工作。

在项目资金管理上,设立项目资金专户,坚持工程资金支付局党委会集体决策制度,工程款实行“七笔会签”制度。

在项目设计变更管理上,执行《公路工程设计变更管理办法》,规范设计变更审批流程,实行科学论证和集体决策制度,杜绝违规干预设计变更审批问题的出现。

在项目监督管理上,市公路工程质量监督站全程监督,按照“七公开”的要求,对项目内容、建设、施工、监理单位进行公开,公布监督电话,邀请项目所在地群众对项目进行监督。

三是严格工程质量管理,建设优质满意工程。

坚持公路施工现场日常巡查制度,实行中间交工“四方联检”,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有效控制工程质量。

加强工程关键指标抽检,如发现不符合要求的段落下达质量监督意见书,要求限期整改,整改完成经复查合格后方能进行下一步施工。

四是严格把好计文件审查,抓好公路竣工验收工作。

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和办理程序,及时对农村公路进行竣工验收,组织项目所在地发改、财政、审计、环保、安监等多部门联合进行工程竣工验收,确保建成后能够立即投入使用,做好建设、养护的交接工作。

(三)着力推进县级公路质量监督机构建设。

根据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加强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x交办发〔x〕X号)和x市委办、政府办《印发关于x市质量强市建设行动计划的通知》(x党办发〔x〕x号)精神,我局积极督促x市、x县、x县、x区成立县级公路质量监督机构,目前4个县均已成立公路质监站,交通运输厅批复由市交通运输局负责组织运行考核,建立健全了公路工程质量属地监管的运行机制。

(四)以创新理念推进管养并重。

进一步贯彻落实《公路法》、《x族自治区农村公路条例》等法律法规,建立了“政府负责、部门执法、群众参与、综合治理”的网格化管养体系。

完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机构,建立县级公路管理段和乡村道路管理站。

建立稳定的养护资金投资渠道,将养护职工经费全额纳入财政预算,有效保障了公路管养经费。

筹措资金159万元购买湿式路面清扫车、铲雪车、高压洒水车,采用湿式清扫有效减低城市扬尘浮尘。

投入150万元抢修处治翻浆、沉陷、坑槽等各类病害31000平米,对专用道路等路段裂缝实施灌缝12.3公里,安装龙门架9座,各类标识标牌66块,清理沿线垃圾8600立方,落实《x市扬尘污染治理工作方案》,开展联合整治,加盖防护措施554车次,篷布覆盖率达到90%以上,并与10余家公路施工企业签订扬尘治理承诺书,有效减少扬尘污染,营造了畅安舒美路域环境。

组织公路路政、交管、运管、公路分局等部门24名执法人员集中开展联合执法,健全路警联合执法工作机制,将路政执法接入110报警指挥平台,有效维护了路产路权,采取流动治超和固定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在x307线、x、慈善大道及车流密集路段对车辆进行集中整治,全年共出动执法人员4080人次,检查车辆3900余辆,现场监督卸载超限车辆77辆,卸载货物3200吨,超限率控制在2%以内,有效保障辖区公路安全。

(五)以全域目标推进农村公交。

目前,全市班线客运客车1425辆,开通客运线路422条,长途班车通达x、x、x等省区;全市乡镇通客车率达100%,具备条件行政村通车率达99%,开通城乡公交线路155条;出租汽车2589辆;各类等级汽车客运站32个,建设农村客运招呼站451个;建成x市城北综合客运枢纽场站,解决了市区公交车辆集中停放、维修、保养问题。

投资6120万元,新建280个公交候车亭,购置70辆大型公交车,加密7条老线路,开通3条新线路,实现公交候车亭500米覆盖,5分钟换乘,半小时通勤的工作目标,实现市辖区、各县(市、区)公交运营全覆盖。

投资2500万元,完成出租汽车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实施x城市公交同城化项目,收购21路公交,新采购30辆纯电动公交车,开通x 公交,实现同城同票同价。

(六)全力推进交通扶贫攻坚。

始终将脱贫攻坚工作作为政治任务来抓,对照脱贫攻坚职能职责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一是在x 集中连片贫困区已形成的“五纵三横”交通网络基础上,扎实推进“七纵六横”的交通公路网建设,x至x公路7月开工建设,正在进行路基、桥涵施工,x大道至x段完成主体工程,做前期工作。

二是全市新建改建农村公路项目77个542公里,超额完成142公里,建制村硬化率达到100%。

三是全力扶持帮扶村发展,派驻工作队和驻村第一书记到x扶贫,创新帮扶模式,帮助x村发展养殖业,建设圈棚170座,肉牛补栏2210头,养殖规模在100头牛的专业合作社4家,带动效果显著。

筹集资金1.68万元慰问x村贫困户,捐助水泥250吨投入x部院坪、围墙、新农村建设,购买价值16万元洒水车一辆,捐助价值2万多元办公家具,计划投资40多万元改造胡堡子庙嘴1.2公里道路。

三、存在的问题虽然我市农村公路路网结构日趋完善,但与群众出行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和困难:(一)建设资金严重不足。

农村公路的快速发展离不开自治区交通运输厅的大力支持,区厅每年计划大量资金补贴地方农村公路建设,其余资金由地方政府配套,由于我市财政困难,无力解决配套资金,致使公路建设资金缺口较大。

(二)农村道路建设标准低,道路改建任务急迫。

农村公路多以三、四级公路为主。

由于受到地形条件、资金等条件限制,主要解决道路“通”的问题,在线形优化、安全设施等方面投入较少。

并且在90年代实施的村村通硬化路过程,全都采取群众集资、投工投劳等办法筹集,实施乡村道路建设项目,公路建设标准低,超期服役,路面破损严重,不仅影响和限制农村公路的通行能力,而且留下了较大的安全隐患,目前道路改建任务越来越大,道路改建资金筹措困难。

(三)公路养护设备亟待更新。

按照有路必养的要求,新增道路均需养护。

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公路建设力度,乡村道路新增里程较大,但未列入自治区养护道路里程,养护经费难以落实。

经多方争取,将养护资金列入财政预算,解决了养护人员工资问题,但乡村道路养护配套资金未落实,加之养护设备老化,养护技术和机械化水平低,已建成的乡村道路得不到及时有效养护,大大缩短了公路的使用寿命。

(四)公路运营体制改革急需推进。

目前,我市现有公交企业6家,运营车辆211量。

普遍存在经营规模小,抵抗风险能力差,经营效益低下的情况。

部分民营公交企业重经营,轻管理,服务质量难以保证,公交线路布局不合理,新规划线路难以落实。

四、下一步工作思路(一)加大资金投入。

紧紧抓住实施农村公路通达工程的战略机遇,千方百计争取更多的项目和更大的资金支持;努力争取中央转移支付农村交通建设养护专项资金;争取市财政每年预算安排一定的资金,专门用作乡村道路建设和管理配套投入,每年安排一定比例的化债资金,化解交通债务;积极争取社会捐助支持,通过多渠道筹资、多元化投入,切实解决乡村道路建设和养护资金难题。

(二)打赢交通脱贫攻坚战。

在x集中连片贫困地区推进建设“七纵六横”的交通公路网。

力促x至x公路和省道308线x大道石家窑至x段建成通车,启动谋划x高铁站至x火车站通道及x高铁站片区路网规划,加快建设x至x公路,谋划建设富民大道。

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全市新建改建农村公路300公里,完成交通脱贫攻坚任务。

(三)指导县级公路质监站良性发展。

完成对辖区县级公路质监站的运行考核,积极主动开展下基层活动,指导县级公路质监站健全制度、提升业务、强化监督、落实责任、夯实基础,稳步上台阶,确保农村公路工程质量属地监管职责落到实处,为x市质量强市建设补齐短板。

(四)加强养护管理。

进一步加大乡村道路改建投资力度,强化日常养护,对超期服役、路面破损严重的乡村道路逐年进行改造;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对现有病害严重的道路进行中修罩面等工程;建立全市危桥数据库,纳入改造计划逐年实施。

进一步加大治超力度,减小对公路的损坏,进一步提升公路畅通能力。

积极探索、创新乡村道路管养体制,提高养护水平。

建设生态大道、绿色通道等生态型交通设施,落实行业大气污染、水污染防治任务,打造绿色交通。

开展绿色养护,推行无尘清扫,加大机械化扫路频次,有效降低路面扬尘。

(五)严格质量监管。

一是坚持技术规范,确保“宽度、厚度、强度、弯沉、坡度”等技术指标符合规范要求。

二是强化现场管理,严把“六关”。

把住材料采购关,从源头上杜绝质量隐患;把住施工程序关,每道工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把住现场监督关,从细节上杜绝工程质量隐患;把住实验抽检关,从技术上保障质量达标;把住施工工艺关,确保质量过硬、线型美观;把住后期保养关,杜绝后期次生质量隐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