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增值税改革的意义的一些看法

关于增值税改革的意义的一些看法

关于增值税改革的意义的一些看法
摘要

我国实行了一系列的增值税的改革。就最近,国务院办不了几点新的决

议。就这些决议来看,笔者认为,这次的增值税改革达成了了避免了重
复征税、落实了结构性的减税两项目标。当然,在这中间存在了一些利
益上的问题。本文就这几方面做出了一些浅显的探讨。

关键词

增值税改革 避免重复征税 结构性减税 降低财政收入

正文

增值税扩围改革是我国新一轮税制改革的重头戏,不仅是与世界通行做法接
轨,也是健全税收制度的必然选择,扩大增值税征收范围已列入国家“十二五”
规划。本来好好的增值税为什么要改革呢?笔者认为,这是一直以来,我国所实
行的生产型的增值税存在着重复征税、抑制投资、阻碍技术更新等的弊端。本来,
增值税被视为一种“优良税种”而被世界140多个国家广泛采用。其优良性主要
表现为适用面广、税基广、税率单一等特点,尤其是采取税款抵扣,彻底排除了
流转税重复课税的弊端,具有调节中性、税负公平、收入有效、征管严密等优点。
然而,我国原增值税制度不仅达不到上述优点,还与当前经济发展要求不相适应。
在2011年6月26日国务院的常务会议当中,通过了一下几点的决议。
1、
从2012年1月1日起,在部分地区和行业开展深化增值税制度改革
试点,逐步将目前征收营业税的行业改为征收增值税。
2、
试点先行在上海市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等开展,条件成熟时
可选择部分行业在全国范围进行试点。
3、
在现行增值税17%标准税率和13%低税率基础上,新增11%和6%两档
低税率。
4、
试点期间,原归属试点地区的营业税收入,改征增值税后收入仍归属
试点地区。试点行业原营业税优惠政策可以延续,并根据增值税特点
调整。纳入改革试点的纳税人缴纳的增值税可按规定抵扣。
在这次的改革当中,笔者认为,凸显了一下几点的意义:
一、 避免了重复征税
当前,我国正处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对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提高国家综合实力具有重要意义。按
照建立健全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制度要求,将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有利于完善
税制,消除重复征税;有利于社会专业化分工,促进三次产业融合;有利于降低
企业税收成本,增强企业发展能力;有利于优化投资、消费和出口结构,促进国
民经济健康协调发展。
在增值税改革之前,我国在生产销售商品的时候征收增值税,不涉及劳务服
务,对服务业是征收营业税。例如,属于第三产业的交通运输企业,在购进货物
时就不能进行税前抵扣,同时对全额收入征收5%的营业税。这对服务企业来说
形成了重复征税。建造房屋、销售不动产,也都在营业税征收范围。所以,企业
建造厂房缴纳的税款也不能进行税前抵扣。有专家曾经做过测算,增值税虽然为
17%和13%的税率,但因为允许抵扣进项税,所以增值税的实际税负大概4%,而
营业税的税负5%,税负比增值税还要高。他认为,这样的税制不利于促进服务
业的发展,而中国眼下正在努力促进第三产业的繁荣发展。
改革之后,一部分的营业税并入到了增值税中,使得征税更加的公平,有助
于促进第三服务业的发展。
二、结构性减税的落实
近年来,我国的财政收入一路飙升。减税已经成为了许多人的心里话。面对
不断增长的财政收入,无论是处于社会和谐的角度,还是处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
角度,减税已经是势在必行。
我们看到,面对2008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我国果断地实施一
系列涉及范围广、实施力度大、针对性强的结构性减税政策,在保持经济平稳较
快发展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这次的税收改革当中,
在现行增值税17%标准税率和13%低税率基础上,新增11%和6%两档低
税率,就是充分考虑到一些行业和企业的具体情况,切实减轻他们的负担。我国
对中小企业、对部分行业在税收方面予以支持,正是对结构性减税的最好的落实。
而通过结构性的减税,有利于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进程。2008年的国际金
融危机使我们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产业结构不合理的危害、现代服务业发展落后的
危害。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政府决定加大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力度,将产业结构
调整优化作为重中之重。税收是政府影响生产要素流动的关键手段之一,是产业
结构调整优化的主要政策工具。税收政策对产业的支持表现为税收优惠,即政府
将一部分应得的收入让渡给纳税人。这样可以降低纳税人成本,增加其收益,并
减少其经营风险,如减少占用资金的风险,减少技术创新活动费用与支出方面的
风险等。因此,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需要完善税收制度。结构性减税可谓全面推
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前奏。
尽管增值税的改革有利于我国社会,但是它的实施同样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对于税收净减少千亿元的问题,现在已有了越来越多共识——减税本
来就是这项改革之目的。而当前庞大的税收收入基础正是实施此项改革的有利时
机。事实上,此前增值税选定的试点行业——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都
是存在营业税重复征税的“重灾区”。作为营业税的纳税人,企业在购买原材料、
生产设备、燃料等时所缴纳的增值税不能抵扣,导致了重复征税。而推行增值税
改革之后,这些行业都将能享受到增值税抵扣所带来的税收优惠。减税虽然带来
一时财政收入的下降,但对于拉动地方经济却有着无法用金钱估量的收益。
其次,利益协调问题。这虽然是改革难点,但并非无解之题。我们知道,增
值税属于国税,营业税属于地税,改革的确会涉及到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两
个体系,所以,其中交接、协调、磨合,必是一个艰难过程。但是,难题亦有解
决之道。以试点上海为例,原来属于营业税的这部分收入,转成增值税以后,仍
然归属于地方,这势必保障了地方政府的财政能力。我们看到,上海试点运行时
间虽然不长,但“已经感觉到了变化,降低了大部分人的纳税负担。一些小规模
纳税人大多由原来5%的税率降为3%,税负的下降幅度约40%”。
增值税改革,不仅仅是一项税制改革,更超越了税制本身——不仅是减轻负
担、纾解民生焦虑的惠民之举,同时也是促进结构调整、催生发展内生动力的有
效举措。
去年全年税收已近9万亿元,庞大的财力保证了改革的顺利推进,而在“多
予少取、促进经济内生性增长”日益达成共识的当下,我们认为,增值税改革大
力度推进的好时机已经来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