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某地增值税转型改革与经济转型升级摘要:增值税的全面转型是整型经济的一大利好消息,就企业而言,这次转型减轻了企业的负担,加大了企业资本投入的积极性,带动了经济转型升级,是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的鲜明表现。
文章通过介绍慈溪的经济转型升级状况,分别从慈溪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对这地区经济进行了分析,认为增值税转型对经济转型升级有不小的影响。
关键字:增值税转型实例研究经济转型升级增值税转型改革,允许企业抵扣其购进设备所含的增值税,将消除我国当前生产型增值税制产生的重复征税因素,降低企业设备投资的税收负担,在维持现行税率不变的前提下,是一项重大的减税政策。
增值税转型改革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小的影响。
1994年的税制改革,基于当时的经济形势,在增值税类型问题上,选择了生产型的增值税。
然而生产型的增值税在运行的十几年间依然存在许多问题,包括在一定的程度上抑制了企业的设备更新,产生了税负不公,不利于国内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等不足之处。
发展中国家成功实行消费型增值税的经验的情况下,本文结合我国当前的经济情况,提出对我国增值税改革的建议。
1 增值税转型改革背景对于增值税改革转型经济影响方面,国内众多学者依据自己考察的侧重点的不同用不同的评价指标对增值税转型改革作了理论与实践上的探讨。
[4] 黄潇雨针对增值税转型的主要内容出发,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和预测了增值税转型对某市的影响。
[ 3]洪嘉祥面对慈溪市工业发展的现状,提出抓住机遇加快工业经济转型升级。
[8]邓入心通过论述生产型增值税存在的问题,收入型增值税在我过不可行,进一步说明消费型增值税是我过增值税转型的现实选择。
[9]钱海权,程娟对增值税转型改革后对企业财务活动,企业财务报表以及转型后企业应注意的事项发表了个人的观点。
本文通过一些简易的计算,借鉴前人的工作成果浅析了宁波慈溪市增值税改革与经济转型升级。
1.1 增值税改革的主要内容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允许企业抵扣新购入设备所含的增值税,同时,取消进口设备免征增值税和外商投资企业采购国产设备增值税退税政策,将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征收率统一调低至3%,将矿产品增值税税率恢复到17%。
经测算,明年实施该项改革将减少当年增值税收入约1200亿元、城市维护建设税收入约60亿元、教育费附加收入约36亿元,增加企业所得税约63亿元,增减相抵后将减轻企业税负共约1233亿元[1]。
1.2 调整的目的为扩大国内需求,降低企业设备投资的税收负担,促进企业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1.3 调整内容允许企业抵扣新购入设备所含的增值税;取消进口设备免征增值税;取消外商投资企业采购国产设备增值税退税;将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征收率统一调至3%;将矿产品增值税税率恢复到17%[1];1.4 调整结果预计明年将减少增值税收入约1200亿元(2007年国内增值税收入超过1.5万亿元)。
1.5 “转型”目前所称的“转型”,是指由生产型增值税,改革为消费型增值税。
消费型增值税是指企业购进的固定资产进项额可以进行抵扣。
所以改革后,可抵扣的税额多了,企业购买设备的积极性就高,实际缴纳的税额就少了,为企业留出更多流动资金,可减轻企业困难、提高企业设备投资和技术改造的积极性。
此前商业小规模纳税人和其他行业的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征收率分别为4%和6%,而矿产品的增值税税率,除了原油之外,其他均为13%。
1.6 行业的影响该项改革对于不同行业的影响不一。
获利较多的将是存在增值税销项且新购置设备较多的资本密集型行业。
目前,制造业、农林牧渔的部分行业、采矿业、电力生产行业、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软件业要缴纳销项增值税。
根据《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年鉴》中各行业新购置工器具设备的数据,发现橡胶制品业、印刷业等十个产业受益最为明显。
1.7 中小企业将“有效减负”此次的增值税转型改革,将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征收率统一调低至3%,将矿产品增值税税率恢复到17%。
由于小规模纳税人的进项税额不能抵扣,其税负远远高于一般纳税人。
目前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 [2]工业为6%,商业为4%。
如2005年16省市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平均税负为 2.76%,工业为 4.04%,商业为 1.17%,由此可见小规模纳税人的负担比较高。
现在统一调整到3%,将有效降低负担。
2 慈溪市工业转型升级面临的机遇与挑战2.1 慈溪自身的经济发展特点慈溪的经济发展的特点有以下几个:1、经济发展比较活跃,可以用“千家万户办企业”来形容,我们做了一个统计,平均不到4户中就有1户是经商办企业的。
2、百姓富裕,小老板比较多。
去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1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9500元[3],分别列全省县市级第一和第二。
慈溪的经济发展有四大特色:一是家电之都。
年产值400亿。
二是轻坊基地。
年产值近300亿。
三是打火机世界。
全世界消费者所使用的塑料打火机。
四是轴承王国。
是我国最大的微小型轴承出口基地[3]。
2.2 慈溪企业面临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慈溪市实现了从农业大县向新兴工业化城市的跨度,初步构筑了具有慈溪特色的现代化工业体系。
但目前区域经济持续回落,根本原因是长期累积下来的素质性和结构矛盾。
一是以加工制造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呈现出产业高度化不足的态势。
二是以外贸出口为主的市场结构,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冲击时间更早、范围更广、强度更大。
三是以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为主的企业结构,对劳动力和融资等成本上升的承受能力不如以规模企业为主的地区[4]。
2.3 增值税转型改革对慈溪市经济转型的助推作用2009年增值税转型改革,从狭义的角度看,是将生产型增值税改为消费型增值税,允许固定资产进项税额抵扣;从广义上讲,则是以实行消费型增值税为核心的增值税税收制度的改革完善。
当前慈溪市经济面临的一大难题就是投资、消费和出口的三大需求动力不足,经济增长拉动乏力。
此时实行消费型增值税,有利于促进投资、刺激消费,从根本上刺激经济增长,促进浙江经济稳步回升。
可以说,增值税转型改革是浙江经济也是慈溪市经济破解难题、转型升级、持续发展的有力推手[5]。
实施消费型增值税,首先等量的增加了企业的现金流入,减轻企业税收负担,缓解企业资金难题,而针对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的抵扣政策,更有针对性地刺激企业进行设备更新改造,提升技术含量,实行技术创新。
3 企业发展目标路线新动态3.1 自主创新是激发慈溪经济发展的动力源在去年的“首届中国城市创新论坛”上,慈溪市跻身全国县级市自主创新综合评价榜十强行列,并荣膺“中国优秀创新城市”称号,这也是对该市自主创新工作的褒奖,也是对此系这座极具创新禀赋的城市的最好激励[5]。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发展模式转型,目前慈溪市创新载体初见成效,企业创新能力不断加强,“发展是第一要务、创新是第一动力”。
强化企业主体,使之成为自主创新的主力军。
3.2 服务业领先发展慈溪市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196.7亿元,增长10.0%。
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一千六百亿元,增长11.0%。
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领先于二产1.0个百分点。
新增银行金融机构7家,其中外资银行1家,城市商业银行4家,村镇银行2家。
首家小额贷款公司成立。
[5]在经受了近几年来宏观调控、要素制约、原材料涨价的外逼内挤多重压力的情况下,企业经营者的发展理念开始发生明显改观,从过去的争土地、争资金,转向更加重视规范内部管理、人才引进、技术创新和市场开发,自主产权意识、质量意识、品牌意识普遍提高,涉足高新技术行业不断增多,对外合作及与国际接轨步伐进一步加快,特别是规模较大的龙头企业,在这方面更加领先和高度自觉。
3.2.1世博效应四大机遇,推动浙江经济转型升级2010年是上海世博之年,也是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一年。
2009年浙江人均GDP达到44335元(折合6490美元),表明浙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已势在必然。
上海世博会在推动上海城市转型的同时,也给浙江经济发展带来重要的契机,我们必须适时抓住机遇、抓准契机,推动浙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正像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在布置2010年经济工作时提出的,“最大限度地利用上海世博会带来的宝贵机遇,分享世博会结出的丰硕成果。
[6]”着力抓好产业结构调整之机遇。
世博会使得上海产业结构的调整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也为浙江的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平台和难得的发展机遇,要把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作为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主要途径。
3.2.2着力抓好加快技术创新之机遇世博会被誉为“经济、科技、文化的奥林匹克”,科技是世博会永恒的魅力源泉,科学技术成就是每届世博会上令人难忘的亮点。
上海世博园区内广泛使用太阳能;园区内所有的交通工具全部采用清洁能源,实现零排放;世博会场馆精美、新颖、别致,且场馆内的每件产品,场馆的内外装饰、乃至布展的每个细节,都有技术创新[6]。
3.2.4着力抓好提升人的理念之机遇每次世博会都会使人类文明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世博会的举办不仅能够大大提高国民的自豪感和凝聚力,也能给国人带来难能可贵的精神财富,提高居民的精神素质。
这些展馆无论是材质的选择,还是展品的陈列,都显现以低碳为内涵、以绿色为标志的新理念,倡导人们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社会方式要强调低消耗、低投入、低排放。
通过这么多人“3天游遍全世界”的机会去看世博,相信一定会使所有人包括浙江人民的理念有一个新的提升[7]。
4 增值税改革转型应注意的问题4.1 税改后的突出问题积极推进税制改革,为经济转型升级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增值税转型改革,对浙江经济、税收、企业、行业等方方面面都生产了一定的影响。
然而,扩大内需的税收政策不只是为了体现减税规模,更是为了调整和完善税制结构,最宗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增值税转型改革的各项目标。
当前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中较为突出的问题有:一是固定资产抵扣范围相对狭窄。
二是增值税抵扣链条不完整。
三是增值税征收范围过窄[7]。
参考文献:[1]钱宝荣.增值税转型改革对浙江经济转型升级的作用分析[J].政策瞭望.2010.(2)[2]孔令辉.增值税转型对我过企业的影响[J].税制改革,2009,(2)[3]洪嘉祥.抓住机遇加快工业经济转型升级[J].政策瞭望.2010.(3)[4]黄潇雨.增值税转型对某市经济影响及对策分析[J].经济师.2010(1)[5]叶余有.增值税转型政策对经济税收影响的调查—以建德为例.浙江金融[J].2010(2)[6]慈溪统计信息网.慈溪市统计局.上半年慈溪市经济发展形势分析及全年走势预判./read/20071008/24042.aspx.2007-10-08.[7]2008年宁波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述评.2009-03-02/read/read.aspx?id=25639.2009-03-02[8]邓入心.煤炭经济管理新论.浅析增值税转型[J].(第9辑).[9]钱海泉,程娟.浅析增值税转型对企业经济活动的影响[J].财务与会计综合版20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