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走进中国少数民族

走进中国少数民族

走近中国少数民族
临江市宝山中学王景芝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让学生知道我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大家庭,各民族都拥有自己独特的、绚丽的民族文化,共同组成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

2、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收集资料能力、识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3、情感目标
让学生懂得只有民族间互相了解、互相尊重、团结友爱才能形成一个融洽的大家庭。

通过活动,让学生学会互相理解,学会互相尊重,学会团结友爱。

二、教学重点
通过收集资料,了解各民族都拥有自己独特、绚丽的民族文化。

三、教学难点
形成各民族间相互了解、相互尊重、团结友爱的民族情感。

四、教学准备
56个民族的目录,有关少数民族的资料,包括文字、图片、课件等,歌曲《爱我中华》。

五、教学课时2课时
六、教学活动及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课前播放《爱我中华》歌曲)
1、教师有感情地朗诵歌词。

提问:同学们听到了什么?
2、是啊!56个民族56支花,这就是中华民族。

你知道这56个民族分别是哪些民族吗?把你知道的告诉大家。

3、你对他们有多少了解呢?让我们一起走近民族大家庭去看看吧。

(板书课题“走近中国少数民族”)(出示课件1)
﹙二﹚“认识祖国大家庭”寻秘活动
活动一:少数民族知多少(课件出示少数民族图、少数民族资料2.3)
1.简单介绍汉族与部分少数民族。

并简单介绍汉族与它们的人口、比例、自治区等。

我国有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教师简单介绍五个自治区及朝鲜族、维吾尔族、蒙古族、藏族、傣族的风俗。

(课件展示4.5)
2.学生调查当地有哪些少数民族,师归纳总结(课件出示6)
活动二:少数民族猜一猜(课件出示少数民族服装7.8.9.10.11)
大家先欣赏一下少数民族的服装秀,大家猜猜看这是刚才我们所说的什么民族的服装?3.民族风情大展台
同学们,我们国家幅员辽阔,除了刚才我们了解的几个民族外,还有五十多个民族分布在全国各地。

下面把你最感兴趣的民族介绍给大家,你可以从这个民族的分布、人口、民族风俗这三个方面介绍,民族风俗又可从、民族节日、民居、民族服装、禁忌等四个方面来介绍。

小组学生讨论后展示(出示课件12.13)
(1)小组内互相介绍;( 2)小组派代表向全班同学作介绍,教师利用多媒体辅助学生的介绍;
(3)同学们,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不能一一地介绍其他民族了。

课下,同学们可以继续了解你所感兴趣的民族。

4.考一考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了解了几个少数民族,老师想考考大家,看你们掌握得怎样?
中国少数民族的艺术千姿百态,绚丽多彩。

特别是少数民族的音乐、舞蹈、服饰和工艺美术,既有西南边陲的柔美细腻,也有塞北的粗犷豪放。

(课件出示14)你知道下面的乐器分别是哪个民族的吗?你知道的民族乐器还有哪些?
5.辨一辨
请写出下面三幅图中各表现的是哪个少数民族,并写出他们的民族特点。

(课件出示15)6.说一说
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体育娱乐项目纷繁多样,除传统的体育项目外,还有本民族独特的项目。

(课件出示16)
教师小结:同学们,56个民族就像兄弟姐妹一样生活在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中,他们感受着民族大家庭的温暖,也在为祖国的繁荣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课件出示17)
(三)全课总结
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56个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入了发展进步的新纪元。

在这块古老沧桑的土地上,沐浴着时代的春风,焕发出勃勃生机。

改革开放新时期,各民族更以积极昂扬的精神状态,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丰硕成果,描绘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同学们,让我们在《爱我中华》的歌声中结束这节课,同学们可以跟着齐唱这首歌。

七、板书设计
第三课走近中国少数民族
民族特点
风俗习惯
体育运动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用歌曲导入新课,创设爱国的氛围,使活动更顺利地开展。

各民族有着极为特色的民风民俗,本课通过几个活动从而使学生感性认识民族风情、民俗习惯和服饰特点是本课的一大亮点。

课堂上学生展示搜集的资料,学习气氛热烈,学习兴趣被激发起来。

学习效果较好。

结尾再让学生齐唱团结之歌《爱我中华》,让学生知道各民族之间应该相互了解、互相尊重,互相融洽,共同建设祖国,祖国才能更加繁荣昌盛。

由于自身的原因,在课件播放上不是十分熟练,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提高自身素质。

总之这节课教学目标得以实现,学习效果较好,得到听课教师的好评。

九、教学评析
本节课是长春出版社综合实践活动五年级下学期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第三课《走近中国少数民族》,让学生知道我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大家庭,各民族都拥有自己独特的、绚丽的民族文化,共同组成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

提高学生收集资料能力、识图能力、语
言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让学生懂得只有民族间互相了解、互相尊重、团结友爱才能形成一个融洽的大家庭。

通过活动,让学生学会互相理解,学会互相尊重,学会团结友爱。

本节课首先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然后通过几个活动使学生感性认识民族风情、民俗习惯和服饰特点。

进而运用考一考、辨一辨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民族特点。

最后又了解了少数民族的体育项目。

整节课教学准备充分,课程流程设计合理,能够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课件丰富,内容充实,并运用各种方法进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课前学生通过书籍和上网查找收集相关资料,课上展示,学生表现积极主动,气氛情趣高涨。

课堂上多让学生去说,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小组学习也开展得很好,各组配合有序,新课程理念就是不但教会学生知识,更要学会怎样去学。

面向全体学生理念得以体现。

开课和结束配上歌曲使学生情感得到升华。

整堂课循序渐进,课堂呈现形式多样,丰富多彩,教学效果较好。

如若再上此课,我会上的更显灵动。

让学生展示时,也运用课件进行展示,学生的感官都会被调动起来,让学生更进一步感受到学习的成就感,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我的电子白板的使用也会更加熟练,会使课堂更精彩。

这科是新的学习内容,我会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总结,努力提升各方面的能力,把教育教学提高新的台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