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碳市场基本概念及中国碳市场进展

1-碳市场基本概念及中国碳市场进展

交易体系 BAU 排放量是指交易体系维持当前碳生产力水平下的未来排放量。
21
交易体系三种碳排放总量之间的关系
Qte = Qtebau × 1 − reci ∆Qte = Qtebau − Qte = Qtebau − Qtebau × 1 − reci = Qtebau × reci
22
交易体系减排对国家减排目标的贡献率
MRV
– 监测、报告和核查( Monitoring,Reporting and Verification,MRV)
遵约机制
– 评估覆盖实体是否完成了其遵约义务、以及其未完成遵约义务时 将面临的惩罚后果相关的规则
调控机制
11
国际主要碳排放交易体系技术要素概况
减排目标 总量设定 覆盖行业 分配方法 价格调控 灵活机制 国际连接
4
背景
能源活动二氧化碳排放是主要碳排放来源
5
背景
国际气候变化谈判压力 《巴黎协定》
– 把全球平均气温升幅控制在工业化前水平以上低于2℃之内,并努 力将气温升幅限制在工业化前水平以上1.5℃之内
6
背景
2015年,中美元首气候变化联合声明
– 计划于2017年启动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将覆盖钢铁、电力、化工、建材 、造纸和有色金属等重点工业行业。
世界银行 中国“市场伙伴准备基金”项目
碳市场基本概念 及中国碳市场进展
周丽 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
2019.6
2
提纲
背景 碳市场基本要素 碳市场总量的含义 国内碳市场进展 全国统一碳市场重要政策文件解读
3
背景
气候变化与碳排放
二氧化碳占80%左右 《京都议定书》中规定要控制的六种温室气 体为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氢氟碳化 物、全氟碳化物和六氟化硫
允许使用碳信用 抵消应缴配额、 允许使用提前行 动的碳信用
允许使用碳信用抵 消应缴配额
允许无限使用碳 信用抵消应缴配 额
允许使用碳信用 抵消应缴配额、 允许使用提前行 动的碳信用
有考虑
与魁北克
与加州
有考虑
未考虑
未考虑
12
碳市场总量的含义
1. 作为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设计者(政策制定者)需 要了解几个碳排放总量?
交易体系减排对国家减排目标的贡献率是多少?
28
举例
最有减排成效行业
假设:
——优先纳入行业
全国:2016年

– GDP 72万亿元
– 碳强度为1.39吨CO2/万元
全国:2017-2019年
ETS:2016年
– 企业增加值 30万亿元 – 碳强度为1.5吨CO2/万元
– 碳强度累计下降11% • ETS:2017-2019年
∆Qtn = Qtnbau × rnci = 121 × 0.11 = 13.3亿吨 CO2
∆Qte = Qtebau × reci =54.5× 0.15
= 8.2亿吨 CO2
δ
=
∆Qte ∆Qtn
=
8.2 13.3
=
61.7%
εtbau
=
Qtebau Qt
54.5 = 121 = 45%
27
举例
假设:
全国:2016年

– GDP 72万亿元
– 碳强度为1.39吨CO2/万元
全国:2017-2019年
ETS:2016年
– 企业增加值 30万亿元 – 碳强度为1.5吨CO2/万元
– 碳强度累计下降11% • ETS:2017-2019年
– GDP增速年均6.5%
– 碳强度累计下降15%
– GDP增速年均6.5%
qjbau × rcj i
2016年,《强化应对气候变化行动 ——中国国家自主贡献》(NDC)
– 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达峰; –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 – 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 – 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45亿立方米左右
2016年,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的通知
δ=
∆Qte ∆Qtn
=
Qtebau Qtnbau
×
reci reci rnci
政策目标:期望贡献率
覆盖范围、进入门槛
配额分配方法
εtbau —碳排放体系的 BAU 排放量与国家 BAU 排放量之比
23
举例
假设:
全国:2016年
• ETS:2016年
– GDP 72万亿元
– 企业增加值 30万亿元
三个国家碳排放总量关系图
Qtn = Qtnbau × 1 − rnci ∆Qtn = Qtnbau − Qtn = Qtnba u − Qtnbau × 1 − rnci = Qtnbau × rnci
17
国家碳排放强度下降率rnci 的确定
内部主动:低碳发展转型的需要 外部被动:承担国际责任与义务
2. 这些碳排放总量之间的逻辑关系是怎样的? 3. 如何测算和理解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在碳排放总量
控制中的作用? 4. 交易体系碳排放总量不确定性的主要来自哪里? 5. 国家总量和地方总量之间的关系?
13
国家碳排放总量
期初国家碳排放总量Q0n 期末国家碳排放总量Qtn BAU(Business as usual)排放量Qtnbau
15
BAU碳排放量的测算与政策含义
BAU碳排放量是维持当前碳生产力水平下的未来排 放量。
Qtnbau = CIn0 × GDPnt
Qtnbau = Q0n × 1 + rng
请注意:
1)现有的政策努力依然有效,保证未来依然维持当 前的碳生产力水平。
2)它与No Policy假定是完全不同的。
16
– 碳强度为1.39吨CO2/万元
全国:2017-2019年
– 碳强度累计下降11%

– GDP增速年均6.5%
– 碳强度为1.5吨CO2/万元
ETS:2017-2019年
– 碳强度累计下降15%
– GDP增速年均6.5%
交易体系减排对国家减排目标的贡献率是多少?
24
举例
假设: 全国:2016年
– GDP 72万亿元 – 碳强度为1.39吨CO2/万元
新西兰碳排放交 韩国碳排放交易
易体系
体系
到2012年,排放 到2020年,排放
水平回到1990年 量相对1990年水
水平
平下降30%
绝对排放总量 绝对排放总量
绝对排放总量
基于历史排放 基于历史排放估算 基于历史排放估
估算

绝对排放总量
基于历史排放量估 算(固定价格阶段 没有设定总量)

绝对排放总量
基于历史排放估 基于历史排放估
= 1.39 × 72 × 1 + 0.065 3
= 1.5 × 30 × 1 + 0.065 3
=121 亿吨 CO2
=54.5 亿吨 CO2
Qtn = Qtnbau × 1 − rnci =121× 1 − 0.11 = 107.7亿吨 CO2
Qte = Qtebau × 1 − reci =54.5× 1 − 0.15 = 46.3亿吨 CO2
其中: CIe0—纳入体系内所有排放者的期初总排放绩效水平 AL0e —纳入体系内所有排放者的期初总活动水平(价值量) rea —纳入体系内所有排放者的总活动水平增长率 注意:rnci 和rea 存在很强的相关性,rea 是基础。
20
交易体系BAU碳排放量的定义与政策含义
Qtebau = CIe0 × AL0e × 1 + rea Qtebau = CIe0 × ALte Qtebau = Q0e × 1 + rea
主要政策差距
– 缺乏一种应对气候变化的市场机制 – 能源部门和制造部门缺乏国家MRV系统和能源
绩效标准实施机制
8
背景
据世界银行的研究报告估算,到2020年全球碳排 放交易总额预计将能够超过3.5万亿美元。 建立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简称“碳市场”, 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政策机制的重大创新 目的是利用基于市场的手段,以最低的社会成本 ,推进我国低碳能源经济转型,在全球应对气候 变化机制建设中发挥重大的和关键性作用。
全国:2017-2019年
– 碳强度累计下降11% – GDP增速年均6.5%
Qtnbau = CIn0 × GDPn0 × 1 + rng = 1.39 × 72 × 1 + 0.065 3 =121 亿吨 CO2
Qtn = Qtnbau × 1 − rnci =121× 1 − 0.11 = 107.7亿吨 CO2
– GDP增速年均6.5%
– 碳强度累计下降15%
– GDP增速年均6.5%
交易体系减排对国家减排目标的贡献率是多少?
交易体系减排目标的分解落实机制:
29
行业配额分配方法
N
∆Qte = Qtebau × reci =
qjbau × rcj i
j=1
qjbau —碳排放交易体系内行业 j 的 BAU 排放量
欧盟碳排 放交 加州总量控制与交 魁北克总量控制
易体系
易计划
与交易体系
到2030年,排 放量相对2005 年水平下降
21%
到2020年,排放量 相对1990年水平下 降15%
到2020年,排放 量相对1990年水 平下降25%
澳大利亚碳定价体 系(原计划)
到2020年,排放量 相对2000年水平下 降5%
18
国家ETS设计考虑的碳排放总量
ETS碳排放总量:覆盖范围和纳入企业门槛确定后 ,纳入系统内的所有排放者(Emitter)的排放量之 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