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六个精准扶贫内容

六个精准扶贫内容

六个精准扶贫内容六个精准是: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小编小编整理的六个精准扶贫内容吧。

六个精准扶贫内容一总书记在2015年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发表主旨演讲时表示,全面小康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小康,不能出现有人掉队。

十三五期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节点,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自精准扶贫工程实施以来,江西省永修县江上乡始终把该项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按照县委提出的“七步法”,精准识别贫困户132户、295人,围绕六个精准,实行五个一批,坚持政府主导,发挥村民事务理事会作用,从根本上改变贫困户生产生活条件,力争到2017年末实现贫困户全部脱贫,到2018年末实现全乡居民全面小康。

一、按照七个步骤,做到精准识别早在2014年,江上乡就按县扶贫移民办的要求,对全乡贫困农户就进行了认真摸底,并与民政部门五保、低保人员名单进行了衔接,通过认真比较,确定全乡贫困户137户、331人。

2015年全县贫困人口精准再识别工作正式启动以来,严格按精准再识别“七步”法开展工作,精准识别贫困户132户、295人。

第一步是宣传动员。

成立了江上乡精准扶贫工作组,划分为6个片区,每个片区抽调1名宣传联络员,乡村两级召开动员会7次,召开村民小组会议60次,举办乡村两级培训班15期共150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2400余份,张贴公告、通知70余份,悬挂横幅13条,乡级、村级公开栏更新35次。

第二步是入户调查。

县乡包村工作队,同村干部一道逐户上门调查,依据贫困的申请,县、乡、村逐门逐户认真核实摸底,填写贫困户基本情况表。

第三步是民主评议。

对经过入户调查后的贫困户,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进行逐一评议。

第四步是研究初定。

对村民代表评议后的贫困户,村两委班子成员又进行了逐一研究,从而杜绝因农村家庭势力而带来的不公平评选现象。

第五步是初选公示。

对初步入选的贫困户名单在各自然村公示7天。

第六步是审核公示。

初选公示无异议后,经乡政府审核,再到行政村公示7天。

第七步是复审公示。

审核公示无异议后,报县复审,乡政府将结果公示7天。

二、围绕六个精准,做到无缝衔接在县扶贫移民办的统一指导下,乡政府与行政村反复核实精准扶贫对象基本信息,建立了详细真实的家庭档案,按贫困户子女上学情况、危旧房情况、劳动能力情况、残疾情况、患病情况等进行了细致分类。

同时,建立了切实可行的帮扶档案,按帮扶计划、帮扶目标、帮扶举措等制定了有效方案。

一是精准结对。

全乡共有6个行政村,其中5个村有县包村帮扶单位,并对该村贫困户进行全覆盖结对帮扶,包村乡领导在帮扶的同时做好衔接工作。

因焦冲村没有县帮扶单位,乡政府抽选中层干部及乡财政、土管、计生各口共31人对31户贫困户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

二是精准计划。

按照“三年脱贫”的要求,以每户为单位填写三年计划,以每年为单位填写年度计划,明确任务目标和举措。

三是精准项目。

在招商引资工作中,注重引进生态项目和企业,对能够带动当地产业发展,尤其是能为贫困户提供创业就业平台的企业、基地、合作社,给予重点扶持。

四是精准资金。

严格使用扶贫项目资金,积极引进社会资金,鼓励群众集体筹资,坚决执行低保户、五保户评选标准。

五是精准代办。

帮扶人员为贫困户代办养老参保、合作医疗等各项手续,及时到贫困户家告知最新政策消息。

六是精准脱贫。

用国家硬性指标和居民自身感受对脱贫状态进行评估,做到“不脱贫不收队”。

三、实行五个一批,做到全面脱贫坚持分类施策,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持续开展以“结穷亲、帮穷户、拔穷根”为统领的精准扶贫热潮,着眼市场需求,按照“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和“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的要求,找准产业发展和增收路子,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支持和鼓励全社会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参与扶贫。

一是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

充分发挥江上乡生态旅游、果业种植、山林资源优势,推出了“造血”脱贫的路子。

在江上村,今年引进了武宁王姓老板种植500亩的吊瓜项目,村里就将无劳动能力的几户贫困户租地给他们,增加收入,有部分劳动能力的加入吊瓜种植合作社,南坑村将部分贫困户加入毛竹加工合作社,大屋村将部分贫困户加入白茶种植合作社,乐平村将部分贫困户加入柑桔种植合作社等,焦冲村将部分贫困户加入苗木种植合作社。

全乡17个专业合作社、4个家庭农场、2个农林生态项目均有贫困户加入。

二是通过易地搬迁安置一批。

帮助耕源村住在深山里的1户贫困户搬迁到山下的村落。

三是通过生态保护脱贫一批。

对林地和耕地进行保护,毛竹生产、土地租用中给予贫困户分红。

四是通过教育扶贫脱贫一批。

上门提供农技服务170余人次,开展乡村两级劳动技能、创业就业培训5次。

五是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

严格执行五保、低保标准,对无劳动能力、卧病在床且家庭非常贫困的办理五保、低保。

下一步,江上乡以脱贫致富奔小康为总目标,以改善贫困户生产生活条件为着手点,为全面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作出更大努力。

六个精准扶贫内容二精准扶贫政策背景。

长期以来,扶贫开发存在着贫困人口底数不清、情况不明、针对性不强、扶贫资金和项目指向不准的问题。

精准扶贫政策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精准识别。

要通过群众评议、入户调查、公告公示、抽查检验、信息录入等,把贫困人口识别出来。

二是精准帮扶。

贫困人口识别出来以后,针对贫困原因要定责任人和帮扶措施,确保帮扶效果。

三是精准管理。

要建立起贫困户的信息网络系统,将扶贫对象的基本资料、动态情况录入系统当中动态管理,实现扶贫对象有进有出、扶贫信息真实可靠。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自治区党委、政府把精准扶贫作为扶贫攻坚的关键举措,确立了精准扶贫作为新时期扶贫开发重要指导思想的地位,要求不断创新扶贫开发工作“六大机制”,扎实解决10个方面的突出问题,强调要变过去的“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对贫困村、贫困户建档立卡,深入分析致贫原因,逐村逐户制定帮扶措施,集中力量予以扶持,做到“识真贫、真扶贫、扶真贫”。

习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特别是在甘肃视察期间强调“贫困地区党委政府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扶贫开发上”。

6月18日,习总书记在贵州考察工作时又强调“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也在于精准,要在‘六个精准’上想办法、出实招、见真效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做到底数清楚、对象明确、方向精准),做到‘四个切实’,因地制宜研究实施‘五个一批’的扶贫攻坚行动计划,实现贫困人口精准脱贫,这为我们扎实推进扶贫开发工作指明了方向。

认真做好建档立卡基础性工作1、识别贫困户。

①农牧村扶贫建档立卡工作必须是农村户口本地常人口。

②有脱贫致富意愿且有劳动能力的。

③在现行标准农牧民人均收入3000元以下。

其中,在贫困户识别中,也可参考农村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工作扶贫户识别排除指标。

例子:广西马山扶贫款“扶富”的报道在新媒体上发酵,说明了全社会对精准扶贫的关注度和敏感性,希望所有乡镇场、村都要高度重视起来。

工作的每一步都要有完善的档案材料来印证,确保贫困户的识别精准。

村、乡场做好前期准备,核心和重点是五步二公示县上审核、公告完后,填写《贫困户登记表》,并确定帮扶责任人。

以上五步两公示工作的每一步都要有完善的档案材料来印证,并交由村两委书记、村长,乡场党委书记,住村工作队签字,确保贫困户的识别精准。

确定帮扶责任人的相关要求1、原则上确定帮扶责任人主要由自治区、地区、自治县、援疆、各乡镇场副科级以上干部组成。

2、2015年6月18日,习总书记在在贵州扶贫开发座谈会提出“四个切实”精准扶贫要求,要切实强化社会合力,扶贫开发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动员和凝聚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要做到每个贫困村都有驻村工作队、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确定帮扶责任人要精准,确保精准扶贫“一帮一”,共同协助当地党委、政府把贫困人口、贫困程度、致贫原因等搞清楚,以便做到因户施策、因人施策。

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基本知识1、三个更加的精准扶贫要求。

要以更加明确的目标、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有效的行动,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项目安排和资金使用都要提高精准度,扶到点上、根上,让贫困群众真正得到实惠。

2、七到村七到人七到户。

围绕中办发25号文件六项扶贫机制创新要求,我们不断完善精准扶贫工作思路,创新提出新阶段精准扶贫“七到村、七到户、七到人”运行方式,筑牢科学扶贫工作基础。

3、精准扶贫四对应。

坚持项目编号、受益户标识牌、贫困人口扶持证和贫困户档案内容“四对应”管理方式,确保扶贫项目精确到村、精准到户。

4、两个一百年。

十八大鲜明提出,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5、两不愁、三保障。

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

6、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援疆扶贫“四位一体”大扶贫格局。

战略构建扶贫开发工作格局。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中,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援疆扶贫“四位一体”的工作格局得到了广泛关注。

我国总体上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的新阶段后,扶贫开发也逐步呈现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援疆扶贫“四位一体”的工作格局。

其中,专项扶贫主要指国家安排专门投入、各级扶贫部门组织实施,通过既定项目,直接帮助贫困乡村和贫困人口;行业扶贫主要指各行业部门履行行业管理职能,支持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发展的政策和项目,承担着改善贫困地区发展环境、提高贫困人口发展能力的任务;社会扶贫主要指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开发事业,从不同角度扩大扶贫资源,提高扶贫工作水平。

在《纲要》中,我国未来十年“四位一体”的扶贫工作格局逐渐清晰:一是专项扶贫。

包括易地扶贫搬迁、整村推进、以工代赈、产业扶贫、就业促进、扶贫试点、革命老区建设等。

二是行业扶贫。

包括明确部门职责、发展特色产业、开展科技扶贫、完善基础设施、发展教育文化事业、改善公共卫生和人口服务管理、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重视能源和生态环境建设等。

三是社会扶贫。

包括加强定点扶贫、推进东西部扶贫协作、发挥军队和武警部门的作用、动员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扶贫等。

四是援建扶贫。

实行经济、科技、人才全方位支援,形成经济援疆、干部援疆、人才援疆、教育援疆、科技援疆的新局面。

始终把关注农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作为援建工作的重中之重,援建资金项目的安排,主要用在改善当地民生上,用在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上,着力解决各族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促进自治县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城乡面貌明显改观,自我发展能力明显提高。

目前,我国扶贫开发已经从以解决温饱为主要任务的阶段转入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的新阶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