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六章课堂教学的社会学分析ppt课件
第六章课堂教学的社会学分析ppt课件
一、课堂情境的社会学解释
1、情境定义:个体对社会情境的解释。包括三层 含义:一是整个社会情境;二是个人对该情境的 反应;三是个人对该情境的认识若赋予意义,即 产生客观效果。
2、课堂情境定义:是指师生对课堂的规则、组织 气氛、内容等方面的认识及反应。包括三个方面 的内容:一是师生各自的自我概念;二是师生各 自对对方的认识;三是师生各自对学校生活与课 堂生活的理解。
2、贝尔斯:互动行为类目系统
3、弗兰德斯:弗氏互动分析类目系统(以三秒钟为时 间单位,对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的讲话按照十个类 别进行统计与分析)
4、高尔顿:以互动者为线索,对五十八个班级的小学 教师及部分学生的课堂活动时间构成进行了观察研 究。
8
精品课件
第三节 课堂教学中的时空构成
5、从课堂教学时间构成的“平均状况”及与英国的对比 来看我国课堂教学时间构成:
7、我国小学课堂教学的两个重要特征:1)师生互动主
导,忽视学生互动;2)学生小组并没有成为有意义的功
9 能群体
精品课件
第三节 课堂教学中的时空构成
二、空间构成
1、含义 广义:课堂内的整个物理环境。 狭义:课堂教学参与者人际组合的空间形态。
2、沃勒对课堂教学空间构成的研究。
3、赫特就“空间位置”对师生交往的影 响对三种类型的课堂教学空间构成进行比较。
还存在从“提问”、“要求”、 “评价”等言语行为的具体内容来区分的18 种课堂角色分项类型。
12
精品课件
第四节 课堂教学中的角色
二、学生角色
1、学生课堂角色研究的主要缺陷。 2、国外对学生课堂角色的片面化 研究:弗兰德斯、解释论学者、高 尔顿等的研究。
3、国外对课堂学生的角色定位: 1)受抑性角色论;2)适应角色论。
1、创始人:米德
2、基本观点:
(1)象征互动 (2)自我与互动 (3)情境定义
2
精品课件
第一节 课堂教学社会学的理论基础:互动论
二、互动论在教学研究中的应用 各种解释论方法在对课堂教学研究中的共同
立场:
1、目的相同
2、假设共享
3、概念共享(符号、自我概念、情境定义和 社会互动)
3
精品课件Leabharlann 第二节 教学的社会学分析模式
就教师而言:1、总体时间构成差异不大;2、互动时
间构成上有明显差异;
就学生而言:1、中国学生课
堂互动时间远远多于英国学生;2、中国学生互动主要发
生在师生之间,英国学生之间互动时间多于师生之间的
互动。
6、从具体观察结果来看:1、我国小学课堂教学时间构成的 类型:师生互动独占型;师生互动主导型;混合型。2、 师生互动时间构成来看:师个主导型、师班主导型、师 班与师个组合型。3、学生互动时间构成来看:个班独占 型、个班主导型、个个与个班组合型。
11
精品课件
第四节 课堂教学中的角色
2、我国教师课堂角色扮演情况。
四种类型:1)定向者:以提问控制课 堂,强制或引导学生参与课堂。2)定向、定 规者。以“提问”、“要求”为主。要求在 于确立规范。3)定向、定论者。主要以“提 问”、“评价”为主。4)定向、定规、定论 者。以“提问”、“要求”、“评价”结合。
第六章 教育中的核心社会活动: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社会学的几个研究方面
1、课堂教学的社会学理论基础 2、课堂教学的社会学分析模式 3、课堂教学的时空构成
4、课堂教学中的角色
5、课堂教学中的互动
1
精品课件
第一一、节互动课论堂的教形学成社与会发学展的理论基础:互动论
主要是对以美国芝加哥大学为中 心的一批社会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的各种 观点的总称,包括象征互动论、拟剧论、 俗民方法论和角色理论等。
13
精品课件
第4、四我国节学生课堂课角堂色分教析 学中的角色
观点:我国学生课堂角色主要扮演“受 抑性角色”
原因: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在“基础条 件”方面有两个特点:一是缺乏功能性的课堂学习 小组,二是秧田式的课堂空间结构。
一项实证研究对该观点的证明:1)课堂 上无任何互动的时间占9。2%,期间,学生在教师的 监督下做作业。2)在学生的“有互动”时间里,学 生间的互动占6。3%。时间少,主题仍然由教师确定。 3)师生之间的互动占84。6%,其中,师组互动、师 班互动占46。2%,教师面对被动的大众。师个互动 占38。4%,主要在于教师对学生的提问,学生回答 教师的提问。学生向教师提问以及对教师提出异议 的微乎其微。
4
精品课件
第 二二、课节堂教教学过学程的是一社种会人际学互分动过析程模式 1、课堂中师生互动关系的传统解释
2、课堂中师生互动关系的当代解释
英国学者布莱克利奇等人解释取向的 课堂人际互动过程的解读。
教师的自我概念:是指教师对关于怎 样教书育人的一种综合认识。包括对自己所担当 的角色的稳定的观点;对社会的看法、对教育工 作的认识、对所传授知识的认识、对学生本性以 及他们如何学习的认识等内容。
4、我国课堂教学空间的构成
5、秧田型课堂教学空间与马蹄组合型课 10 堂教学空间之间的区别。
精品课件
第四节 课堂教学中的角色
三种角色概念的区分:1、受托承担的角色。2、相 对角色。3、实际扮演的角色。课堂教学中主要探讨 的是实扮角色。
一、教师角色:主要集中于对教师课堂言语行为的 分析来进行。
1、弗兰德斯的研究:教师的课堂讲话可 以分为:直接教学和间接教学。直接教学包括讲授, 指导、批评或权威维护。他通过观察发现,教师的 课堂讲话大部分属于“直接教学”中的“讲授”。 间接教学包括接纳感受、表扬或鼓励、同意或运用 学生的观点,提问等。教师运用的最多的是“提 问”。总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扮演的主要是 “课堂控制者”与“知识传递者”的角色。
5
精品课件
第二节 教学的社会学分析模式
教师对学生的认识:刻板印象的认识、经 验印象的认识;
教师的课堂情境定义
学生的自我概念是指学生对关于学校生活、 学习、自尊、自我发展的一种综合性的认 识。
学生的课堂情境定义
策略和磋商
6
精品课件
第二节 教学的社会学分析模式
三、课堂互动分析的社会学模式
1、模式分类 权威
顾问
同伴
弱
指令.服从 建议.采纳 参与.胁从
中
指令.交涉 建议.参考 参与.合作
强
指令.抗争 建议.筛选 参与.支配
2、构成要素:一是角色及其行为特征;二是人际 网络;三是活动规范。
7
精品课件
第三节 课堂教学中的时空构成
一、时间构成:
1、对课堂教学时间构成的社会学研究主要是对课堂教 学中不同类型的互动所占时间比重感兴趣,旨在通 过这种时间比重来说明课堂教学的社会学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