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学考试答题纸
(以论文、报告等形式考核专用)
二OO八〜二OO九 学年度第二学期
课程编号 23130006 课程名称 生物医学工程导论 主讲教师 陈思平/汪天富 评分
学号2006041034姓名涂远游专业年级 大三工商管理(1)班
题目:
医学影像学研究进展
医学影像学是一门通过对图像的观察,分析,归纳与综合而作出疾病 诊断
的一门学科。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它已由以前单一的,传统的 X射
线诊断学扩展为包括X射线,CT,MRI及超声的现代医学影像诊断学和介入 放射
学,形成了集医学诊断和介入治疗学为一体的诊治并存的新模式一一 医学影像
学。至今,医学影像学科已成为医院中作用特殊。任务重大,不 可或缺的重要
科室,同时,医学影像学的发展也有力地促进了其它临床各 学科的发展。
自从伦琴1985年发现X射线以后不久,X射线就被用于人体检查,进 行
疾病诊断,形成了放射诊断学这一新学科,并奠定了医学影像学的基础。 至今
放射诊断学仍是医学影像学中的重要内容,应用普遍。
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又相继出现了 X射线计算机体层成像(CT), 核
共振成像(MRI)和发射体层成像(ECT),包括单光子发射体层成像
(SPECT)与正电子发射体层(PET)等新的成像技术。这些成像技术都是 通
过数字化探测器,将X射线影像直接转化为数字化信号输入计算机,并 由计算
机将该影像还原在显示器上,由医生观察显示器而无需拍片。现在 数字成像已
由CT和MRI等扩展到X射线成像,使传统的模拟X射线也改 成为数字成像。数
字成像改变了图像的显示方式,图像解读也由照片观察 过渡到兼用屏幕观察,
到计算机辅助检测( CAD )。影像诊断也试用计算机 辅助诊断( CAD ),以
减轻图像过多,解读费时的压力。图像的保存,传输 与利用,由于有了图像存
档与传输系统(PACS)而发生了巨大变化,并使 远程放射学成为现实,极大地
方便了会诊工作。随着信息放射学的发展, 远程放射技术作为传送图像信息的
一种新方式越来越显示出其必要性和重 要性。远程放射技术分别采用普通电话
线,同轴电缆,光纤电缆,激光与 通讯卫星相连的微波发射装置和远程通讯系
统传送图像。远程放射技术的 应用在今后还会有更大的发展,采用远程放射技
术进行医学影像的诊断是 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由于图像数字化,网络和 PACS 得应用,影像科学将逐步成为数字化 和无
胶片学科。虽然各种成像技术的成像原理与方法不同,诊断价值与限 度亦各
异,但都是使人体内部结构和器官成像,借以了解人体解剖与生理 功能状况及
病理变化,以达到诊断的目的,都属于活体器官的视诊范畴, 是特殊的诊断方
法。
而近几十年来,由于微电子学与电子计算机的发展以及分子医学的发 展,
致使影像诊断设备不断改进,检查技术也不断创新。影像诊断已从单 一的形态
成像诊断发展为形态成像,功能成像和代谢成像并用的综合诊断。 继CT与MRI
之后,又有脑磁源图(MSI)应用于临床。分子影像学也在 研究中。
影像诊断学的发展潜力是无限的,特别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图像引导 手术
导航系统是医学影像技术取得的重大进展。利用图像引导技术可显示 出器官的
内部构造,便于脑部肿瘤。动脉肿瘤和其他缺陷的诊疗,增强了 诊断和治疗之
间的联系。用图像引导可缩小外科计划和实施两者之间的差 距,结合先进的示
踪技术,可在数字化的图像上测出外科器械的精确位置, 使医生能观察到内窥
镜或激光纤维之类的器械在体内的部位。
另外,图像引导还拓展了介入性发射学的应用范围,可在 X 射线的引 导
下施行阑尾切除和其他外科手术。介入性放射学兴起于上个世纪的 70 年 代,
是在影像监视下对某些疾病进行治疗的新技术,是一些用内科药物治 疗或外科
手术治疗难以进行或难以奏效的疾病得到有效的医治。介入放射 学已成为同内
科和外科并列的三大治疗体系之一。
纵观影像诊断学与介入放射学的应用与发展,可以看出医学影像学的 范畴
不断扩大,诊治水平明显提高,已成为运用高科技手段最多,在临床 医学中发
展最快,作用重大的学科之一。
技术的发展使过去仅能拍摄 X 光片的放射科室,成为了诊断与治疗相 结
合,动态与功能相结合的大型临床影像科室,承担这为临床医师及影像 科诊断
医师提供优质影像资料的重任,可以说如果没有影像技术的发展, 现代医学的
诊断和治疗就寸步难行。因此,高度重视医学影像技术教育, 促进我国现代医
学的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 余件明. 医学影像技术学 .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4.
( 2 ) 胡军武 . 医学数字成像技术 . 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