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限缩解释与目的性限缩之辨

限缩解释与目的性限缩之辨

---------------------------------------------------------------最新资料推荐------------------------------------------------------

1 / 10

限缩解释与目的性限缩之辨

限缩解释与目的性限缩之辨 法学方法论乃为当今国内法理学界之显学。

一方面法学方法论为法理学中理论意味最浓的条目之一,它不仅为普通民众所不识,以为不少法学人所误解。

另一方面,它不仅书卷气十足,却也灵活实用;司法过程,特别是疑难案件之中须臾离不开法学方法,因此对其中某些相似性概念的辨别尤为重要。

本文拟就笔者在学习过程中所理解的限缩解释与目的性限缩这一对易混淆概念的区 别 别略陈一二,以求教大方 。

一、两者在方法体系 中 中的不同地位 本文以为 限 限缩解释位于狭义的法律 解 解释的范畴之下,它属于 法 法律解释四因素之一的文 义 义解释的一种方法。

文 中 中的狭义法律解释是指在 有 有可适用的法律规范情况

下下确定法律规范意义确定 法 法律规范意义内容的作业 。

也就是说不包括广义 的 的法律解释所包含的漏洞 补 补充等内容。

法律解释 成 成为必要是因为,法律经 常 常利用日常用语,并不是 外 外延明确的概念,毋宁是 多 多少具有弹性的表达方式 , ,后者的可能意义在一定 的 的波段宽度之间摇摆不定 , ,端视该当的情况,指涉 的 的事物,言语的脉络,在 句 句中的位置以及用语的强 调 调,而可能有不同的意涵 。

也即是说,法律语言 不 不能达到象符号语言那样 的 的精确度,它总需要解释 。

由此可见,法律解释 与 与其说是立法者之疏忽, 考 考虑不周

所造成的,毋宁 视 视之为法律适用过程中所 不 不可避免的一种手段。

它 不 不仅是司法活动的常态, 而 而且是法官判断案件,追 求

求司法正义所不可或缺的 , ,是法官权限范围内应为 之 之事。

依现代法学方法 论 论之通说,法律解释之因 素 素 有四种典型:

文义解 释 释、体系解释、历史解释 、 、目的解释。

本文的重 要 要概念之一,限缩解释正 是 是上文所及的文义解释之 一 一种。

限缩解释仅指单 独 独的法条,法条内各项、 款 款文义而言,并非以他法 条 条之法意来限缩此条文的 文 文义,故本文以为限缩解 释 释应作为法律解释之文义 解 解释的一种。

而本文所 称 称之目的性限缩则为法律 漏 漏洞补充 的方法之一。 ---------------------------------------------------------------最新资料推荐------------------------------------------------------

3 / 10

法 法律规定对于应规定之事 项 项,由于立法者之疏忽未 预

预见,或情况变更,致就 某 某一法律事实未设规定时 , ,审判官应探求规范的目 的 的,就此漏洞加以补充, 斯 斯谓之漏洞补充。

它的 主 主要功能,乃在于消除法 秩 秩序中的体系违反。

笔者虽说赞同解释几乎 可 可以不间断的行入漏洞填 补 补阶段。

但在另一方 面 面以为两者不只是程度上 的 的差别而是性质上的不同 :

在法律漏洞的认定上, 重 重要的是一个应被规定的 生 生活事实,根本未被规范 , ,或未被作妥当的规范。

也就是说作为一种司法 所 所必不可少的,最常态的 法 法律解释相比较而言,法 律 律漏洞是立法者所力图避 免 免的,用来指称法律体系 上上之违反计划的不圆满状 态 态。

当且仅有当法律对 其 其规整范围中的特定案件 类 类型缺乏适当的规则,换 言 言之,对此保持沉 默 时 时才有法律漏洞可言,它 表 表现为对之无完全的规范 , ,或对之所作的规范相互 矛 矛盾,或对之根本就未作 规 规范,不管法律对与它类 似 似之案型是否已作了规范 , ,或对之作了不妥当的规 范 范,则法律就该生活事实 言 言,便有漏洞存在。

两 者 者的差别还在以下几端: 第 第一,盖在狭义的法律解 释 释或价值补充,法官的权 限

限,不过就法律事项内 部 部而为阐释而已,而所 谓 谓漏洞乃属法律外 部 部的缺陷,其补充即令 由 由法官以解释或裁 量 量为之,仍不足以济事 。

必须透过造法的运动 ,始能圆满填补。

第 二 二,狭义的解释之界限是 可 可能的字义范围。

超此 等 等界限,而仍在立法者原 本 本的计划,目的范围之内

的 的续造,性质上乃是漏洞 填 填补的法律内的法的续造 。

总之,目的性论说属 于 于法律漏洞的补充方法之 一 一,它与法理解释在法律 方 方法中有不同的地位和运 用 用,于是目的性限缩与限 缩 缩解释的作用运用自当不 同 同。

二、限缩解释与目 的 的性限缩在意义上的区别 限缩解释系指法律规定 之 之文义过于广泛,限缩法 文 文之意义,局限于核心,

以 以期正确适用而言, 试 举 举一例,《刑法》第 26 4 4 条规定盗窃金融机构, 数 数额特别巨大的,可以处 无 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 没 没收财产。

最高人民法院 在 在法释〔1998〕4 号 , ,《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 体 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 释 释》第 8 条规定:

刑法 第 第 264 条规定的盗窃 金 金融机构,是指盗窃金 融 融机构的经营资金,有价 证 证券和客户的资金等,如 储 储户的存款,---------------------------------------------------------------最新资料推荐------------------------------------------------------

5 / 10

债券,其它 款 款物,企业的结算资金, 股 股票,不包括盗窃金融机 构 构的办公用品,交通工具 等 等财物的行为。

此中, 最 最高人民法院就是把金 融 融机构限缩它的文义于

核心的工作,并未将 字 字义核心另加改变,所以 是 是限缩解释。

因此限缩解 释 释作为法律之中的一种方 法 法,与文义本身并无损害 或 或删减。

相反,在于目 的 的性限缩系指对法律文义 所 所涵盖的某一类型,由于 立 立法者之疏忽,未将之排 除 除在外,为贯彻规范意旨 , ,乃将统一类型排除在法 律 律适用范围之外漏洞补充 方 方法而言。

目的性限缩 的 的作用在于将原为法律文 义 义所涵盖的类型积极地剔 除 除其不含意旨的部分,使 之 之不在该法律适用范围之

列列,故其属漏洞补充之一 种 种。

因此它与限缩解释 的 的目的,功能并不一致, 后 后者仅将法律条文的含义 缩 缩小至其核心部分,将模 糊 糊的,概念边缘的成分消 极 极的未予考虑;而前者将 实实属规范一般文义之内, 但 但却不符合规范意旨的类 型 型,主动地剔除。

它的中 心 心在于由于立法者疏忽而 将 将自己意图之外的类型错 误 误的写入了规范,二限缩 解 解释并无对错之说,这是 法 法律条文之外壳―― 语 语言所无可避免的。

目 的 的性限缩存在的正当理由 , ,目的性限缩旨在漏洞之 圆 圆满填补,一言以蔽之, 实 实即法官造法, 因 此 此需要法律 或法理上的正 当 当理由予以支持。

虽然法 理 理是否成为法律的正式渊 源 源在我国仍有争议, 但

此 此不仅为许多国家和地区 民 民法, 的通例,亦在法 官 官判案之实践中不可获致 。

法理自其存在之样态, 一 一般可要分为:

平等原则 ; ;立法意旨;法理念;事 务 务之性质:

事理。

其中 前 前两者都与目的性限缩有 关 关,下详述之:

第一, 平 平等原则。

系指相同之案 件 件,应相同地处理;不同 的 的案件,应不同之处理。

前者导出类推适用而后 者 者则采用目的性限缩的法 理 理补充方法。

即是指引入 依 依立法意旨所应考虑,但 该 该立法意旨下,成为不相 同 同之类型,于是依平等原 则则之不同之案件,应为不 同

同之处理),必须将其中 之 之一排除于原来的规定之 适 适用外。

其应用有时系基 于 于立法旨意,增加原规定 之 之构成要件,全面限缩该 规 规定之适用范围;有时只 对 对原规定加以一些例外规 定 定。

第二,立法意旨, 或 或称规范目的,系指为贯 彻 彻立法旨趣,---------------------------------------------------------------最新资料推荐------------------------------------------------------

7 / 10

将法律文义 所 所涵盖之类型,排除于该 法 法律之适用范围外,或对 法 法律文义所涵盖之类型, 包 包括于该法律之适用范围 内 内而言,前者仍属前述 目 目的性限缩,只不过一 从 从差异值言,一从规 范 范目的言而已,后者则为 目转贴于论文联盟 h t ttp://的性扩张 。

正是从平等原则和立 法 法意旨的两种法理样态出 发 发,才保证了目的性限缩 的 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使这 种 种形式的法官造 法有 了 了合法的依据。

限缩解 释 释与目的性限缩在意义上 的 的不同,决定了它们在实 践 践运用上也会大相径庭。

三、限缩解释与目的性限 缩 缩在实务上的区别 限缩 解 解释与目的性限缩各自的 地 地位、归属不同、各自的 含含义,作用有别,它们在 实 实务上的应用自当相异。

在 在实务上,如文义可为切 割 割、直接分类时,多采用 限 限缩解释,将其文义局限 于 于核心部分。

若不能将文 义 义切割分类,则以目的性 限 限缩为之。

也就是说, 第 第一,限缩解释仅就法律 条 条文本身内容,在可能的 文 文义之内进行使其字义缩 小 小的解释;而目的性解释

已已超出此可能的文义 之 之外,例如,如将子女 限制其意义,限缩至其 意 意义核心生身子女, 此 此为限缩解释;若对字义 的 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