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吴荣祖教授运用吴萸四逆汤合苓桂术甘汤治疗阳虚型抑郁证经验

吴荣祖教授运用吴萸四逆汤合苓桂术甘汤治疗阳虚型抑郁证经验


云 南 中 医 中 药 杂 志
2015年第36卷第 12期
吴荣祖教授运用吴萸 四逆汤合苓桂术甘汤治疗 阳虚型抑郁证 经验
卞 秀娟 ,吴 荣祖 (1.大理 州中 医医院 ,云 南 大理 671000;2.昆明市 中 医医院院 ,云 南 昆明 650011)
摘要 :吴荣祖教 授是 吴 氏 火神 派 中 医学 第二 代 传人 、云 南省 名 中 医。 昊老 熟 悉 中 医经典 著作 ,尤其 对 《伤 寒 论》有 深入研 究 ,擅 长六经辨 证 。特 别是 在 中药 附子的 应 用上 继承 家学且 有 所创 新 ,临床 上 常 以“扶 阳 固本 ” 大法为指导 ,应用附子配合组方,于疑难病辨治中取效显著 ,文章从临证治验个案中总结分析 阴阳辨证思路 ,体 会 吴老 运用 昊萸 四逆 汤合 苓桂 术甘 汤加 减治疗 阳虚 型抑郁 证之 经验 。
导师在临床实践 中,据炙罂粟壳酸涩之性 ,将其 收敛之 功 ,移用 于汗 证 的治 疗 ,通 过 大量 患 者 的 临床 随访证实,炙罂粟壳有明显的“敛汗”作用 ,尤其对心 失所养 、心血不足之久汗不止伴心悸 、失眠者 ,配合炙 远 志效果 更 为 明显 ,一则敛 汗 ,二则改 善 睡 眠 ,可 谓一 药 多用 ,药尽 其用 。
2015年第36卷第 12期
云 南 中 医 中 药 杂 志

师从 吴 老学 习 ,现 将 阳虚 型 抑 郁 证 经 验 及 体 会 作 介 合苓桂 术甘 汤加 减治 疗 。
绍 ,以飨 同道 。
2 组方原 则及 特 点
1 阳虚是 多数 抑郁 证 的关键
少 阴病 提 纲 :“少 阴 之 为 病 ,脉 微 细 ,但 欲 寐 ”。
小 便 清长 等 阳气不 足 的体 现 。
太阴脾经,起到画龙点睛之作用 ;同时合用苓桂术甘
扶阳派的郑 钦安认 为:“人身所侍 以立命者 ,其 汤 ,茯苓配桂枝一利一温,成温阳化饮之剂 ,加强化气
关键 词 :吴 萸四逆 汤合苓桂 术 甘 汤 ;吴 荣祖 ;阳虚 型抑 郁证 中图分 类号 :R277.7 文献标 志码 :A 文章 编 号 :1007—2349(2015)12—0006—03
吴荣 祖 教授是 吴 氏火神 派 中医学第 二代 传 人 、云 南省名 中医。吴老熟悉中医经典著作 ,特别对《伤寒 论 》有深 入 研 究 ,临 床 常 以 “扶 阳 固本 ”大 法 为 指 导 ,
导师 总结 发现 的炙罂粟壳 具有敛 汗 的作 用值 得推 广应用 。 同时导师这种 继承 、创新 ,在实 践 中摸 索 总结 老药新用 的精神 和方法 值得后辈学 习、发扬 光大 。
参考文 献: [1]吴生元 .扶 阳存津 擅用温 通大法一吴生元 学术思想 与临床 经验
集 ,北京 :中国中医药版社 ,2015:8. [2](明 )李 中梓 ,王 体 .内经 知要 [M].北 京 :中国 医药 科技 出版
碍 :如 失 眠 、早 醒或 睡 眠过 多 ,易 疲劳 ;焦 虑 、自杀 倾 向 吴萸 四逆汤 。吴 茱 萸 味辛 而 苦 ,性 燥 热 ,既 可 温 胃散
等 ,而这一 类 患者 多 数 还 伴 有 :手 足 逆 冷 、大 便 稀溏 、 寒 ,开郁 化滞 ,又 可下风 降浊 ,善入 足厥 阴肝 、少 阴 肾 ,
应用附子配合组方 ,于疑难病辩治 中取效显著 ,深获 患者笃信 ;临床带教重视突 出中医特色广为学子敬 重 。笔者作为云南吴佩衡扶阳学术传承继承人 ,有幸
别 选用 桃红 四物 汤或补 阳还 五汤汤 。 3 个 人用 药经 验 3.1 黄 连 ,莲 子心 因 “汗 为心 之液 ”,虚 汗不 固 ,久 则 耗 阴 ,易致 心 阴受损 。导师 在辨证 的基 础 上喜 欢加 入“黄连、莲子 心”等清心 之品为佐使 之用 ,清 降心 火 ,则 收汗不 伤心 阴 ,兼 清心 安神 。 3.2 炙 罂粟 壳 ,炙 远志 炙罂 粟壳 :性 平味 酸 、涩 ;有 毒 ,归 大肠经 、肺 、肾经 。功能 涩肠 止泻 、止痛 ,敛 肺 止 咳 。临床多 用于久 泻久 痢 、脱 肛 ,心腹 筋 骨诸 痛 ,肺 虚 久 咳不 止 。炙 远 志 :味 苦 性 辛 温 ,无 毒 ,归 心 、肾、肺 经 ,能上 通心 经而下 通 肾经而 交通心 肾 。功能 镇 惊 宁 心 ,解郁 ,散痰 涎 、解 毒 、养 心血 。主治 心悸 健 忘 ,失 眠 多梦 ,梦遗 咳嗽 、疮 疡肿 痛等 。
社 ,2011.1. [3]吴元 坤,吴生元 .云南中医教育 的奠 基人一 一代名 医吴 佩衡 [J].
云南 中医学 院学报 ,1989,12(3):42. (收 稿 日期 :2015—10一l1)
作者简介 :卞秀娟 (1977一),女 ,云南洱源县人 ,白族 ,讲师 ,中医主治医 ,本科。研究方向 :神经内科。
4 讨 论 基 于“阴阳失 调 ”为汗证 基 本病 机 的认识 和总 结 ,
导师在 汗证 的治疗 中 ,始终遵循 “扶正祛 邪 、标本兼 顾” 的法则 。虚者补 之 ,据病 因不 同治 以益气 ,温 阳 ,补 血 、 滋 阴 ,调 营和卫 ;实者泻 之 ,清热 利湿或 温化 寒湿 ,益气 活 血化瘀 通络 ;上热 下寒 、寒 热错 杂者 ,则清 上温下 ,引 火归元。简言之 ,“表邪当解 ,湿热当清 ,阳虚当温 ,气 血当调,瘀血当化 ,虚火当潜 ,脾 胃当顾”。
西 医的抑 郁症 及精 神 分裂症 患 者 ,在 长 期 服用 抗 抑郁病人长期服用抗 分裂 的药 物后 ,表 现 为 :兴趣 低 状态 ,呈现少 阴病之表现 ,吴 老沿用《伤寒论》四逆汤
落 ,不爱与人交流 ,脾 胃功能障碍 ,食 欲下降 ;睡眠障 温 肾 阳 、暖水 寒 ,但 又在 此 基础上 加人 吴茱 萸 一 味 ,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