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扎特钢琴奏鸣曲 莫扎特所作的钢琴奏鸣曲,虽没有
贝多芬般戏剧性的演进历程,却是利用当时新发展的
奏鸣曲式作成的最精致最优美的音乐。奏鸣曲式的确
立虽是海顿的贡献,莫扎特却敏锐地紧随其后,写出
了比海顿更充实、更杰出的钢琴奏鸣曲。海顿晚年的
作品,反倒调转过来,跟随莫扎特的轨迹写作。这两
位天禀相异的作曲家,在同一时代中相互砥砺,为后
起之秀的贝多芬铺起了一条坚实的康庄大道。 莫扎特
的音乐,与其说是“歌唱性”的,不如说是“歌剧性”的。
聆听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也同样能够感受到歌剧的
影响:性格各异、无限丰富的主题完美地融为一个整
体,这正是歌剧音乐的魅力所在。贝多芬在他的典型
作品里对乐思的使用是高度节制的,甚至可以基于一
个主题构造整个乐章(如《热情》);而莫扎特却从不
吝惜他的乐思,美妙的旋律挥之即来,往往在呈示部
中就出现了三四个主题,在展开部中更是常常引入新
的主题。莫扎特在奏鸣曲式中使用的主题之丰富,在
所有的作曲家中都是罕见的。如果说贝多芬通过双主
题的对立斗争,着意表现人性中抗争和奋斗的一面的
话,莫扎特则是通过多主题的表现手法,刻划人性中
开朗乐观的一面,表现生活的丰富多彩。 莫扎特的钢
琴奏鸣曲大致可以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1777年
以前的8首属于早期作品,其中作者的风格已初露端
倪,虽还略显稚气;1778至1785年的6首中期作品
风格已趋成熟,表现手法更为丰富,内涵也更为深刻,
其中著名的C小调幻想曲与奏鸣曲,悲剧性的境界堪
与贝多芬的作品相比;1788年以后的晚期作品形式格
外紧凑,并应用了主调和复调相结合的手法,具有高
度的艺术性。 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最初是为业余爱好
者所作,因此并没有很高的技术难度。也许因为这个
原因,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职业钢琴家极少把它们列入
自己的演奏曲目。本世纪上半叶,只有施纳贝尔等少
数钢琴家公开演奏过莫扎特的奏鸣曲。然而这些作品
的妙处并不在于技术。50年代俄国大钢琴家李赫特访
华时,有人问他哪些作品难于演奏;在列举了几部作
品之后,李赫特补充了一句:“还有莫扎特,所有的莫
扎特都很难。”内在的深刻与外表的含蓄节制相统一,
丰富的表情与分寸的把握相统一,这正是莫扎特音乐
表演的困难之所在。 钢琴奏鸣曲在他的作品里占有相
当的分量,也都是不朽的传世之作。他的19首钢琴奏
鸣曲的内容深刻、形式多样。主题形象生动丰富,流
泻般的优美旋律充满魅力,可以看到典雅的维也纳古
典风格的“歌唱性快板”。 主题和副题的对比,虽没有
贝多芬式的强烈个性对比,但发挥得也式很巧的。第
一乐章奏鸣曲式,莫扎特运用C.P.E。巴赫所创立的奏
鸣曲式,但又有新的发展。加强发展部和两个主题见
的过渡段。第二乐章慢板乐章,通常用行板或广板,
ABA曲式。莫扎特的任何一个慢板乐章都是极高质量
的精品。温暖、真诚、恬静。第三乐章大都是回旋曲
或缩短的奏鸣曲式,洋溢着莫扎特独有的轻巧优雅。
莫扎特奏鸣曲的曲式都是较完整的曲式。他在发展部
里发挥钢琴的技巧、重视两个主题间的连接段。海顿
的奏鸣曲里第一主题和第二主题很像,莫扎特的不一
样,不只是调,性质上也不同。第一主题一般有两个
动机,但在他以前的作家很少这样。第二乐章充分表
现自己的内心,温暖、纯朴、光明。 第三乐章一般纯
真欢快。基本是3个乐章,规范、有个性、讲究。
No.1K.279给人以即兴的感觉。No.2,K.280,F大调,
真正莫扎特风格的曲子,是初、中级程度中比较好的
一首。第二乐章用一点淡淡的复调手法,No.3,K.281,
bB大调,第二乐章Andante和第三乐章Rondo是相当
富于音乐表现力的。No.4,K.282,bE大调,此奏鸣
曲以慢乐章开始,接着是小步舞曲和回旋曲,第二乐
章的两个小步舞曲有巴洛克时期的感觉。No.5,K.283,
G大调是早期较吸引人的优雅作品之一,学生都要学
习这首奏鸣曲。No.6,K.284,D大调,第一乐章奏鸣
曲式,经常作为教材用,第二乐章是有波兰舞曲性质
的回旋曲,很难表现,第三乐章是变奏曲。 以上几首
是他在家乡萨尔茨堡创作的。No.7,K.309,C大调,
第一乐章是很有精神的快板,第二乐章更接近 Adagio
的行板,第三乐章是回旋曲。No.8,K.301,a小调,
每乐章都是很好的天才作品除了幻想曲(K.475)和奏
鸣曲(K.457)是小调外,这是莫扎特唯一的悲剧性的
小调奏鸣曲。甚至在最后的Rondo都要以悲伤的触键,
不要弹得太欢快。No.9,K.311,D大调第一乐章主题
光辉,要用莫扎特得触键和语气,此曲经常用到。
No.10,K.330,C大调,莫扎特此时是完全掌握奏鸣
曲得形式了,句法和内容如此完美。 No.11,K.331,
A大调,变奏曲,第一乐章是主题与变奏,第二乐章
小步舞曲,第三乐章是有名土耳其进行曲。 变奏曲和
小步舞曲都是莫扎特较好的风格,第三乐章要用不可
阻挡的精神,用钢琴弹出土耳其士兵乐队的效果。
No.12,K.332,F大调,优雅,适合演奏和教学,第
三乐章较辉煌的快板。慢乐章用了大量的优雅装饰。
No.13,K.333,bB大调是在技巧和音乐上都较完美的
作品。吸收C·P巴赫的思想,融合在自己的作品里。
尤其是第二乐章和声丰富。以上几首是他在曼海姆时
期写的。以后6年没写钢琴曲,写了歌剧“费加罗的婚
礼”。 No.14a 和No.14b,幻想曲(K.475)和奏鸣曲
(K.457),c小调,尽管奏鸣曲是先于幻想曲两年完
成,但在第一次正式出版时就放在一起了,也可分开
弹,但有明显的连带精神。主题两个动机对比强烈,
有贝多芬的气质。No.15,K.533或494,F大调,普
通三乐章。No.16,K.545,C大调,简易奏鸣曲,学
生早期应该练习,结构小,但很完美。No.18,K.570,
bB大调,普通三乐章,用莫扎特轻巧、典雅的触键法。
No.19,K.576,D 大调,技术性很强的作品,演奏和
教学必弹曲目。如果简单分析一下莫扎特奏鸣曲的性
质,第一乐章的主题简洁并洋溢着莫扎特特有的轻快
优美的风格的有G大调(K.283),F大调(K.332),
C大调(K.545),bB大调(K.333)和C大调(K.330)。
3首D大调和F大调(K.547)第一乐章的主题光辉,
充满活力,像交响乐队的演奏。另外,a小(K.310)
和c小调幻想曲(K.475)加c小调(K.457)时悲剧
性的,优美隐藏着悲哀,表现了深刻戏剧性的作品。(
莫扎特创作的钢琴奏鸣曲,有编号的共十八首,本专辑中收录了十八首奏鸣曲和《C小调幻
想曲》(K475),由葡萄牙著名女钢琴家玛莉亚·若奥·皮雷斯精彩演奏,是喜爱莫扎特音
乐朋友们的收藏佳作。========◆CD1:C大调钢琴奏鸣曲K279、F大调钢琴奏鸣
曲K280、降B大调钢琴奏鸣曲K281◆======= 莫扎特于1772年春,自第三次的意大利旅行回来后,又于夏至秋天访问了维也纳,就在次年春天起,他的音乐开始带有
温情的风格了。自1774-1775年里所写的六首钢琴奏鸣曲,就是在这个转变中所产
生的作品。这首C大调钢琴奏鸣曲K279是其中的第一首。这首作品从乐思的短小,装饰
音的丰富等来看,很明显是为羽管键琴而写的,所以其中的任何一个乐章都充满着轻快的韵
味。第一乐章:快板,C大调,奏鸣曲式。由非常轻快的第一主题开始。第二主题经过a小调,进入属调G大调。展开部是由C大调开始,共有19小节,这一段有丰富的变化,显得
十分华丽。最后第一主题再现,接着第二主题也以主调出现然后结束第一乐章。第二乐章:
行板,F大调,奏鸣曲式。第一主题在三连音的分解和弦伴奏下出现。第二主题在属调出现,
然后以短的尾奏做收束。展开部很短,一共只有14小节,使用第一主题的音型。在再现部里,第一主题缩短,第二主题稍加长。第三乐章:快板,C大调,奏鸣曲式。第一主题长约
10小节。之后是经过句,对比性的第二主题出现在属调上,展开部由第二主题的音型开始,
然后第一主题承接。第一主题、第二主题都在再现部再现后结束全曲。F大调钢琴奏鸣曲K
280,作于1775年。共3个乐章:1、很快的快板,2、慢板,3急板。降B大调钢
琴奏鸣曲K281,作于1775年。共3个乐章:1、快板,2、行板,3、快板,回旋曲。========◆CD2:降E大调钢琴奏鸣曲K282、G大调钢琴奏鸣曲K283、D
大调钢琴奏鸣曲K284◆======= 降E大调钢琴奏鸣曲K282,共3个乐章,第一
乐章:柔板,第二乐章:小步舞曲,第三乐章:快板。 G大调钢琴奏鸣曲K283共3
个乐章,第一乐章:快板,G大调,奏鸣曲式。首先出现第一主题。接着第二主题以属调出
现。呈示部反复后进入展开部,展开部中有类似插句性质的另一个新的旋律。在再现部所再现的第一主题加以变形这一手法与当时的海顿非常相似。第二主题以主调再现。第二乐章:
行板,C大调,奏鸣曲式。一开始是第一主题。经过句后是第二主题。第三乐章:急板,G
大调,奏鸣曲式。这也是多少有一点海顿风格的乐曲,展开部相当长而且华丽并含有插入句
的意味。 莫扎特在1774年底,为了上演他的喜歌剧而赴慕尼黑,他在慕尼黑逗留至第
二年的三月初,即使是在这一段时间,他的创作仍然毫无松懈。D大调钢琴奏鸣曲K284这首乐曲就是他在这段时间完成的。由于这一作品是受了慕尼黑的巴伐利亚选帝侯麦希米良
三世的侍从官杜尔尼茨之托所写的,因此有时也称为“杜尔尼茨奏鸣曲”。在这首奏鸣曲中可
以明显的感觉到法国式的优雅风格,大概与莫扎特在慕尼黑时,经常可以看到法国作曲家的
钢琴曲集受到的影响有关。这种法国式的优雅风格倾向,莫扎特一直继续了一段时期,而且
产生过为数不少的作品。而这一作品是这一风格的先驱。=========◆CD3:C大调钢琴奏鸣曲K309、D大调钢琴奏鸣曲K311、A小调钢琴奏鸣曲K310◆========
C大调钢琴奏鸣曲K309是莫扎特为了与他有深交的曼海姆音乐家康纳比西的爱女罗莎
而作的,因此,这首乐曲有明显的曼海姆音乐风格。第一乐章:朝气蓬勃的快板,C大调,
奏鸣曲式。第一主题以强音齐奏开始,这也是与速度记号一样有曼海姆的明显特征。主题的
后半部夹着一段以活泼的上升音型而开始的经过句,然后就是属调的第二主题。展开部延长到35小节,这是在一般奏鸣曲的惯例上所没有的特殊情形。在此,第一主题成为中心,而
且小调的音调效果非常优美。再现部中,第一主题的后半段移至C小调,第二主题开始时旋
律声部与伴奏声部调换位置出现,最后是短短的尾奏。第二乐章:稍慢的柔板,F大调,三
部曲式。首先奏出的是带有装饰音的主题的反复。强弱的对比与精细的音符动态十分优美。
第二部分是属调C大调的旋律。然后,回到稍加变形的第一主题。第三部分用丰富而细腻的音符做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的变奏,最后4小节的尾奏以最弱奏来结束第二乐章。第三乐章:
温雅的小快板回旋曲,C大调,回旋曲式。回旋曲主题以中强的力度作为乐章的开始。在这
一轻快的主题后面是一段经过句,后出现以三连音动态为中心的属调第一插部。当回旋曲主
题以主调再现之后,出现了下属调F大调的第二插部,同时诱导回旋曲主题第三次出现。最
后在以回旋曲主题所构成的尾奏中轻轻的结束乐曲。 D大调钢琴奏鸣曲K311共3个乐章,第一乐章朝气蓬勃的快板,D大调,奏鸣曲式。这一乐章的内容明朗轻松,是一首具
有非常喜悦气氛的乐曲。第一主题是轻快的。第二主题在属调,同样具有轻快的情调。展开
部中主要展开第二主题。第二乐章富于表情的行板,G大调,回旋曲式。(也可以视为缺少
展开部,并以第一主题为尾奏的奏鸣曲式。)回旋曲主题共有12小节,并加以反复。插部
旋律(或第二主题)以属调呈示后,再以主调出现回旋曲主题,接着,插部旋律又以主调出现。回旋曲主题第三次皇示是以更为密集的音符出现的。第三乐章快板、回旋曲,D大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