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肉鸡养殖场管理制度

肉鸡养殖场管理制度

肉鸡养殖中的卫生与防疫
(一)、防疫制度:
1、卫生制度 ;

卫生制度是环境卫生控制的理论指导和行为规范, 通过良好的制度约束和卫生控 制
能解决环境污染的根本问题, 并能从防疫的意义上解决环境的净化问题 (能有 效地
减少和消灭病源微生物)。
(1)、保持生活区、生产区的环境卫生,清楚一切杂草、树叶、羽毛、粪便、 污染
的垫料、包装物、生活垃圾等,定点设立垃圾桶并及时清理。生活区和生产 区彻底分
开,达到现代养殖的相关卫生标准和商检局相关的出口备案要求。
(2)、保持饲养人员个人卫生,每个饲养员至少有三身可供换洗的工作服,坚 持每
1-2 天洗一次澡,保持工作服整洁。
(3)、保持餐厅、厕所卫生,定期冲刷、擦洗,做好无油污、无烟渍、无异味。 养
殖期间杜绝食用外来禽类产品(禽肉、禽蛋),养殖过程中禁止食用本场的病 死家
禽。
(4)、保持道路卫生,不定期清扫,定期消毒。有条件的养殖场可以将净道和 污道
水泥硬化,便于交通运输、便于内部人员日常操作、便于冲刷消毒。
(5)、保持宿舍,被褥的整洁卫生,每个人至少有两套床上用品(床单、被套、 枕
巾),做到每批鸡出栏以后彻底换洗,必要时熏蒸消毒后在阳光下暴晒。
(6)、消毒池的管理,保持进入生活区、生产区大门的消毒池内干净,池内无 漂浮
污物、死亡的小动物和生活垃圾,定期( 5-7 天)更换消毒液一次,特殊情 况可以
随时更换,最常见的消毒也是 3-5% 的氢氧化钠水溶液(俗话说的火碱水)。
(7)、要求鸡场配备兽医室、剖检室、焚尸炉,能对病死的家禽剖检、禽病的 诊断
和病禽、病料的无害化处理提供条件和方便。
(8)、养殖用水最好是自来水或深井水,定期检测饮水的卫生标准,确保卫生 无污
物,大肠杆菌污染指数符合国家规定的饮用水的卫生指标。
(9)、在场区配备粪便生物发酵处理池确保鸡场作为肥料的鸡粪和垫料对社会 对其
他养殖没有危害性。
(10)、养殖所用饲料要保持新鲜和干净,饲料场、散装料罐、养殖场、散装 料仓,
都要避免人为的接触和污染。在鸡群发病时期特别要注意剩料的处理。
(11)、鸡舍内卫生
① 、地面卫生:确保网架干净,选用大小适中的塑料网便于粪便能漏下去。
② 、空气质量卫生,从育雏到出栏,根据养殖的需要、季节温度的变化、空气质 量
的变化等,不断调节通风量,确保舍内空气质量新鲜、氧气充足、有害气体不 超标。
③ 、育雏期间每日都要清理掉水杯中的垫料并擦洗干净。 每批鸡出栏以后根据需
要用相关的酸 (碱)性消毒剂或特殊的除垢剂侵泡或高压冲刷自动饮水线, 以便 能
有效去除水线中的青苔、沉积物和滋长的生物膜等。
④ 、顶棚卫生:在饲料中添加灭蝇蛆药物或采取药杀措施, 避免苍蝇粪便污染顶
棚、灯泡、墙壁设备等,同时也避免了大量的苍蝇滋生而加大禽病传播的风险。 顶棚
不能有蛛网挂附也是起码的卫生要求。
⑤ 、每批鸡出栏以后,对鸡舍内的所有设施设备、控制仪表等都要仔细的除尘、 擦
洗,避免留有卫生死角。
⑥ 、凡是接触过病、死鸡以后要及时用消毒药清洗双手,避免人为地扩大污染。
2、隔离制度: 隔离制度是维护养殖环境安全和约束外来疫病入侵的有效保障, 现代
肉鸡的养殖 周期在 42-45 天左右,在养殖过程中, 有很多因素和可能性会由于隔离
不力而让 外来的疫病侵害和感染到鸡群。尽管我们讲 “全进全出 ”很多年了,但是
真正意义 上的 “全进全出 ”几乎还没有多少鸡场能做得到,即使有些相对严格的鸡
场也只是 局限在鸡群周转意义上的 “全进全出 ”。之所以关注隔离制度和措施,关
键是很多 养鸡场在这一点上吃过大亏甚至栽过跟头。
(1) 、在思想上一定要有养殖 “全程独立 ”的概念,隔离从开始到结束,来不得
半点马虎。
(2) 、对外来人员的隔离,在养殖场周围除了必要的净道和污道的门口之外, 要有
能够阻挡人员和大的野生动物出入的篱笆等作为防护屏障。
(3) 、减少养殖过程中的一切对外交往,每一次外出购物、残鸡处理、拉鸡粪、 垫
辅料等等都是有风险的。
(4) 、必要的散装料车进入鸡场要经过严格的冲刷消毒,尤其是轮胎和底盘的 消
毒,司机原则上不允许随便下车。
(5) 、在养殖过程中遇有特殊情况需要外出的如采购药物、疫苗、生活用品等, 回
来后要经过严格的更衣、 沐浴消毒手续才能允许再次进入生产区, 正常情况下 可联
系供应商送货上门。
(6) 、在养殖区内定期灭鼠、灭蝇:在鸡舍通风窗上安装防止野鸟进入的铁丝 网,
必要的警卫用的家犬要拴养或圈养,不能到处乱跑,更不能喂食病死鸡。
(7) 、饲养人员不能相互串舍,鸡舍门口必设消毒盆以供进入鸡舍的必要消毒 之
用。
(8) 、哥哥鸡舍内日常所用的工具和用具要严格管理、配套使用,不能相互转 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