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思想
天台中学老师:张承灵
关键词: 转变观念更新思想
在将近10多年的工作时间里,我深深的体会到,只有改变旧的教育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更换新的教育思想,才能提高教学质量,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教育。
一、转变旧观念,树立新思想
作为一名教师,就应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级人才,就应顺应社会形式的发展,不断更新思想,转变只注重教学生学会的旧观念,树立教学生会学、培养自学能力和习惯的新思想。
要让学生学会学习,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既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即既传授知识,又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培养自学的能力和习惯。
具体说来,就是要求教师把着眼点放在科学方法论、教育方法、推理方法、搜集资料的方法、从事实中做结论的方法以及分析综合事实的能力培养上面。
要减少教师讲授的内容和时间,增加学生自学的内容和时间。
在自学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讨论,通过研讨,促进学生对规律性知识的掌握。
在这过程中,教师要启发、点拨、诱导、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够得到最充分的发挥。
例如:一堂课中,教师可以布置一个大任务,或者几个小任务,不同程度的学生,可以完成不同程度的任务,学生自由讨论,最终由教师总结,这样整个课堂里,每个学生都有事情去做,而且都能完成自己的任务,具有成就感。
二、转变传授知识的旧观念,树立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新思想
转变单纯传授知识的旧观念,树立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新思想。
知识是形成能力和素质的基础,但并不等于素质,人的素质的一个根本特点是它的内在性,是人的发展的潜在可能性,它会随着知识的积累和阅历的丰富而不同。
知识和能力只有通过内化,才能升华形成素质;素质的提高,又将促进知识的更快掌握、扩展,促进能力的更好发挥与发展。
传统的教育单纯强调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这就很难造就适应时代要求的新型人才。
三、转变以“教”为中心的旧观念,树立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思
想
转变以“教”为中心的旧观念,树立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思想。
现代教育思想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二者是既对立又统一相互制约的关系。
以学生为主体,就是要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积极、主动、自觉地参与教学,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感知、理解、评价、应用所学的新知识。
要以教师为主导,就是教师在教学时要通过启发、点拨、引导、讲解、提问、评点、分析、概括、归纳等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教给读书、学习的方法,培养自学的能力与习惯。
四、转变只重视统一训练的旧观念,树立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新思想
转变只重视统一要求和同化训练的旧观念,树立在统一要求的前提下,注意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新思想。
培养具有个性的“现代人”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鼓励学生个性发展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我们要遵循个性化与社会化相协调的原则,既重视学生的社会化,又不能忽视学生的个性化,并且还要通过各种个别性教育的措施来促进学生的特长和独特性的发展,因材施教,因势利导,促使每个学生在他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在天赋范围内充分发展。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教师是为人师表,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只有自己转变了观念,更新了思想,提高了素质,学好了知识……才能培育好下一代,国家才能兴旺,人民才能幸福。
参考资料:
〈〈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中国和平出版社
〈〈教育理论〉〉-----中国人事出版社
试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