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于规模化养牛场生态养殖的循环农业模式研究

基于规模化养牛场生态养殖的循环农业模式研究

基于规模化养牛场生态养殖的循环农业模式研究
摘 要:循环农业模式是指在农作系统中推进各种农
业资源往复多层与高效流动的活动,以此实现节能减排与增
收的目的,促进现代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浙江
省丽水市某农林牧渔公司养殖模式为基础进行分析,并作出
相应的措施来解决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关键词:养牛场;生态养殖;循环农业模式
为了促进农业的生产科学的发展,就要运用可持续发展
思想和循环经济理论与生态工程学方法相结合的新型发展
模式,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和充分利用高新技术的基础上,
调整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结构,提高农业生产中能量多级利用
和物质的循环再生,建立新型的农业生产体系。
一、养殖模式的概况
浙江省丽水市某农林牧渔公司是以养殖奶、肉牛为龙头,
兼发展水产养殖、蚯蚓养殖和生态农业的循环生产企业。浙
江省丽水市某农林牧渔公司把养殖业、种植业和食品加工业
结合起来,应用生态技术、生物工程,改造传统的养殖模式,
形成以养殖业到种植业再到加工业链条的生态循环经济利
用。
1.模式组成
(1)农田生态系统。在浙江省丽水市某农林牧渔公司
循环农业模式中,对养牛场产生的粪便进行收集,并储存在
贮肥池中经过长时间的发酵,可以当作粮食、蔬菜的肥料。
如把粪便放入蚯蚓中,在蚯蚓消化系统蛋白酶、脂肪酶、纤
维酶和淀粉酶的作用下,迅速分解,转化成为自身或易于其
他生物利用的营养物质,以粪便的形式排除体外用于公司农
业的种植,用蚯蚓粪种植蔬菜,可以加强土壤中氮磷钾的含
量,增加蔬菜的产量的同时还会保持蔬菜的质量不变。
(2)畜禽养殖和养鱼系统。浙江省丽水市某农林牧渔
公司在蓄禽养殖业中以养牛为主,牛的生长需要大量的饲料,
这样就使农田中作物的秸秆得到了利用,将秸秆加工成牛的
饲料,不仅降低了养殖过程中投入的成本,而且还有效的保
护了自然环境。该方法有效的利用了农田生产中产生的废弃
物,为农业废弃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有利的依据。
(3)蚯蚓养殖系统。浙江省丽水市某农林牧渔公司现
在每年要养殖大量的奶牛与肉牛,这些奶牛、肉牛每天要排
放大量的粪便,如果处理的不合适将对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
在对牛粪的处理过程中加入了蚯蚓的养殖,可使蚯蚓对牛粪
进行有效的分解,产出可以加速植物生长的有机肥,投放到
种植业中去,同时蚯蚓还可以出售,获得了双重的收益,使
经济效益得到提高,生态环境得以保护。
2.效益分析
(1)生态效益。随着蓄禽养殖业的发展,使养殖规模
从之前的分散经营模式变为了现今的规模化经营方式,这样
的经营方式产生了大量的粪便,如果处理的不好,将会造成
严重的环境污染,浙江省丽水市某农林牧渔公司将畜禽养殖
业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有效的处理,使其成为养殖业中的优
良饲料,这样减少了对蓄禽养殖业周边环境的影响。此外利
用牛粪养殖蚯蚓,可以将牛粪分解成营养丰富的有机物,减
少了土地对工业肥料的使用,有效的保护了土壤结构,使土
地土质保持良好,加强了土地的可持续发展。
(2)经济效益。浙江省丽水市某农林牧渔公司遵循“4R”
管理模式,加强对资源的利用,对环境进行保护的同时,也
增加了企业的经济收益。用牛尿进行渔业养殖,可以使每亩
水塘的黄白鲢年产量达到600kg、创收3000余元,从而每年
为企业增加150多万元的经济效益。
二、基于某企业生态养殖模式对循环农业进行探究
浙江省丽水市某农林牧渔公司以“4R”理论为指导,以
养牛业为重点,兼顾发展水产养殖与蚯蚓养殖和生态农业及
食品深加工,整个产业链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良
好的循环系统。循环农业是循环经济理论在农业发展中的应
用,加强对科学技术的应用和现代化手法的管理,使农业生
产过程中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持环境的良好发展,实现
生态的良性循环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循环农业模式
1.循环农业模式设计的目标
(1)保证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在当前的农业生产过
程中,资源的短缺以及环境的变化,使农业的发展遇到了困
难,因此要改变农业的生产方式,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益。循
环农业作为农业生产的新方式,以可持续发展为准则,兼顾
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完美的解决了农业生产过程与生态
环境之间的矛盾,使农业进行可持续的发展。
(2)保护农业资源。循环农业模式是从高效利用农业
资源的角度出发,进行对耕地、土壤的保护,加强农作物的
适应范围,加大土地的利用率,使每块土地都得到有效的利
用。同时加强了资源的使用效率,降低环境的污染,减少农
业生产中对土地和水资源的危害。
2.循环农业模式的分类原则
(1)生物立体共生原则。根据不同生物的不同特征,
使生物与环境之间加强连接,从而形成了循环农业模式。在
这一模式中,由于不同生物在生物链的位置不同,使其形成
一个层次分明的空间结构,使自然能源、水资源以及其他资
源在农业生产中发挥出作用。从而使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得
到双方面的发展。
(2)区域整体规划原则。根据地区的自然环境,将山、
水、林、田进行有效的规划,使工农商联合在一起,加强了
自然环境的自我调节能力。这种模式加强了各产业之间的联
系,使各产业相辅形成、互相发展,加强了对生态环境的保
护,带来了更大生态效益以及经济效益。
3.循环农业模式在实践中的应用
(1)种植-畜禽模式。种植-畜禽模式是农业生产中常见
的循环模式。该模式的运行比较简单,种植业中产生的秸秆
等废料进行加工处理,可以作为畜禽业中所需要的饲料;而
蓄禽产品所产生的粪便进行有效的处理后,可以作为种植业
中的有机肥料,这种有序的循环加强种植业和畜禽业的发展。
(2)种植-畜禽-沼气模式。种植-畜禽-沼气模式中,农
田的秸秆与畜禽类的粪便在沼气池中通过微生物的发酵分
解,可以使其成为种植业中的良好的肥料,同时产生的沼气
还可以作为人们生活中的燃料。这种模式在提高资源利用率
的同时,降低了农业生产中对环境的污染。
四、结语
在当前的农业发展中,资源与环境带来的问题也来越明
显,因此要加强循环农业模式的发展,运用可持续发展的原
则,兼顾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解决农业生产过程中带来
的问题,提高了农业的整体水平,使农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
之间的矛盾得以解决,使农业的发展具有可持续性。
参考文献:
[1]靳红梅,常志州,马艳,等.基于集约化农区种养结合
的猪粪处理模式生命周期评价[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5,
08(08):1625.
[2]高迎春,苏梅,魏秀丽.奶业现状及规范化生态养殖模
式的讨论[J].中国畜牧兽医,2006,12(05):24.
[3]周颖,尹昌斌,邱建军.我国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分类研
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8,03(06):1557.
[4]孟祥海,刘丛慧,胡贤和,等.“两型社会”背景下的
规模化养猪循环经济发展新模式――以武汉银河生态农业
有限公司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1,02(06):14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