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高中英语作业的布置(1)

浅谈高中英语作业的布置(1)

浅谈高中英语作业的布置
郑静芝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自然延续和补充,他能使学生更好地吸收消化所学的知
识,是巩固、掌握和深化课堂所学知识必不可少的手段,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
言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通过布置作业来检查学生对所学语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情况,从而有效地调整教学重心和策略,进行有效教学。然而,在实际教学中,
作业的布置存在种种问题,比如,作业内容大量重复,很少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
作业形式简单机械,缺乏弹性;作业的内容脱离学生生活实际,不能给学生提供
创造和自主的空间。据此,我们可以尝试改变作业的设计,变被动为自主,变单
一为多样,变乏味为有趣,变低效为高效。
一、关注“层次性”弹性作业
新课程标准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一切为
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是新课程标准的出发点和归宿。在教学过程中,教师
在布置作业时,也因遵循因材旋教的原则,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水平的高低,
布置难度不同的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选择要做的哪个层次的作业。但
如果教师的硬性规定往往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挫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在学习
完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三Unit3 The Million Pound Bank Note后,我布置三个
层次的不同作业:A、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课文
B、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并表演对话。(要求学生自做道具并注意表演的表
情到位)
C、小组合作自编自演英语生活剧。这种作业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新颖
有趣,能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同时教师要相信学生能认识自我,在各自原有的
基础上各有收获,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这样能使优等生“吃得好”,中差生“吃
得饱”,后进生“吃得了”,具有人本化和弹性化。这样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
既能培养小组合作及沟通能力,又找到了运用所学知识的乐趣。
二、凸显“趣味性”活动作业
1、表演(Performance)使学生“动”有趣味。夸美纽斯说过:“兴趣是创造
一个欢乐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教师在设计作业时,不仅
要考虑教学的需要,还要充分考虑学生好奇求新的心理特征,善于挖掘语言教学
中的“趣”,努力提高作业的趣味性,这样才能牵动学生的注意力,唤发学生内
心强烈的学习需要。如Duty Report环节中,让每天值日的1名学生或邀请同学
自编自导自演英语对话或英语小品。在教完人教版必修一 Unit1 Friendship
后,学生本来对大学和大学友谊很向往,可以主他们上网查找自己理想大学的有
关信息并介绍自己想像中的大学友谊,这样学生既树立了远大的学习目标又了解
了知识,而且能运用所学知识来进行创造性学习。
2、手工设计(Manual design),使学生“动”享受成功。新课程标准要求学
生在“动中学、学中动、做中学”的有机结合。因此在课后适当设计些手工制作
的内容不失为一种好办法。学生边做边学,把复习和强化所学知识的机械学习变
为有意义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身潜能。比如可让同学自己制作学校
学生会“Notice”和班级课程表的小卡片;可让同学利用绳、垃圾等材料来制作
Unusual Pictures。
3、调查(Survey),使学生“动”有所思。活动不应该仅限于课堂教学,而
要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中去。牛津高中英语教材设计的话题贴近学生生
活实际,而且新课程理念之一是让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引导学
生关注社会,参与社会实践,为此教师也要布置一些与学生生活或实践紧密结合
的作业,让学生体会学有所用的乐趣。
4、创作(Creation),使学生“动”展个性。新课程指导互动式课堂教学模
式,提倡开放及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创造性地使用语言。高中英语教
材每单元project就是让同学合作学习后创造性地运用语言知识来展示个性。
5、网上冲浪,使学生“动”有所得。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学生接触学习英
语的途径很多,而且高中英语尤其是选修六、七、八的内容话题涉入面广,文化
底蕴深,就必须通过畅游网络获得更多的课外资源和课文背景信息,用于补充和
理解课文内容。教师可以帮助学生适当延伸书本知识,激发学生热情,启迪思维。
三、抓准“灵活性”特殊作业

英语学习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记忆量也很大,而在学生的学习困难中,
记忆单词始终是一难关,再者是“根深蒂固”的记忆错误会不断复现,学生觉得
会的还是会的,不会的再怎么背也还是不会。因此为了把知识点落实到实处,我
让学生们完成这个特殊作业:学生准备一个词汇本,在词汇本上给每个单词编号,
并让他们动手查字典,注意音、形、义和用法,以便查阅。对于读到的优美句子
可以摘抄并加以背诵或模仿。有利于高考英语写作水平的提高。对于那些典型的
错句,也要做到这“特殊”的作业本里,并要不间断地复习直到完全明白。要知
道学习的过程就是不断纠正错误、减少错误的过程。这样的作业没有时间和任务
限制,学生的自由空间很大,这样长期坚持下来,能培养学生坚持不懈的精神和
良好的积累习惯,又能扩大其词汇量。
总之,教师要用一颗包容的心来容纳学生的差异,用一种发展的眼光来看待
学生的学业成长,用一种开放的心态来设置课外作业,关注教学过程中的“动态”
生成,采用对学生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让作业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让作业成为
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体会学习快乐的源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