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应对措施
美国NOAA卫星观察到的雪盖资料表明:1980年以来,全球的雪盖面积减
少了9%—13%;英国南极考察队的科学家们通过卫星观测发现,位于拉尔森冰
架的一块牛津郡那么大(约2900平方千米)的冰山已从南极大冰原分离,并逐
渐涌向大海……这一个个使得人类不得不关注鲜明的事例表明,全球气候变化正
在侵蚀着人类的地球,让人类共同的家园蒙受疮痍。
全球气候变化主要由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引起。气候系统所有的能量基本
都来自太阳,因此太阳辐射变化是引起气候系统变化的外因。另一个影响气候变
化的自然因素是火山爆发,火山爆发之后向高空喷放出大量硫化物气溶胶和尘埃,
可以到达平流层高度,它们可以显著地反射太阳辐射,从而使下层大气冷却,导
致气候变化。此外,人类活动加剧了气候系统变化的进程,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
使得硫化物气溶胶的浓度增大、大量的伐木使得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增加等。
温室气体是大气中能吸收地面反射的太阳辐射并重新发射辐射的一些气体,如水
蒸气、二氧化碳、氧化亚氮等,它们能使地球表面变得更暖。其中对气候变化影
响最大的二氧化碳,它产生的增温效应在所有温室气体中比例最大,且在大气中
的存留期很长,故备受人类关注。
全球气候变化将给地球及人类带来不少影响。气候变化将导致海平面上升,
对沿海地带造成严重影响。全球气温升高后,北半球高、中纬度地区的降水明显
增加,而大部分干旱地区、半干旱地区则因蒸发增强而变得更加干燥。纵看全球,
干旱、暴雨、洪涝得灾害事件频率显著增加。随着气候变化,生态系统因承受力
有限而遭到破坏,从而将会改变某些疾病传染媒介(如蚊子)的活动范围,改变
病原体的滋生环境,人类身体健康的威胁系数会大大增加。
可见,全球气候变化将会对人类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我们要采取合理有
效的措施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共同保护人类唯一的家园——地球。以下主要从
发展观念、经济方式、全民呼吁等几方面谈起。
切实改变发展观念
在历史的进程中,从18世纪开始,大国之间的竞争从争夺海洋与殖民地变
成了国民经济的竞争。于是各国不择手段地发展经济,森林被一片片砍倒,江河
湖泊遭到污染,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日本甚至实施国民收入倍增计划。从上世纪
中叶开始,随着环境保护运动的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引起,以经济增长为核
心的传统发展观受到了世界性质疑。西方学者提出,要更准确更全面地测算发展
状况,至少应包括人类发展、收入变化、环境可持续三大方面。中国在这方面做
出了显著贡献。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共产党人根据新的
发展形势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2012年十八大
召开把它写入党章并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意义重大。十八大还把“建设社会主义
生态文明”写进党章,提出着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中华民
族永续发展。希望这样的观念世界各国都响应,切实从根本上让“全球变暖,永
续发展”观念深入人心,全人类携手起来,以新的发展理念遏制环境破坏,应对
全球变暖。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的核心是“三R原则”,即减量化(reduce),再使用(reuse)和再循
环(recycle),具体做法是尽量减少资源投入和废物产生,尽量延长产品的使用周
期,实现生产过程中废气、废渣以及日常生活废物的循环利用。发展循环经济是
减少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应对气候变暖的有效途径。建议各级政府在编制发展
规划、谋划和实施建设项目、调节经济运行等工作中,一定要重点考虑是否符合
循环经济的要求。要严格遵循并执行《循环经济法》,通过加强法制建设,促进
循环经济的发展。发展循环经济还要求在尽量减少一次性能源利用的基础上,开
发利用新能源(主要有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如安装太阳能电池板、建立
风力发电站等,这些能源不仅可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而且还是保证持续发展的
长期可利用能源。新能源的开发需要政府政策鼓励和支持,新能源的利用更需要
政府强有力的政策鼓励和扶持,建议各级政府对这项工作要倾注更多的精力。
引导全民从我做起,保护地球家园
应对全球变暖,给地球降温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仅仅是工业经济的事,
它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多使用一张纸、多开一会空调、多踩一次油门,都
与“温室效应”紧密相联。多一个人能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用实实在在的
行动来阻止环境继续恶化,气候变暖危机的化解就会增加一分希望。提倡植树造
林,绿化环境,避免乱砍滥伐,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的有效途径,绿
洲不仅减少二氧化碳,还带给人们清新的空气。通过广泛宣传和普及全球气候变
化知识、提高公民保护全球环境和气候的意识、引导公众建立有助于减少温室气
体排放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是政府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政府理所当为的事情。青海卫视的《天天低碳》节目时一个很好的先例,“低
碳生活是一种态度”,呼吁全民携手,共同遏制全球气候变化。
身为当代大学生和21世纪的青年,我们要勇于承担责任,一方面要积极做
好全球气候变化的宣传工作,让更多的人建立环保意识与绿色消费模式;另一方
面,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建立正确的消费观,多节约少浪费,积极响应春
日的植树造林,为化解全球变暖、为社会和谐尽一份自己的微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