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视角
92
全国商情主观幸福感研究综述
李丛聿 吴晶晶 金彬珥
(北京林业大学,北京100083)
摘要:国内外关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目前关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重点已经从理论下放到了实证研究的阶段。
笔者在参考不同文献的基础上,对主观幸福感的概念做一个界定,并总结出其不同的测量方法与研究的新趋势。
关键词:主观幸福感;研究综述
一、主观幸福感的概念
20世纪中期兴起的主观幸福感的研究主要从人自身对幸福水平的评价出发,研究人们自身对于自己生活状态的的态度,包括对生活满意度、正面情绪评价、负面情绪的评价等三个方面。
目前对于主观幸福感的定义很多,综合各方意见。
笔者认为主观幸福感就是主体对自己生活现状满意度以及正面、负面情绪的感受。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研究者认同Diener提出的主观幸福感的概念:主观幸福感是个体依据自定标准对其整体生活质量做出综合判断。
对主观幸福感进行研究开始于上世纪50年代,其研究背景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二战后美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二是积极心理学的崛起。
从此之后,人们对主观幸福感的重要性了解的越来越深,相关研究越来越多。
对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研究,这个阶段主要是简单描述与主观幸福感相关的一些变量。
第二个阶段主要是建构有关的理论框架,探讨获得幸福的各种途径和跨文化研究,这一阶段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
第三阶段为主观幸福感的测量、评估,在这一阶段,研究者们开始运用主观幸福感的测量理论来整合各种方法,主要有纽芬兰纪念大学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总体幸福感量表和牛津幸福感问卷等著名量表。
2.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学术界开始主观幸福感的研究比较晚,最初的研究来自于心理学界对城市居民生活质量调查和分析。
而国外通用的一些主观幸福感调查量表,如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也被引入国内的研究之中。
2011年广州市总工会发布的《广州市农民工幸福感调研报告》显示农民工幸福感显著低于本地居民,新生代农民工幸福感略低于传统农民工。
对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已经普及到各个群体。
在总结国外主观幸福感的内涵和测量方式的基础上,开发了一套比较适合中国城市居民的主观幸福感测量量表。
李志强调查发现,成都地区青年农民工认为身体健康、事业成功和家庭幸福最重要,能正视金钱对幸福的作用,肯定劳动对幸福的价值,重视个人幸福而忽视集体幸福。
王焕举得出青年农民工感到最幸福的因素排前五位的依次是身体健康、事业成功、有一个温暖的家、自由自在、受到理解和尊重。
目前国内外关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都取得了可观的成果,但以新生代农民工为对象的研究却非常少。
本研究以新生代农民工为研究对象,将有利于丰富主观幸福感实证性研究的内容,促进两种理论的本土化。
同时本研究将社会资本的理论引入主观幸福感的研究中,为主观幸福感的研究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心理健康、社会资本、正面负面情绪等方面是现在研究的热门,而主观幸福感
的理论研究的比例已经慢慢下降,针对不同群体的实证研究已经是现在的主流。
三、主观幸福感主要测量量表
目前对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主要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分别从生活满意度、正性情绪体验、负性情绪体验三个维度来了解主观幸福感现状,并通过计算分别得出其主观幸福感指数。
并通过深入访谈的方式,对个案进行研究,得出结论。
1.测量方法
自陈量表法:即直接询问人们的幸福水平。
其实,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直接提问主观幸福感的状况,来判断个体主观幸福感的高低。
通常会问“你幸福吗?”直接根据回答者的答案,分成1~7个等级,1代表非常不满意,7代表非常满意,测量群体的主观幸福感数据。
这种方法Veroff,Atkin-son和Feld(1960)、Sandvik et al.(1993)等采用过,这些方法表现出了较为令人满意的心理测量学属性。
2.测量量表
目前对于主观幸福感的权威测量,主要有:
(1)纽芬兰纪念大学量表(MUNSH)
Kozma和Stones编制纽芬兰纪念大学量表,试图从两个方面全面的把握被测的主观幸福感状况,具有较高的效度信度,主要考虑老年人短期情感反应和长期情感体验,依据自定标准对其整体生活质量做出的综合判断。
用六个因子进行评价: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精力、对健康的担心、忧郁或愉快的心境、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以及松弛与焦虑。
但是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到底是同一维度的两极还是两个相互独立的维度一直有争论。
(2)新生代农民工的主观幸福感测量量表
结合国内外对于主观幸福感的权威测量,制作针对我国新生代农民工的主观幸福感的测量问卷。
该量表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总体而言,您对目前的生活状况的满意度;第二部分,人们对于家庭经济状况、家庭关系、人际关系、个人健康状况、住房状况、所居住的社区、工作的满意度;第三部分,如果把您现在城市的生活和原来在农村的生活相比较,满意度的变化:适用于普遍的主观幸福感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吴明霞.30年来西方关于主观幸福感的理论发展[J].心理学动态,2000,(4).
[2]邢占军.西方哲学史上的两种主要幸福观与当代主观幸福感研究[J].理论探讨,2004,(1).
[3]张惠,戴兵.主观幸福感和工作绩效的关系研究综述[J].商场现代化,2007,(6).
作者简介:
1.李丛聿,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学生。
2.吴晶晶,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学生。
3.金彬珥,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