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城市住宅户型发展趋势
摘要:住宅是人们生活的基本载体,住宅水平的提高直接提
体现了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住宅是国家城市空间
建设中的基本组成要素,是地区经济水平、风土人情和宗教人文的重
要体现。本文介绍了我国传统城市住宅发展中的诸多弊端,并对新形
势下城市住宅人性化、科技化的住宅理念进行了具体化的延伸和总结,
以期对现代城市住宅提供指导性意见。
关键词:现代城市住宅,户型设计,发展趋势
引言
目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的商品房市场日益
呈现乐观的态势,同时人们的住宅需求和住宅理念也在一定程度上得
到了提升,我国城市住宅的建筑主体从结构到形式发生了完整性和彻
底性的改观。随着建筑领域技术水平和建筑材料施工工艺水平的逐步
提高,以及建筑结构格局的不断调整,使建筑设计师们逐渐从简单制
图和复制转化为人性化引领结构格局的住宅设计理念为主导,在建筑
设计中主要推崇“住宅主体结构的人性化”,人们对于住宅的要求也不
仅仅停留在满足于房屋基本功能的基本需要,而是逐步朝多元化的角
度和方向发展,是从物质和精神统一的层面不断追求住宅户型结构的
要求,我国现代城市住宅正日益沿着人性化和科技化的轨道来发展。
一、过去城市住宅户型模式发展的弊端
(一)住宅户型模式单一
在城市住宅实现商品化之前的较长时间内,主要以国家统配、
福利性质和单位集资的住宅形式存在,由于住宅的获取主要是通过国
家政策统一进行调配,使住宅户型的模式局限于国家住房政策的严格
束缚。主要变现为整体的户型结构空间设计上,结构和形式上千篇一
律,各户型只是区别于面积和位置的差异,整体的住宅户型模式过于
单一,使结构和形式不尽于合理化。
(二)住宅户型功能性较差
由于城市住宅中关于户型空间的设计未能受到人们的重视,
在整体城市住宅中,一般表现为整体功能性比较差,外部结构造型单
调贫乏,内部结构设施单调,缺乏细节设计等。户型结构仅仅满足于
人们当时居住的基本需求,初步实现了“餐寝分离”。由于住宅户型结
构的功能失调,使住房的整体需求被当时社会环境所掩盖,而出现了
住房两极化的问题,也造成了盲目建造大户型的现实,使城市住宅户
型更加明显地脱离“居住”现实,严重制约了城市经济的健康发展。
(三)缺失细节化设计
传统的设计思维方式一直认为住宅户型的模式设计只是单纯
为居民提供功能空间的划分,对于户型空间的细节化设计理念严重缺
乏。住宅户型的细节化设计主要是合理规划面积分配、有效利用空间
功能以及空间设计的隐蔽处理等诸多内容。但在过去的具体户型调研
中分析发现:很多户型结构空间面积分配不尽合理,房间格局凸凹设
置,还有很多户型缺乏合理的空间分区,这些户型空间细节性问题,
直接影响了户型的实用性能。
(四)缺乏深入的研究和创新
鉴于各城市不同地理位置和整体发展规划的差异性,很多住
宅户型结构方面缺乏深入的研究和创新,而表现为较大的滞后性,尤
其对于住宅户型的开发和设计的研究缺乏足够重视,难以满足人们对
居住的根本需求。由于房地产商对于住宅产品的开发只停留在经济问
题的角度,基于技术创新力量的薄弱,同时又缺乏相应的理论和调研
做引导,很难实现城市住宅建设和装修一并到位。
二、探索新形势下现代城市住宅户型的发展趋势
纵观新形势下的房地产市场,房产开发商已经将人性化的户
型作为基本卖点来重点挖掘,城市住宅的户型已突破了陈旧的结构和
格局,极具浓厚的时代色彩,呈现出人性化的发展趋势。
(一)适用性和舒适性为主导
居住适用性就是在房屋整体面积的划分上,合理划分出各种
不同的功能区域,让居民们能合理支配不同性能的生活空间。在进行
户型设计时,我们要根据住宅的整体面积来考虑功能区域的合理划分,
做到面积、尺寸合理设置和功能分区的明确,确保不同功能空间彼此
的协调和紧凑,各功能空间的布局应准确合理。可以将在户型设计中
将适用性和舒适性有机地结合,使功能性布局趋于合理,比如客厅和
餐厅空间保持相对完整的设置,以避免人员随意穿行;客厅和卧室保
持分离,卧室门不直接面向客厅,而通过过道来实现交通的空间设置,
避免客厅活动对卧室的干扰;卫生间门不能正对餐厅,以免就餐时产
生不良感受;卫生间门不能正对卧室门,以消除不良影响;应确保各房
间的采光性和通风性,以及整体面积的布局合理和平面交通的通畅便
捷。为了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和生活的舒适性,可设置独立的工作室、
娱乐室和影音室,阳台的观景设置,以及复式住宅的中庭空间等。
(二)主次功能分区的综合利用
根据人们日常的生活行为模式,住宅空间主要划分为公共生
活区、家务劳动区、生活卫生区、个人生活区等几种区域。在户型空
间模式的设计上功能分区更合理明确,在户型空间布局上将呈现公私
分区、内外分区、动静分区和洁污分区四种发展趋势,最大限度地满
足了人们生活行为的需要。厨房文化是人们生活艺术的重要依托,应
适度加大其空间面积,特别是舒适型以上的户型,更应使之具有满足
交流行为功能的核心空间结构模式。户型的设计还应该根据居住者的
实际情况,在不同地区和不同气候下采取不同的空间结构的布置,要
合理确定客厅、卧室和餐厅的位置,从而获得良好的通风、充足的光
照和宽阔疏朗的心理享受等。另外,住宅空间的结构布局突破了二维
户型的设计理念,已经转化为三维空间设计为主导的设计理念,在大
面积多功能的空间使用了具有不同的层高的设计形式,通过错层和跃
层的组织使功能空间划分更合理明确,不仅使空间利用率得到了较大
提升,而且增强了空间的体验感,营造了居住氛围,很大程度上满足
了不同层次居住者的使用需求。
(三)深入地研究和创新
进行住宅户型空间设计时,要积极进行户型整体模式的研究
和创新,将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引入设计思考当中来,以寻求自然人文、
建筑空间和功能个体三者间的
有机统一,要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参研自然条件、整合
技术手段来提供一个满足人们居家功能的生活环境,同时又要控制整
个宅居系统对于社会资源、自然资源的透支和浪费,打造舒适、健康、
高效和美观的户型模式。在高效流畅的前提下,精细化设计交通空间,
以组织丰富的空间效果的和趣味性体验,适度引入自然光照与大尺度
的四维空间模式,以创造独特的居住氛围。同时以人体感知尺度为标
准,区别考虑室内空间的整体比例和尺度,以彰显不同使用功能在平
面和空间上的特质,包括窗、门位置、尺度、开合、分割方式等都应
纳入组织空间结构序列,严谨科学地开合收放,以保持空间功能的流
畅和完整,空调主次机、水电设备等的设置,应和整体室内功能布置
协调统一,要考虑到安装和使用的便利和空间结构的舒适性和美观要
求。另外,应根据产品的不同定位和要求,将户型配级的研究纳入设
计工作中来,户型与房型配级的综合使用,可极大地提高决策与设计
工作的效率与准确性。目前,高层户型空间多层化、场域化将是高层
住宅户型空间设计理念的新方向,值得我们更深入地研究和创新。
(四)户型空间的多元化设计
在进行住宅外观和户型的设计时,应突破单一的户型空间格
局,适当建设“楼中楼”、复式、错层结构,以及有生态天井的大进深
户型等差异化的住宅模式,可以充分利用空间转换自然形成功能分区,
同时巧妙地纳入户外阳台和整体绿化景观,辅以落地窗和露台等场域
化的结构模式,使内外景观充分交融,创造足够个人化的户型空间氛
围。
三、结语
依上而论,现代城市住宅设计不仅局限于单纯的住宅设计范
畴,而应涉及到各领域、多方面的综合内容,户型设计是建筑工程设
计中的关键,如何提升人性化设计理念,增强高层住宅户型设计质量,
以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居住理念的要求,尚有待于建筑设计师们进一
步深入研究和解决。
参考文献:
[1] 陈保禄. 城市住宅建设标准影响机制新探[J]. 上海城市
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02).
[2] 汤雪飞, 王丽娜. 新经济背景下城市住宅户型格局的转
变[J]. 河南建材, 2007,(01).
[3] 张亮,丁楠. 论中国居住小区及户型的发展模式[J]. 民
营科技, 2008,(06).
[4] 楚方君. 现代居住行为模式与住宅户型设计研究[J]. 网
络财富, 2009,(17).
[5] 潘炳鸟. 建筑住宅户型设计的探讨和人居环境研究[J].
现代物业(上旬刊), 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