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鲜食玉米种植管理技术

鲜食玉米种植管理技术

育种与栽培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1年第22卷第o4期(总第267期) 

鲜食玉米种植管理技术 

王俊 

(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辽宁省新民市分校,辽宁 沈阳 110300) 

[摘要]介绍了鲜食玉米的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选地整地、适时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适时采收等 

内容,以期为实际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关键词】鲜食玉米;选地;整地;选种;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 

鲜食玉米是指一种果菜兼用型的玉米新品种.也称水果玉 

米或果蔬玉米,为目前国际市场上一种新兴畅销食品。乳熟期 

的鲜食玉米营养极为丰富,具有良好的保健功效。随着人们生 

活水平的提高。市场对鲜食玉米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种植鲜食 玉米经济效益显著,产值高出普通玉米1倍左右,是农民增收 

致富的一条好途径。鲜食玉米要做到优质高产,应注意以下措 施的落实。 且生育期符合当地生产生态条件.以9O—l0o天为宜。种子发芽 

率高.苗势要强。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鲜食玉米有糯玉米、甜玉 米、黑玉米、彩色玉米及普通玉米等,商品性状不一,造成鲜食 

玉米价格参差不齐,生产效益差别大。要增加鲜食玉米的收益。 选用畅销的优良品种是关键。糯玉米和甜玉米是鲜食玉米的首 

选,以白色的糯性品质最好。目前辽宁省地区的优良糯玉米品 种有:沈糯1号、沈糯2号、沈糯5号、沈糯6号、沈农红糯等; 

甜玉米品种有:沈甜2号、沈甜3号、沈甜4号、沈甜5号等。 

1 品种选择 2前期准备 

鲜食玉米要求甜糯适宜、香味纯正、质地柔嫩、口感细腻、 

营养丰富,同时外观品相好,果穗均匀、结实饱满、种皮较薄,并 2.1选地 

对优越的中心村归并.加大对废旧宅基地的治理力度.腾空的 土地可整理为耕地,进一步提高废旧宅基地的利用率和可耕种 

指数。 

3.3合理整治农村居民点.盘活农村土地资产 

涞水县各乡镇的地域差异较大。应根据各地的特点,探索 不同农村居民点整治模式.充分发挥农村居民点的集聚效应。 城镇化模式。对于涞水县区以及镇区范围内的城中村、镇 

中村,撤销村委会,设立居委会,纳入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范围。 

对于工业园区范围内分散的村庄.需要统一按照工业园区用地 的布局迁建或保留。结合城镇规划,建设多层、高层农民公寓和 

住宅小区,通过提高建筑容积率来增强土地利用强度。 

中心村模式。将自然形成的分布散乱、规模较小的自然村 并人中心村。集中发展中心村,完善中心村基础设施。这样既能 

节约土地又便于管理,更能有效配置公共基础设施,形成规模 

效益。 整体搬迁模式。对于自然环境条件恶劣。处于洪涝灾害区、 

交通不便的偏远山区农村或者位于水源地、风景名胜核心区等 

生态敏感区的居民点,应整体搬迁、择地而居,对老宅基地进行 

复垦,从而实现土地集约利用。 居民点内部改造模式。适用于平原区规模较大,应予以保 

留的居民点。结合农用地整理.对村内废旧住宅、闲置建设用地 

进行整治改造,通过内涵挖潜和盘活空置居民点,达到提高土 地集约利用程度的目的。 

3.4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公众参与机制 

一18一 农村居民点节约集约利用是关系民生的大事,涉及广大农 民最根本的权利和利益。尤其是在实行有关产权调整和利益分 

配时.受到民众极大的关注。一方面要加强农村建设用地相关 

的制度建设。完善农村宅基地审批制度,建立农民宅基地流转 机制,从制度上保障农村居民点的规范用地。另一方面,要建立 公众参与机制,保障农民的知情权和意愿表达权,让农民真正 

的参与其中.从而保障居民点用地节约集约利用工作的顺利进 

行。 项目来源:河北省保定市社科联项目。工业西进”过程中土地利用 问题研究”(编号:2009o1021】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张琼。桃源县村庄用地集约利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5): 

22-23. [2] 宋成舜、周惠萍,鄂东南丘陵地区农村居民点整理研究一以湖北 省崇阳县为例[『】.安徽农业科学。2009(34). [3]张清军、曹秀玲等,河北省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评价Ⅱ1.农业 工程学报,2010(7):316. [4] 张淳,衡南县农村居民点整理的PSR.模型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 

2010(6):47—49. [5] 郎如海,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综述Ⅱ】.农村经济与科技,2olo(8): 

53-54. 

作者简介: 曹红梅(1984一),女。汉.河北泊头人,硕士研究生。土地资源管理(不动 

产经营与管理)。 王俊:鲜食玉米种植管理技术 育种与栽培 

相对于普通玉米鲜食玉米对土壤的要求较高。选择土壤肥 

沃、输松通气、保水保肥能力强、排灌方便的地块,连片种植。 

2_2整地 早春播种鲜食玉米,采取秋整地、浇冬水、浅耙压等措施蓄 

足底墒,夏播鲜食玉米可借墒或造墒播种。深耕16—25cm,细耙 达到土壤细碎、土层疏松。 

2.3隔离 

做好与其他玉米品种的隔离,防止混杂.影响果穗的品质 

和品相。一是用其它作物隔离。在种植特种玉米时,在其四周要 有100 ̄200m的其它作物隔离带,防止其它玉米品种花粉传人 

田间.保证产品纯度。二是时间隔离。同一块地播种不同品种特 点玉米时,可以采取时间隔离,一般生育期相同的品种播期上 

间隔10~2O天,也可先播早熟品种,后播晚熟品种,避开花期。 三是设施避花期。特种玉米采取地膜覆盖或播前育苗移栽避开 

花期。 

3适期播种 

3.1 种子处理 

播种前晒种2~3天,用种衣剂或粉锈宁、辛硫磷等拌种,以 

防止地下害虫和土传病害、丝黑穗病等的发生。 

3.2播种 3-2.1适宜播期。根据上市季节,鲜食玉米一般1年可种植2 

茬.采取早春地膜覆盖和夏季露地直播连作种植。早春地膜覆 盖一般3月上旬~3月中旬播种,6月底~7月初采收。夏季直播 

辽宁地区适播期在7月上甸,国庆节期间采收。 

3.2.2种植密度。合理的种植密度是实现单位面积穗数和效益 

统一的关键。玉米株型根据叶片着生角度大小,分为紧凑型玉 米和平展型玉米。紧凑型玉米较耐密植,目前推广种植的糯玉 

米大部分是紧凑型玉米,种植密度一般为4500~5000株/667 , 而甜玉米和超甜玉米大多数是平展型玉米.种植密度在3500 

株/667 左右。 

4田间管理 

4.1苗期管理 

4.1.1查苗补苗。玉米出苗后需及时查苗,发现缺苗,及时用同 

龄苗补栽。浸种催芽坐水补种或在三叶期带土移栽。 4.1.2定苗除蘖。间苗次数应根据出苗率、病虫危害程度而定。 

一次间苗在玉米4—5片叶时进行。两次问苗分别在玉米3~4片 

叶或4~6片叶进行。每穴留1株,去弱苗,留壮苗大苗。鲜食玉 

米由于自身品种特性及种植时基肥较多.植株分蘖较多.应在 

苗期及时去除。 4.1.3中耕除草。裸地种植的玉米,在长到4~5片叶和7—8片 

叶时进行中耕除草和培土。 4.2合理施肥 4.2.1基肥。每667 施优质有机肥2000-2500kg,尿素20—25 

k曰,磷酸二铵l0~13kg,硫酸钾5kg。底肥尽可能1次施足,以节 

省劳力和时间。 

4.2.2追肥。整个生育期宜促不宜控。玉米幼苗4—5叶期追施 苗肥,每667 施尿素5~7kq,力争壮苗早发。大喇叭口时期,要 

重施拔节孕穗肥,每667 施尿素l5kq。每次追肥后可随即浇 

水中耕.以提高肥效。 4.3病虫害防治 

4.3.1地老虎。①农业防治。杂草是成虫产卵的主要场所.也是 

幼虫转移到玉米幼苗上的重要途径.因此在玉米出苗前彻底铲 

除杂草,并及时移出田外,可有效地压低虫口基数。诱杀成虫是 防治地老虎的上策,利用黑光灯和糖醋液诱杀,可大大减少第 

一代幼虫的数量。 ②药剂防治药剂防治仍是目前消灭地老虎的重要措施。播 

种时用50%辛硫磷乳剂0.5kq加水30~50L拌种;或用50%甲胺 

磷乳剂每667n'/0.5kg,加细土40kg混匀施用;或将O.5kg90%敌 百虫用热水化开.加清水5L左右.喷在炒香的油渣或棉籽皮上 

搅拌均匀,每667 rf用毒饵4~5kq,于傍晚撒施,对4龄以上幼 虫诱杀效果较好。 

4.3.2玉米螟。鲜食玉米一般含糖量高,品质好,玉米螟危害较 

重。①农业防治。播种前,清除地块上的作物秸秆和杂草。消灭 

越冬幼虫和寄主。在越冬代成虫发生期采用高压汞灯或频振杀 

虫灯诱杀螟蛾,是一种有明显防效且无公害的重要措施。②化 

学防治。玉米螟产卵期人工繁殖和释放赤眼蜂可消灭田间大部 分螟卵。此外,玉米心叶期用白僵菌制成颗粒,施在玉米顶叶内 

侧防止玉米螟.或用辛硫磷、敌百虫等颗粒剂或毒土放入新叶 

也有很好的效果。 

5适时采收 

鲜食玉米由于是采收嫩穗,适期收获非常重要,采收过早. 

干物质和各种营养成分不足,营养价值低;采收过晚,表皮变 硬,口感变差。一般适收期为授粉后20~23d,品种不同略存差 

异。授粉后20d开始检查,做到适期采收。鲜食玉米最好做到当 

天采当天销售,如需远距离销售,可采取超低温速冻保鲜办法, 

防止玉米果穗由于呼吸作用消耗自身的营养成分及水分。造成 鲜度和品质下降。 

作者简介: 

王俊(1973一),女,农艺师,辽宁沈阳人,长期从事农业新技术、新品种 培-bl与推广工作。 

l9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