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经济研究2019年4月第36卷第4期总第384期
2009年以来,随着医改的不断推进,特别是包括县级公立医院、城市公立医院在内的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进
程不断加快,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调整成为推进医改迈向
深水区的当务之急。2016年7月,国家发改委、国家卫
生计生委(原)、人社部、财政部根据党的十八大和十八
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
革的总体部署,制定了《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的意
见》,要求按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有升有降、逐步到
位”的要求,积极稳妥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合理调整
医疗服务价格,同步强化价格与医疗、医保、医药等相关
政策的衔接联动,逐步建立分类管理、动态调整、多方参
与的价格形成机制,确保医疗机构良性运行、医保基金
可承受、群众负担总体不增加。
1价格动态调整情况
2017年,扬州市在县级公立医院、城市公立医院实施药品零差率改革,在全面价格调整的基础上,探索基
层医疗卫生机构医药价格动态调整,对32项中医医疗
收费项目和5385项基层医疗收费项目进行统一调价。32项中医医疗收费项目主要涉及中医外治、中医骨伤和中医肛肠类别。5385项基层医疗收费项目主要
调整内容为:一是新增部分符合基层特点、个性化及延
伸医疗服务项目,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费、家庭病床建
床费等;二是完善“一般诊疗费”政策,增设主任医师、副
主任医师一般诊疗费,并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设立方
便门诊;三是适当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服务项
目价格,包括分开档次合理调整手术项目价格,提高等
级护理费项目价格,调价幅度大致和县级公立医院在医
改时的调价幅度一致,专项护理按不高于县级公立医院
价格的80%制定,提高病房床位费和中医诊疗类项目
价格,在不高于县级公立医院价格基础上,提高部分综
合医疗服务类项目(包括社区卫生服务及预防保健项
目)、医疗临床各系统诊疗类项目、部分病理检查项目价
格;四是降低部分检验、检查项目价格并取消大型医用
设备(如磁共振扫描、x线计算机体层扫描、彩色多普勒
超声)常规检查类项目上浮15%的规定,取消螺旋CT超层费;五是部分项目实行市场调节价,如心理咨询、心
理治疗、中医综合类(不含中医辨证论治费)项目等。
2主要做法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研究
陈东升1
[摘要]2017年扬州市对市管部分中医医疗收费和基层医疗收费项目进行了调整。本文介绍了扬州市探索建立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的做法,总结了改革成效,提出了注重强化价格与医疗、医保、医药等相关政策联动,
建立科学的价格动态调整机制,纵深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医疗服务价格改革;价格动态;调整机制
中图分类号:R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778(2019)04-0046-03
1.江苏省扬州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江苏扬州
225009ResearchontheDynamicAdjustmentMechanismofMedicalServicePriceCHENDong-shengAbstract:In2017,YangzhouCityadjustedtheChinesemedicaltreatmentfeesandprimarymedicalcharges.ThispaperintroducedthepracticeofYangzhouCitytoexploretheestablishmentofadynamicadjustmentmechanismformedicalserviceprices,summarizedtheeffectivenessofreforms,andproposedpolicyrecommendationsforreform,includingstrengtheningpriceandmedical,medicalinsurance,medicineandotherrelatedpolicylinkages,establishingascientificpricedynamicadjustmentmechanism,anddeepeningthepricereformofmedicalservices.Keywords:medicalservicepricereform;pricedynamics;adjustmentmechanismAuthor'saddress:YangzhouCityHealthandFamilyPlanningCommissionofJiangsuProvince,YangzhouJiangsu225009,China[价格与补偿]
46卫生经济研究2019年4月第36卷第4期总第384期2.1开展结果评估,正视存在问题调研评估发现,市管医疗服务价格未能及时动态调
整,中医类项目价格偏低,严重影响了中医项目的开展和
群众的就医需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目前执行的仍然是
2005年制定的医疗服务项目价格标准,项目价格明显偏低;群众对医改的满意度不高、获得感不明显,群众的看
病负担并未有所减轻,等等。这些问题引起了政府领导高
度重视,要求正视问题,部门配合,逐步加以解决。
2.2发挥医管委职能,决策启动调价程序
2017年8月,扬州市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召开全体会议,对深化医药价格综合改革等重点工作进行专题
研究,明确深入开展基层调研,充分考虑基层医疗卫生
机构和公立医院改革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承受能
力,认真做好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后的社会风险评估和相
关政策宣传解读,并适时出台文件,从决策层面为医药
价格改革创造了条件。
2.3组建工作班子,推进实质运作联合物价、人社、财政部门,组建了价格改革工作班
子,统领价格改革工作,广泛开展调研,理清工作思路,
推进价格改革实质性运作。拟定了扬州市医疗服务价格
改革的调整方案、调整范围、调整内容和价格水平,向江
苏省物价局作了专题汇报,并征得其同意。
2.4开展成本监审,支撑价格改革医疗服务项目的定价水平,是价格改革的核心,需
要得到第三方验证和支撑。扬州市选择了一所会计师事
务所,开展了拟调价项目的成本监审工作,物价部门根
据审计报告,按照法定定价程序对上述项目实施价格调
整。同时,还会同市物价部门对基层医院反映的部分省
管医疗服务价格明显偏低以及比价不太合理的项目进
行了梳理汇总,向上级主管部门提出了调价建议。
2.5共同会商会办,有序推动调价物价、卫计、人社、财政四部门联合开展核查与测
算,共同确认结果,提交核查报告,供决策参考。对改革
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汇总、会商会办,及时指导医
院医药价格综合改革各环节工作。
2.6统一实施时间,强化培训宣传改革启动前,一是以县(市、区)为单位分级召开了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动员会和培训会
议,以会代训,解读调价政策。同时,各基层医疗卫生机
构按要求落实制定了本单位价格改革实施方案和应急
预案。二是做好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系列宣传工作。三是
强化督查,检查落实每一操作环节工作,确保改革顺利
进行。
3改革成效扬州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平稳顺利实施,初步达到了群众比较理解支持、医护人员反
映良好、医院运行稳定且效益提升、医保政策支持、政府
充分肯定的效果。改革一年多来,相关部门没有接到投
诉或举报,社会各界没有震动,群众普遍认可和接受。改
革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逐步改变了“以药养医、以药补
医”机制,医务人员劳务价值初步得到体现;医院收入结
构不断优化,收支效益总体平稳,医护人员总体收入有
所提高,医院运转更加高效;分级诊疗逐步形成,引导就
诊理念逐步转变;部分人群受惠明显,医疗费用增长得
到适度控制;医保支出结构平移,基金支出总量波动不
大。
4建议
4.1继续深化价格改革,理顺医疗服务价格落实《国家发改委关于全面深化价格机制改革的意
见》(发改价格〔2017〕1941号)要求,按照“分类指导、优
化结构、有升有降、逐步到位”的基本原则,在医院药品、
耗材实行“零差率”的基础上,巩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县级公立医院、城市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的成果,通
过合理成本监测进一步规范调整存在问题的部分医疗
服务项目内涵及价格,动态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建立起
公立医疗机构科学补偿新机制。有序比例放开公立医疗
机构特需医疗服务和个性化需求较强、市场竞争充分的
医疗服务价格;全面放开非公立医疗机构服务价格,引
导和鼓励社会办医,扩大医疗服务供给,满足群众多层
次多样化服务需求,促进医疗服务有序、公平竞争和健
康发展。
4.2注重强化价格与医疗、医保、医药等相关政策的联动
医药价格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
必须遵循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规律,充分考虑建立基本医
疗卫生制度、医药产业发展等方面因素,注重强化价格
与医疗、医保、医药等相关政策的联动,确保改革稳步顺
利实施,一是要确保人民群众负担不增加,二是要确保
医保基金可承受,三是要确保医疗机构良性运行。为此,
必须坚持循序渐进的改革方式,放管结合、政策联动、分
类管理、分步推进。
4.3探索建立科学的价格动态调整机制根据医疗成本变化、医疗技术发展等因素,建立动
态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新机制,理顺医疗服务项目之间比
价关系,使其能够真正反映不同医疗服务项目之间的价
值差异,解决医疗价格结构性矛盾,体现医务人员价值。
4.3.1定调整原则医疗服务价格调整的目标原则,一是随着医保筹资
标准的提高、筹资规模的扩大,医疗服务价格调整不应
给患者整体增加负担;二是医疗机构收入结构得到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研究\陈东升
47卫生经济研究2019年4月第36卷第4期总第384期
(上接第45页)年份、患者年龄、手术,医院可根据病人的基本信息进行
有针对性的治疗,以减少成本。例如在医疗安全的前提
下,能够保守治疗的病人尽量不采用手术治疗;对年龄
较大的患者,应给予重点关注,防止病情恶化。
3.4成本中心的设置对病种成本的准确性有较大影响
费用成本转换法的核心是各成本中心的设置,本研
究利用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确定的10项
医疗成本中心[4],计算H医院各成本中心的CCR值,进
而计算病种成本。如果成本中心设置不合理,就会影响
病种成本的准确性,因此需要对成本中心设置和对接的
合理性和适用性进行深入研究。
4建议
4.1建立以成本为基础的病种价格调整机制以病种成本核算结果作为数据基础,制定合理的医
疗服务价格,结合各地经济发展水平、患者的疾病严重
程度和治疗复杂程度等因素,通过参与医保定价和谈
判,对不同病种建立调整系数,为病种支付标准的制定
提供可靠依据,使医疗费用价格与医疗服务价值得到真
正的统一[5]。
4.2建立全国统一的医院成本核算系统目前,国家要求医院进行病种成本核算的尝试,但
是尚无统一规定的成本核算方法与流程。因此,国家应
尽快出台相关政策,全方位考虑病种成本的影响因素,
统筹协调医保、医院、病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制定科学合
理的病种成本核算方法[6]。4.3制定科学合理的内部绩效管理制度目前,部分医院仍停留在以收支结余为导向的考核
与分配阶段,不能真正发挥有效的激励作用[7]。采用病种预付打包的收付费方式后,药品、卫生材料和检查检
验不再是医院的收入来源,而成为了成本。医院要制定
合理的绩效机制,在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的基础上,充
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减少对药品、耗材和检查检验
的依赖。
4.4加大推进DRG试点工作卫生健康部门要制定考核措施,调动医院开展按病
种收费的积极性,并在此基础上总结经验,逐步过渡到
DRG收付费。参考文献[1]孙伟,许光建.新一轮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回顾与建议[J].中国医院管理,2018(7):1-4.[2]陈梓聪,陈卉,张晋昕.线性回归应用条件违背时BOX-COX变换的实施[J].中国医院统计,2016,23(1):1-3.[3]CotterillP,BobulaJ,ConnertonR.Comparisonofalternativerelativeweightsfordiagnosis-relatedgroups[J].HealthCareFi-nancRev,1986,7(3):37-51.[4]金丽霞,于丽华,李奕辰,等.基于费用成本转换法的病种成本核算流程探讨[J].中国卫生经济,2017,36(3):87-89.[5]余廉,庞玉芳.DRGs付费方式下公立医院医疗成本管理新思路[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7,3(7):66-67.[6]胡小君.公立医院成本控制下病种成本管理现状[J].中国卫生产业,2017(10):133-134.[7]郭文博,张岚,况景勤,等.单病种定额支付对医院经济运行的影响[J].卫生经济研究,2017(8):54-56.[修回日期2018-11-30][责任编辑胡希家]和优化,药品耗材占比必须下降;三是医务人员总体收
入“阳光化”,合理化绩效薪酬得到有效提升,技术劳务
价值得到真正体现,行为得到有效规范;四是医保基金
能够承受;五是分级诊疗制度逐步建立,构建合理新的
就医格局。为此,要建立部门协调机制,明确价格补偿与
政府财政补偿的比例、界限,积极稳妥处理好“个人、医
保基金、财政负担”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明确各部门职责
义务。
4.3.2定调整规范建立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规范。一是探索建立医
疗服务价格成本核算机制和基本方法,核算地区性医院
总成本、项目成本、服务单元成本、疾病诊断相关分组成
本,作为调整医疗服务价格的参考;二是明确启动、调整
周期、调整范围、调整幅度的规则;三是明确决策程序。
4.3.3定评估效果建立健全医药价格改革回顾调查和考评机制,密切
跟踪改革政策落实情况,评估、总结改革成效。建立科学完善的医药价格信息监测平台,充分发挥信息化大数据
作用,准确掌握医疗卫生机构运行及医药价格、费用变
化情况,及时完善医保支付、财政补偿等相关政策。开展
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执行情况和效果评估,发挥预测和预
警作用,为确立新一轮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时机与调整范
围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1]陈宏志,杜芳.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探讨[J].卫生经济研究,2018(8):44-46.[2]方福祥.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机制和路径探析[J].卫生经济研究,2018(8):23-26.[3]高楠,徐伟,江欣祥.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水平的比较研究[J].卫生经济研究,2018(4):7-9.[4]胡庆慧,丁金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研究[J].卫生经济研究,2017(8):34-36.[5]陈东升,张可新.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卫生经济研究,2016(2):20-24.
[收稿日期2018-12-12][责任编辑胡希家]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研究\陈东升
48